相关试卷
-
1、某国际组织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规定通过集体安、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以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每个国家都有一票表决权,大会的决议除特别规定者外,均需全体一致通过。下列对该国际组织的评述正确的是 ( )A、缔约国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B、成为英法控制国际事务的工具,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C、确定“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D、进一步确立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
-
2、《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中记载:这一蓝图提出了一个与市场资本主义不同的大胆选择,斯大林不断强调这一非常行为的紧迫性,他告诫他的人民“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 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下列项中,符合“这一非常行为”的是 ( )
①实施农业集体化 ②按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 ③实行指令性计划体制 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3、1935年的美国《社会保障法》规定:“为建立联邦老年待遇,授权各州就老年、盲人、依靠他人生活者和残疾儿童、母亲和儿童福利、公共健康、失业补偿作出充分的法律保证,以及提供总的福利,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委员会,提高专项税收以及其他目的,特制订本法。”据此判断,该法律 ( )A、是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产物 B、缓解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完全实现了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D、促进了美国就业率提高
-
4、100多年前,马克思把某运河称之为“东方伟大的航道”,该运河建成后将欧洲到亚洲各港口的航程缩短8000公里以上,从伦敦港或马赛港到印度孟买港的航程分别缩短43%和56%,它曾一度成为英法侵略扩张的重要工具。该运河最有可能是 ( )A、米迪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伊利运河
-
5、1700年,英国《吏治澄清法》规定,“凡接受皇家薪俸及年金的官吏,除各部大臣及国务大臣外,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1805年,财政部设立了常务次官主持日常事务,不参加政党活动,不随内阁的更选而替换。到1830年,大多数政府部门已经设立常务次官。这一系列举措 ( )A、克服了文官制度存在弊端 B、确保了上下议院权力的制衡 C、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D、解决了营私舞弊的政治乱象
-
6、古代印度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东亚和东南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项中,对古代印度文明表述正确的有 ( )
①发明了“0~9”十个数字符号 ②诞生了《罗摩衍那》等史诗
③ 《三国史记》是其代表性史书 ④ 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玻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改革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进入 21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稳步推进,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以下不属于21世纪改革开放新战略或新思路的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
8、宣传画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右图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幅宣传画,上面有“支援农业,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口号。此画意在 ( )A、鼓励农民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 B、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序推进 C、激发人民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 D、号召农民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
-
9、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发布的某次战役预备命令指出:“为打击敌之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决定趁目前青沙(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石家庄到太原)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击正太路”。据此判断,此次战役 ( )A、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B、是八路军第一次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是全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D、推动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
10、近代某条约规定:“中国多添数港、准令通商,屡试屡验,实为近时切要,因此议定,将广东之琼州、潮州,福建之台湾、淡水,山东之登州,江南之江宁(南京)六口,与通商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准令通市无异。其江宁俟官兵将匪徒剿灭后,大法国官员方准本国人领执照前往通商。”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
-
11、货币、信贷是商品经济发达的表现,便利了商品交换。以下材料所反映的货币、信贷相关信息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世祖中统元年,始造交钞,以丝为本”
②“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③“钞票四百二十元,外加即期庄票两张”
④“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
12、在一个初始力量的推动下,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列事件不属于蒙古西征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是 ( )A、火药技术传入欧洲 B、马其顿王国被吞并 C、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D、马可·波罗自陆路来华
-
13、右图为1993年在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出土的木牍《集簿》,上面记载的内容主要有: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吏员的配备;户口数、性别及年龄结构,流民安置;提封、侯国邑属国、宿麦田及桑田面积的增减变化;钱谷出入。该《集簿》的主要用途是( )A、作为官员考核的依据 B、记录郡国官员的不法行为 C、作为征发赋役的参考 D、记录地方机构的设置情况
-
14、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诗句“秦人凿破楚咽喉,南北通航贯九州。五岭青云漓水落,三湘黄叶洞庭秋”描写的水利工程大致位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
15、陶寺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陶寺村南,距今4300—4000年。陶寺遗址的考古学年代在夏之前,有专家认为它是帝尧的都城,拥有文明起源及形成的要素和标志,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陶寺遗址发现墓葬有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极少,有的甚至没有。下列关于陶寺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当时已经产生了私有制 ②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
③是良渚文化的典型代表 ④房屋建造的样式为干栏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摘引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摘引自顾炎武《日知录》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摘引自王夫之《黄书·大正》
材料二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摘引自《王文成公全书》材料三 利玛窦的贡品单
天主像一幅
油画两幅:圣路加教堂圣母像摹本、圣处女怀抱耶稣像
镀金边金丝封面每日祈祷书一本
镶宝石十字架一具
报时自鸣钟一座
三棱镜两块
缀纯银三角形玻璃杯两个
大西洋琴一张
奥泰琉斯《月相》一书
世界图册《万国图志》一套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明清)》
(1)、 根据材料一,概述明末清初思想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守仁理论体系的核心。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陆王心学。(3)、指出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名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利玛窦“送礼”的手段、动机及客观历史影响的角度,阐述明朝中后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概括。(阐述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畅,表述成文)。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作为时代坐标,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所有学习中国历史的人都会记住这个年份:中国“大一统”时代的开端……秦的“大一统”体制,正如“百川异源,皆归于海”,它是会聚八百年的小变、渐变而终成大变局。凡是历史上的大变局也莫不如此。
——摘引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汉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达到鼎盛时期,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汉朝进入大发展时期,加速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成就汉朝的宏伟大业,成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方面是他所处的时代的客观要求所使然,可以说汉武帝是那个时代的代表和标志,同时,汉武帝时期所取得的文治武功的辉煌政绩又与他个人的身体力行的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
——摘引自洪煜《评汉武帝》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记住(公元前221年)这个年份”的原因,并简析秦能够开创“大一统”时代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成为杰出人物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巩固与发展大一统的政治、思想措施。 -
18、 因为清朝用兵西、北两路,有大量的军政要务要随时处理,又考虑到入值内阁等大臣众多,易于泄露机密,于是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改名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对思想文化控制 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C、强化对边疆地区管理 D、扩大官员选拔范围
-
19、 清初,五世达赖到北京朝觐,获封“达赖喇嘛”,并赐以金印。此后历代达赖,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如图为五世达赖印。清朝的这一做法( )A、抗击沙俄对东北的入侵 B、消除蒙古族的分裂势力 C、改变了土司世袭的现象 D、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
20、 明太祖取消中书省,废除了自秦朝起设立的宰相职位,转而令文渊阁大学士(成祖朝改称内阁)参与机务;以六部为中央行政机构,分任朝政,互不统属,直接向皇帝负责。成祖时起,内阁开始拥有“票拟权”,草拟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下列关于明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成祖废除丞相制度 B、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C、内阁权力同等于宰相 D、内阁代理皇帝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