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1582年来中国传播基督教,开创了日后 200多年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方式:一方面用汉语传教;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这里有“好感”的“中国人”包括( )
①明成祖 ②杨廷筠 ③张居正 ④李之藻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
2、阅读下面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漫画。漫画反映出王安石变法( )A、违背了社会发展潮流 B、遭到新兴势力的强烈反对 C、存在用非其人的失误 D、实施保甲法激化社会矛盾
-
3、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它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约 300年的分裂局面。它也是中国古代苦难而又辉煌、伟大而又罪恶的王朝。 以下关于隋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 B、曾有“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的官员 C、建立了“传道授业”“为修书之地”的书院制度 D、修建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穷琛莫算,盈纪方就”的赵州桥
-
4、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政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游牧民族,他们生存于汉地之外,与汉人定期贸易经常进行劫掠;另一种具有双重性,把游牧军队和汉人的官僚机构结合起来,并向农民征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类政权可能分别为匈奴、拓跋鲜卑
②南方的民族交融效果更显著
③人类社会发展呈现多样化
④各民族之间是共生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5、下表所示是与中国古代农业相关的史料。据此得出的历史结论最合理的是( )
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周易》
古者垂作耒耜,以振民也
《说文解字》
后稷,播时百谷
《尚书》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
《史记》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中国农耕文明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C、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农作物的国家 D、原始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原始农业的兴起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宋交子 元朝纸币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宋元时期的社会,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7、世界逐步形成一个整体,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初,人们普遍认为马铃薯很适合做动物的饲料,但对人类来说,只有当其他食物都无法取得时,才会以马铃薯为最后依靠。发生与18世纪的一连串饥荒,为马铃薯赢来地位显赫的朋友。当1740年农作物歉收时,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的政府分发手册,解释如何种植这种新作物,并分发免费的马铃薯种茎。……法国科学家帕门提尔在七年战争(1756-1763年)期间亲生体验到马铃薯的好处,认为它为士兵提供了丰足的食物,美味又健康。1795年,伦敦的《泰晤士报》甚至刊出食谱,教人烹饪马铃薯汤,并用玉米和马铃薯做面包。……“除了早餐之外,它使餐餐必备的菜肴,不仅出现在富人的餐桌上,也出现在穷人的餐桌上”。
——摘编自【美】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
材料二:东印度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商人机构到政治权力机构的转变。……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所从事的航海与贸易活动,标志着英国的海外贸易突破了 16 世纪的模式,即不仅仅局限于在欧洲和地中海区发展呢绒贸易。16-18世纪,依托发达的商业网络,特许公司的商业活动使英国获得了巨大财富,推动了英国商业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和渠道。特许公司的活动促进了英国原有工业部门,又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如丝织业、棉纺织业、制皂等工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英国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业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商业资金转化而来。
——摘编自王军《16-18世纪英国特许公司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人们接受马铃薯成为主要食物的社会因素。并结合所学,分析新物种的传入怎样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2)、结合材料和教材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活动对大英帝国全球崛起的作用。 -
8、民族国家是世界体系的基本单元,也是国际关系的基本主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西欧……像英格兰、法兰西这些概念,基本上是一种地域概念……现代人脑子里的“民族”观念,在中世纪是很模糊的。同时,“国家”的概念也一样模糊……因此,人们说在中世纪西欧,只有领地,没有国家……事实上,如果说中世纪西欧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它是个天主教大世界,天主教是所有人共同的身份认同。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648年签订的《西荷和约》等条约确定了国家主权和主权争端的解决方式。主权原则的确立,使得在国家林立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和尊重,确保了国家的独立……民族国家继承和包涵了王朝国家的国家主权,因而它首先就是主权国家。拥有主权是民族国家的前提条件。一个没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不可能成为民族国家。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
材料三 辛亥革命终结了王朝的历史并开启民族国家的构建,作为现代民族的中华民族构建进入实践阶段,并与中华现代国家的构建相伴而行。一方面,为了适应民族国家体制对社会身份的要求,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对人口的社会身份进行了改造,将臣民转化为国民……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后国家决策层便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7年党的十九大更加突出中华民族,并且将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皆围绕中华民族来加以论述。正是由于中华民族本身与国家的直接而有机的结合,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国家发展的未来目标直接等同,所以,国家发展目标可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加以表述,并且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的建设及塑造来实现。
——周平《中华民族的再认识》
(1)、据材料一,说明中世纪西欧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淡薄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14世纪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为对抗教皇而采取的措施,并指出其对法国后世国家形态演变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扼要说明主权国家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指出《西荷条约》等条约所形成的国际体系名称及其这一体系形成对解决国际争端的意义。(3)、结合所学,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法律上如何将“臣民转化为国民”的,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内涵。 -
9、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记·王制》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天子之勋戚者十之三,前代之遗留者十之一,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
材料二: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终止。这一改变,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养士,聚徒讲学以及随之而来的处士横议之风逐渐发展的结果。它从政治结构上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存在。
材料三:见右图
(1)、 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些政治制度?结合所学指出这些制度在巩固统治方面的作用。(2)、指出秦始皇“设职授官”的主要举措,分析这些举措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3)、观察右图,指出三省的不同职能,简要说明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
10、社会基层治理的变革是对统治的解构和超越。20世纪80年代以后,强调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和多元管理成为公共管理的新思潮,备受政治家和选民关注。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B、上层分子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C、更加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 D、社区开始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
11、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使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这主要是由于( )A、继续和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充分利用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D、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
-
12、这一地区的农业有很大的自然性,在泛滥季结束后,农民只需将种子撒在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就可以静等来年收获季节的到来。至公元前14世纪,该地区出现了一种简单的灌溉工具——“沙杜夫”(利用杠杆原理灌溉)。与该区域的发展相符的是( )A、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B、民居基本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 C、帕特农神庙是该地区的标志建筑 D、大多数的房屋具有防晒保温功能
-
13、学者钱穆先生曾将周代至明清的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概括为封建社会、游士社会、郎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殖民化社会的六大“社会基准特征”。其中“门第社会”对应的历史时期应是( )A、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以后
-
14、《宋书》记载说:“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材料反映的是( )A、东汉出现“光武中兴” B、北魏经济出现繁荣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王安石变法成效显著
-
15、西周姜尚曾提出民本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系统的民本思想,例如孟子提倡“民贵君轻”。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它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下列属于汉朝民本思想具体实践的有( )
①汉景帝三十税一 ②建立常平仓制度 ③宗族内设义田义学 ④赐给高龄老人鸠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该机制的宗旨是为推动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这一机制是( )A、二十国集团 B、“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C、上海合作组织 D、中非合作论坛
-
17、18世纪中期以来,机器动力越来越便宜,而劳动力却越来越昂贵。在19世纪,有头脑的人越来越清楚,现在平民阶级也应该受到教育,哪怕是为了保障“工业效率”,他们也应该受到教育。属于英国践行这一想法的是( )A、工厂采用生产流水线 B、政府推行“癸卯学制” C、政府颁布《工厂法》 D、建立现代医疗保障体系
-
18、20世纪初某国的法官们接到案件后,一般首先想到的是,该案属于哪一个法律部门,在该部门中有哪些有关的法律条文。然后他们找出这些法条为依据,实行判决,便大功告成。至于同类案件以前作出过哪些判决,可以在所不问。该国最有可能是( )A、英国 B、美国 C、印度 D、法国
-
19、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右图运河的开通( )A、缩短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航行距离 B、成为西欧与南亚之间最近的水上通道 C、推动纽约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商贸中心 D、成为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新通道
-
20、靠渔猎和采集维生的人,也许每星期只需花两天找东西吃,但他们的生活仍受到食物控制。因此,当人们开始从事农牧,因而转化了食物供应的性质时,一切便都改变了。以下选项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①人类逐渐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出现第一次革命
③人类依赖自然的状况彻底改变 ④人类过渡到定居生活,逐渐形成聚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