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史实
1609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律师格劳秀斯在《论海洋自由》中,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在海上自由航行。此后,荷兰打着海洋自由的旗号,几乎垄断了北海的渔业,将捕捞范围扩展至英国海岸
1613年
英国威尔伍德受命于国王,发表《海洋法概览》,反驳格劳秀斯,承认各国均享有海洋自由,但沿岸国对靠近本国海岸水域享有主权
1625年
弗莱塔受西班牙政府委托,出版了《论西班牙政府对亚洲的正义统治权》,回应格劳秀斯的攻击,主张国家像对陆地一样取得海洋的所有权
材料二:和平解决海洋争议的规范精神酝酿于二战后,在21世纪得到了广泛确认。被称为“海洋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当前全球各处的领海主权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污染处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裁决作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多处规定了海洋利用的“和平目的”和“和平用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则的广泛实践、海洋争议的加剧和大国海洋地缘竞争的回归,正推动着“海洋自由”向着更为平衡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16世纪以来的海上格局演变》
根据材料一,指出表格所列国家17世纪有关海洋权利争论的主要观点。有学者认为,长期以来,海上格局基本上是一个单极霸权体系;21世纪以来,力量平衡或均势将代替海洋霸权成为主流格局,进而影响海洋权益的利用。结合上述材料,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信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多表述为“诚信”。在中国古代,作为伦理准则的诚信,适用于封闭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诚信的实现要依靠“上行下效”,依靠榜样的力量。诚信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体内心信念保障实施的,失信于人会被人群疏远从而失去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甚至成为治国之道,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王玉花、宋桂红《谈中、西方文化中信用的观念》
材料二:西方传统信用文化认为个人自由是缔结契约的前提。“信”是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原则,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罗马法中已建立了相应的诚信契约制度。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带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能够起到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经济活动运行环境的作用。
——摘编自李新庚《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
(1)、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西方在传统“信用”文化上的不同之处。(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西方传统“信用”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
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沿用隋制,在西北边境继续设交市监掌管陆路贸易,太宗贞观六年(632年),改隋交市监为互市监。《唐六典》“诸市互监”云:“诸互市监各掌诸蕃交易之事”,唐代互市监的品级相对于隋代大大提高。还规定,“诸官私互市,唯得用帛练、蕃彩,自外并不得交易。……若蕃人须籴粮食者,监司斟酌须数,与州司相知,听百姓将物就互市所交易。”
——摘编自李叶宏、惠建利《唐代“互市”法律制度探析》
材料二:唐初,以“怀柔远人,义在羁縻”为要义,在西北地区设置了大量的羁縻府州。对于封授的羁縻府都督、刺史等职,唐朝明确规定“皆得世袭”,对内附“酋领”厚予赏赐,其中包括官秩很高的虚衔。同时,唐朝还积极吸收当地的民族和部落参与作战,对参战首领授予军职。唐代龟兹地区存在着与中原大致相同的差役制度,胡汉同被征发服役。唐王朝还在龟兹建立都督府、州、城、村、坊等类似中原的地方行政建制。
——摘编自范恩实《唐羁縻州制度是一体而治的重要一环》等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隋唐西北边境互市的贸易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在西北地区推行羁縻政策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简评这一政策。 -
4、下表为二战后成立的世界性或地区性的银行组织。这反映出二战以来( )
成立时间
1945年
1956年
1964年
1966年
银行组织
世界银行
国际金融公司
非洲开发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
A、世界经济间的联系密切 B、亚非国家引领世界经济发展 C、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D、世界货币体系逐渐建立起来 -
5、下图为1875年确立的法国共和制示意图。依据此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统成为中央政府唯一权力中心 B、三权分立稳定了法国政局 C、行政机构受到了立法机构的制约 D、内阁能够否决众议院提案
-
6、在中世纪欧洲,香料被看作是上层社会的标志,其价格昂贵,被称为“黑色黄金”,一些贵族家庭会以香料来彰显自己财力。16世纪以来,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寻常百姓的大众化商品。这一变化源于( )A、近代商业贸易方式的变化 B、欧洲民众消费观念的改变 C、欧洲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 D、欧洲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
7、下表所示为1949—2014年中国国家元首出访情况统计。据此可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
年代
次数
主要出访国家/地区
1949—1983年
12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亚洲民族主义国家
1984—1992年
44
亚洲、西欧、东欧、北非
1993—2014年
225
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
A、尚未突破意识形态的羁绊 B、取决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C、适应了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D、基于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 -
8、下面为1940年晋察冀边区群众投票选举的图片。图片中,怀抱小孩的母亲正在投票。这反映了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扩大 B、革命根据地妇女的政治地位提高 C、边区政府重视民主政治建设 D、妇女彻底摆脱了封建伦理的羁绊
-
9、据重庆市公安局人口调查统计,全市1936年2月有人口328805人,到1945年12月时则迅速增长到1245645人,增长了近3倍,重庆由战前的中等城市一跃为特大型城市,重庆市的范围也由原来的46.7平方公里扩张为300平方公里。这一时期,重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直接得益于( )A、长江上游优越的区位优势 B、国家政治中心的西迁 C、近代以来雄厚的工业基础 D、西南通商口岸的开放
-
10、某政府公报中曾写道:“第二届高等考试……包括普通行政人员、财务行政人员、教育行政人员、统计人员、外交官领事官、司法官、会计人员7类考试。10月20日,考试在南京、北平同时举行,经过甄录试、正试,共录取及格人员102人(首次录取女性2名)。”据此推断,该政府是( )A、晚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
11、下表为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 )
生产资料
半制成品
制成品
农林渔牧产品
手工开采
机器开采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1873年
2.6
——
——
37.4
——
58.3
1.7
1893年
15.6
——
——
28.4
0.1
53.4
2.5
1903年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A、传统手工业有较强的竞争力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面临困境 C、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质变 D、中国在国际分工中丧失优势 -
12、下图所示为东晋至唐朝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唐代( )A、人才选拔机制成熟 B、世家大族退出政坛 C、政权统治基础扩大 D、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
13、秦时,赵佗为南海郡龙川令,秦亡后统一岭南三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初,刘邦遣使封其为南越王;至文帝时,赵佗表示“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景帝时仍“称王朝命如诸侯”。这反映出汉代( )A、“大一统”国家凝聚力增强 B、郡国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C、民族交融巩固了国家统一 D、中原与边疆地区往来密切
-
14、下表为先秦史料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
记载
出处
若国有大故(大故:大事故),则致万民(国人)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
《周礼·大司徒》
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周礼·小司寇》
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尚书·洪范》
A、政治权力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B、集体议政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C、周天子具有礼贤下士的风范 D、原始民主仍具一定的影响力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爱德华·卡尔批评李凯尔特将历史中的特殊与一般完全对立,他说:“语言的运用本身使得历史学家就像科学家一样,要从事于概括。伯罗奔尼撒战争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截然不同,而两者又都是独特的。可是历史学家却管两者都叫战争。”翻翻我们的历史著述,不是充满着诸如“皇帝”“农民”“战争”“革命”之类的概括用语吗?
——摘编自张耕华《历史学中典型性研究的类型及其限度》
请在选必一、二中任选一个能概括一类历史物品、事件、现象的“概念”,并结合史实论述其特殊性与一般性。(要求:不能选择材料中已有的概念,必须写出自己选取的是哪一概念;史实准确,表达清晰,史论结合,有所总结。)
-
16、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分工出现了新变化,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地理变迁。首先是消费类电子产业从美国向日本转移,然后由日本向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与地区转移,形成了雁阵结构,其中日本是头雁,亚洲四小龙紧随其后。上述变化( )A、体现出世界经济新秩序形成 B、推动了国际经济重心的转移 C、说明发达国家丧失了经济优势 D、显示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
17、1917年,列宁提出:“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凡是把一个弱小民族合并入一个强大国家而没有得到这个民族的同意合并、希望合并的明确而自愿的表示,就是兼并或侵犯别国领土的行为……各富强国家为了如何瓜分它们所侵占的弱小民族而继续进行战争,是反人类的滔天罪行。”这一言论( )A、瓦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B、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 C、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
18、下图为公元前400年雅典广场空间布局示意图。由此可知,当时雅典( )A、淡化宗教和神灵庇护作用 B、中心广场的功能较为单一 C、广场布局受礼制观念影响 D、注重广场公共空间的设置
-
19、1943年11月,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组织起来》的讲话,指出大会的核心就是四个字“组织起来”,“把群众的力量组织成为一支劳动大军。……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学会组织群众的劳动。”“组织起来”是为了( )A、构建新型劳动关系 B、实现党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C、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D、保障物资供给加强抗日力量
-
20、据统计,1936年全国工业职工中,近代工厂工人170万,手工工场工人254万,个体手工业者7579万,后两项合计为前者的46倍。这表明当时中国( )A、手工技术仍具领先优势 B、工人阶级需要先进理论指导 C、近代化受制于内在因素 D、近代经济结构地域分布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