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周恩来说,“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是一切其他政权不能比的最民主、最有效、最廉洁、最富有朝气、最受人民欢迎和拥护的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中国大地上建立的全国民主政权的楷模,能为未来国家政权体制建构提供参考”,以下史实能为此评论提供依据的是( )A、它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 B、它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它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D、它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理论基础
-
2、1905年宁波士绅张美翊与陈训正等提出“鉴于义务教育刻不容缓,造就师资尤为先务”,与时任宁波知府喻兆藩商定,把位于月湖书院巷的月湖书院改为宁波府师范学堂,这是浙江省最早的一所师范学堂,张美翊任首任学堂监堂(即校长)。下列与宁波初级师范学堂创建最相关的是( )A、颁行癸卯学制,统一学制 B、废八股,改试策论 C、公布考试法,确立公务员制度 D、设立学部,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
-
3、承裕甡记钱庄是宁波帮商人在上海创办的重要金融机构代表。它发行的这一票据(图1)( )A、体现资本性借贷发展 B、类似于现代的汇票 C、可代替现金全国流通 D、使“质库”取得合法地位
-
4、《大清律例》中有一条例文:“凡子孙盗卖祖遗祀产至五十亩者,照投献捏卖祖坟山地例,发边远充军。不及前数,及盗卖义田,应照盗卖官田律治罪。”“其祀产义田,令勒石报官,或族党自立议单公据,方准按例治罪。如无公私确据,藉端生事者,照诬告律治罪。”《圣谕广训》第二条:“笃宗族以昭雍睦”中有如下表述:“立家庙以荐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结合两则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政府关心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 B、基层教化体现约律合流 C、政府通过法律保障义田的运行 D、法律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
5、史书记载,“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秏。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下列符合材料所论的赋役改革内容的是( )A、量出制入,资产为宗 B、诸色户计,金花折银 C、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D、滋生人丁,摊丁入亩
-
6、1033 年 5 月,范仲淹被任命担任负责向皇帝进言的右司谏一职。此时尚在西京洛阳做推官的欧阳修,原与范仲淹素不相识,但本着对国家负责的热忱,他毫不犹豫地就给范仲淹写了封信—《上范司谏书》 “若天下之失得,生民之利害,社稷之大计,惟所见闻而不系职司者,独宰相可行之,谏官可言之尔。”使宋朝谏官有“独宰相可行之”权力的制度是( )A、两府三司,谏官负责中书门下 B、台谏合一,谏官拥有监察权 C、京察大计,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D、科道合一,谏官稽查六部百司
-
7、许倬云说,“中国皇朝,向来以汉、唐为最重要的时代。……唐代则是取精用宏、开展性的大成。”以下塑造唐朝“大成”的史实,与结论匹配恰当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B
设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管理边疆
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
C
《大唐开元礼》
中国古代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
D
常骏出航到达赤土国
对外关系空前发展
A、A B、B C、C D、D -
8、“提倡节俭隋文帝,决心改革多方筹。集权中央强发展,设置义仓赈糜粥。普查户籍农赋役,废除酷刑民解忧。经济繁荣二十载,开皇之治显嘉猷。”下列举措与“开皇之治显嘉猷”不匹配的是( )A、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 B、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州郡无复辟署矣 C、行大索貌阅,黄白分籍 D、令各州百姓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
-
9、下表为1993 年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簿》的整理内容(部分)。据此《集薄》可推知汉政府推行( )
①编户齐民,征发赋役 ②上计考核,赏罚官员
③巡视监察,澄清吏治 ④乡里制度,优抚贫弱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10、《周礼》记载, “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周礼》对诸侯国城邑的严格要求最能体现西周统治( )A、权力分配,天下归嫡 B、权力继承,天下归姬 C、权力认同,天下归序 D、王臣国土,天下归王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以“工业化与城市生活”为主题,并结合 18世纪和19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有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无论自己经营或出租,一概无任何代价地实行没收。被没收来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雇农、苦力、劳动贫民,均不分男女,同样有分配土地的权利。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材料二
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中共中央西北局提出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草案》。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分歧,党外民主人士李鼎铭首先发言,有一些中间人士政府委员赞同他的意见,但与会多数政府委员不同意其意见,纷纷发言,坚持尽力维护佃租农民和借债人的权益。经过民主协商,文件吸收了李鼎铭等人的意见,并顺利颁布实施。
——摘编自李维汉《回忆与研究》等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以后,为解决“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问题,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从根本上解决了导致近代中国农村衰落的封建土地制度问题,此后则通过农业合作化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在取消农业税、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等一系列政策方针的加持下,农村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钱宁《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
(1)、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中的土地政策。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颁布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上的制度探索并分析其意义。(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建立后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并分析该法律实施的意义。列举改革开放后国家为农村发展采取的政策。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政府自入关以来,始终面临俄国勾结漠西准噶尔部对边境的威胁。囿于国内割据分裂势力尚存的局势,清政府一方面努力对俄和平谈判……另一方面下令在黑龙江建城驻兵,命理藩院督导官兵种地,并从漠南科尔沁部征调粮食。在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胜利后,清政府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满、俄、拉丁文译本均明确记载“定中俄两国边界,以期永久和好”。
——摘编自戴逸《清代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19世纪初,欧洲君主国聚首维也纳,通过一系列条约建立了一种定期会议制度,意在解决彼此间分歧,并确保既定秩序不会遭到任何受法国大革命理念启发的民众冲击。……此后,欧洲列强甚至派出了一支远征军,以帮助维持摇摇欲坠的清政府继续统治,并与之签订协议。这一政治秩序在核心区域与外围地区有着明确边界:前者由五强治下的欧洲组成,直到1914年,那里的和平基本上得到了尊重;后者——核心区域之外的世界,被协调机制所压抑的好战情绪则由中心输出到了外围。
——摘编自[美]佩里·安德森《大国协调及其反抗者》
材料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弘扬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超越了一国一域的狭隘范围,超越了国强必霸、大国冲突的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窠臼……中国将一如既往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中国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引自王毅《胸怀天下,勇毅前行,谱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华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促成《尼布楚条约》签订所做出的努力,并结合所学评价这一条约。(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国际秩序的特征和影响。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政府在前中期与晚期同西方国家所签条约性质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指出“传统现实主义”外交理论的特点。结合所学,概括中共二十大对此外交理论窠臼的突破。 -
14、一战末期,西班牙媒体报道了国内的严重疫情,国际舆论将其命名为“西班牙大流感”。据文献显示,这场疫病的最早病例出现在美国,后向全球蔓延,然而为了保护士气,参战国普遍通过新闻审查制度封锁了消息。1933年,人类第一次分离流感病毒,命名为“H1N1”。此后科学家逐步规范毒株命名,并以年份冠名未分离样本的病毒。2023年,中国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将1918年—1919年爆发的“西班牙大流感”一词修改为“全球爆发大流感”。这一版教材修订体现了( )A、史学理论发展滞后于科学研究 B、新闻媒体报道不具备史料价值 C、求真求实是史学研究核心要义 D、概念命名应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
15、某国际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会议并发表宣言,“我们特别满意地注意到大会完成了中国和中国台北的加入程序……服务贸易的谈判应以促进所有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为目标”。该国际组织是( )A、关贸总协定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16、1971年,时任英国教育部长撒切尔夫人取消了学生的免费牛奶。就此,英国漫画家Gerald Scarfe创作了一幅漫画(右图)。该漫画( )
《牛奶掠夺者
A、折射了英国颁布济贫法后的社会状况 B、表达了作者对减少社会福利的担忧 C、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管控的持续强化 D、表达了作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 -
17、小亚细亚地区北临黑海,西临爱琴海,南濒地中海,东接两河流域的源头,为诸多显赫一时的文明提供了诞生条件和交往平台。对此以下时间轴中填写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时期我国外交活动的是( )A、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B、成立中非合作论坛 C、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D、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
19、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逮(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由此可见( )A、商朝尚未形成系统的国家机构 B、西周已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西周借助血缘关系巩固其统治 D、商周存在原始民主传统
-
20、现代科技的进步,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下图所示成就( )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A、研发于肯尼迪执政期间 B、服务于军方弹道计算需求 C、开启了互联网时代 D、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