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儒、道、墨、法四个学派有精彩的评论。下表所列评论,按儒、道、墨、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②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③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④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 2、西周时期,诸侯朝觐天子时需采用最高等级的玉礼器七寸璧琮作为信物,诸侯之间来往则只需要六寸玉礼器即可。诸侯和别国使者来往时,使者的玉礼器应比国君的爵位降一等。这表明,西周时期( )
    A、王权与神权得到有效结合 B、官僚政治制度上下等级森严 C、宗法制基本原则遭到破坏 D、重视等级秩序的构建与维护
  • 3、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属于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文化的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外,还( )
    A、烧制了彩绘陶器 B、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C、建有大量的神庙 D、制作薄如蛋壳的陶器
  • 4、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在欧洲由中世纪进入近代社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

    ——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研究》

    材料三:亨利八世大力复兴罗马法,强调罗马法中某些具有专制倾向的原则,为实现“王权至尊”寻找法理依据。1534年《至尊法案》中正式提出“王权至尊”这个概念,它是针对“教皇权至尊”,意在否定罗马教皇在英国宗教界的权威地位及权力。通过《至尊法案》,亨利八世成为集教俗两界最高权力于一身的至尊统治者。

    ——边瑶《英国都铎王朝“王权至尊”的确立》

    (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2)、概括材料二中路德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王权至尊”的确切含义。这一状况是如何实现的?
  • 5、关于唐宋时期社会的研究,吸引着不少国内外的历史学家,因为唐宋时代是个特殊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幅图所示政治现象之间的历史联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与唐代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3)、依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出现的文化现象。
  • 6、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二: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1)、据材料一,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
  • 7、2020年9月23日国家主席习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习近平强调国际社会要以隆重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重申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重申对联合国宪章的庄严承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坚定支持联合国工作。这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活动 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8、如图所示的“故障”是指( )

    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 B、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关贸总协定在解决多边贸易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 9、观察图一和图二,根据所学,对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

    ①图一具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图二对欧、亚、非、美、澳五大洲的形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③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④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可看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0、棉花于____由印度传入中国( )
    A、魏晋 B、汉代 C、公元7世纪 D、
  • 11、16世纪中叶的桑海帝国,哈里发杜尔亲自任命负责全国管理的行政长官,在重要港口还派专门负责交通和税收的官员,在廷巴克图建立了150到180所教授《古兰经》的学校。这些举措( )
    A、推动桑海帝国达于极盛 B、使廷巴克图成为非洲文化中心 C、助力城市经济对外开放 D、使伊斯兰教成为桑海帝国国教
  • 12、下列有关古希腊“城邦”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民主制是城邦政治的基本特征 B、城邦即“城市国家” C、城邦一般由一个城市及周边村落构成 D、城邦的突出特征是小国寡民
  • 13、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如图为《中国(1952-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导致其中城市化率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农村大发展 B、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 C、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 14、《申报》在《巷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中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觳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这段祝词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是( )
    A、民主富强 B、独立自主 C、超美驾欧 D、君民共主
  • 15、读中国经济成分结构示意图。其中部分代表的是( )

    A、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 C、官僚资本 D、民族资本
  • 16、“铁路经过的地方,洋货倾销,旧式交通被弃置,运河运输被海轮和铁路代替,沿河城市衰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在华修筑铁路 B、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 C、运河河道年久失修 D、西方列强的武装侵略
  • 17、钱穆《中国社会演变》:“一个中央政府高高地摆在偌大一个广阔而平铺的社会上面,全国各地区,谁也没有力量来推动一切公共应兴应革的事业,像水利兴修,道路交通,教育宗教一切文化事业,社会没有力量,全要仰赖中央,这是不可能的事。一到金胡南下,中央政府崩溃,社会上更无力量抵抗或自卫,其所受祸害,较之晋代五胡乱华一段更深刻,更惨澹。”导致这一状况的起点是(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18、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如图,其中图(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

    A、战国 B、 C、西汉 D、东汉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历程表

    材料二:他们(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来反对鬼神迷信,批判“君权神授”“祸福天定”等谬论。随着运动的发展,激进民主主义者把斗争的锋芒指向被历代儒家不断发展的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孔子学说。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根据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历史时期,简述中国儒家思想发展概况。

  • 20、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近代企业家在中国出现,直至20世纪初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中国近代企业家群体真正成型,他们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他们是近代中国复兴史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近代实业家郑观应,先后投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1880年郑观应编定刊行《易言》一书,主张向西方学习,鼓励商民投资实业,对不平等的关税政策表示了强烈的不满。1894年其所著《盛世危言》出版,首次要求清廷“立宪法”“开议会”,实行立宪政治,还主张习商战、兴学校。

    材料二:卢作孚是近代企业家的典范之一。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1919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1926年成立民生轮船公司,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1927年卢作孚到北碚后,陆续建成北川铁路、天府煤矿、三峡织布厂、中国西部科学院等,他在这里设医院、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种学校。1938年,组织指挥宜昌大撤退,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

    ——据汪洋《近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企业家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企业家为近代中国复兴做出了哪些贡献?
上一页 793 794 795 796 7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