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6~17世纪。瘟疫在西欧频繁爆发,人口大量死亡,基督教束手无策。世俗医学要求当局注意城市公共卫生、清除各种污秽;建议民众重视卫生保健,实施隔离、禁止集会等,有效防止了疫病的进一步传播。而传统宗教疗法祈祷、忏悔等几乎被抛弃。据此可知,两方疫病( )A、客观上冲击了宗教的权威性和神圣性 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C、促使西方国家民众信仰危机开始出现 D、直接导致欧洲宗教运动兴起
-
2、2008年,我国城市公共运营汽(电)车约36.7万辆,是1949年的160倍。城市供水总量500亿立方米,是1949年的160倍.用水普及率达到94.7%。城市供气管道长度25.8万公里,是1980年的46倍,用气普及率达到89.6%。这说明我国( )A、城市规模的扩大带动了城市功能增加 B、科技水平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D、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点
-
3、下面是克里福德·贝里(美)于1934年创作的漫画,该漫画中苹果树上挂着“农业调整法案”“全国工业复兴法”等字样的苹果。该漫画印证了当时美国( )A、新政只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总统权力深受利益集团的掣肘 C、经济危机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 D、民众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满
-
4、郑观应在《盛世危育冲》中谈及开平矿务局等企业时指出:“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赀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依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商招股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亦不得分外诛求,则上下相维,二弊俱去。”这一观点反映出( )A、洋务企业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B、官权泛滥侵害了民间商业利益 C、民族资本成长后需要自由经营 D、官督商办模式具有一定合理性
-
5、1870~1913年间,德国的钢产量从17万吨猛增至1832万吨,铁产量从139万吨增至1931万吨,到1913年德国的钢铁产量比英法两国总和还要多。从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来看。1870年德国为13%,居英国和美国之后,1910年则达到16%,仅次于美国。这一时期德国工业的迅速发展( )A、体现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日趋扩大 B、源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C、表明生产技术的市场化形成了行业垄断 D、为国家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
6、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农户注重专业化生产,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如苹果农场着力发展苹果汁、苹果酱生产;韩国以京搬道为例,在政府农村创业支持下,大量农村居民引进设备,开展生产桔梗粉、桔梗饮料等产品及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据此可知,这些地区( )A、食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B、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 C、着力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D、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
-
7、据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人陈振龙把甘砻从海外引种到福建,当时大家对这种新作物并不了解,因此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泉州一带水稻歉收,凡甘蓉种得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以甘箬充饥,得免饥馑。自此,福建种甘薯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用于说明在我国( )A、外来物种传播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深化 B、物种交流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C、人地矛盾是影响物种推广的主要因素 D、物种传人改变了人们的伙食习惯
-
8、1949年12月,政务院出台的《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这是“新中国第一份社会保障政策性文件”。1951年增加了劳动保险的规定,次年又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创设了公费医疗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 B、法制建设取得重大的进展 C、国民经济恢复取得成效 D、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发展
-
9、美元本位制下,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向美国出口原材料和原油等初级产品来获得美元。欧洲国家则向美国购买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东亚国家的美元大部分以购买债券的形式流回美国,部分石油输出国的美元也以购买各类金融资产的方式回流美国。据此可知,美元本位制( )A、凸显政府力量的国际协调 B、加强了多边组织的平等交流协商 C、实现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D、强化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
10、下表为1952~2002年部分年份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和在校学生人数的变化情况(单位:万人)。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这一时期我国( )
年份
高等学较
中等学校
小学
专任教师
在校学生
专任教师
在校学生
专任教师
在校学生
1952
0.06
0.45
1.02
20.94
467.31
1965
0.62
3.05
5.30
95.41
1124.44
1979
1.68
6.20
34.78
628.39
61.25
1685.50
1992
2.71
14.17
42.53
627.99
83.39
1913.65
2002
4.22
56.70
60.11
1093.22
89.68
1813.33
A、政府始终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进步 C、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D、地方的教育卫生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
11、有学者指出,17世纪中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使得“欧洲精神和文化的整体性意识根深蒂固地保存下来”,经过改造的欧洲“形成了一个由共同法律所约束的法治社会”。据此可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A、改变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 B、具有鲜明的进步性和近代化意义 C、严格贯彻了大国均势原则 D、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
12、董仲舒提出了在司法实践中用“春秋决狱”来弥补当时法律制度的不足。在汉代儒生看来,(春秋)既是孔子手定的“刑书”,自然也是邢狱断案的可靠标准。东汉时,一些熟读儒家经典的大师,也热衷于对律令进行注释,形成了不少具有法律效力的著作。这可用来说明,汉代法律( )A、社会教化功能强大 B、影响司法审判程序 C、根植于宗法的观念 D、体现出儒家化特征
-
13、1968年英国政府批准了《富尔顿报告》,其内容强调重视专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增加这类人员在文官结构中的比重。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要求文官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英国注重文官“专业性”考核的主要原因是( )A、职业官僚体系发展的需要 B、文官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 C、社会分工日益复杂的现实 D、政府工作持续性稳定性差
-
14、孟子说:“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左传·昭公十三年》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此外,“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A、包含着对旧有势力的变相承认 B、加强了诸侯国对周王室的隶属关系 C、将血缘关系与地城关系连为一体 D、表明中央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掌控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和军阀混战,中国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和危机之中,救亡的政治思潮纷纷涌现。“省自治和联省自治”成为20世纪初期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其方案是由各省民选省长,制定省宪法,确立省自治,进而通过联省自治谋求全国和平统一。各省军阀纷纷表示拥护省自治,旨在“利用民气,以图自保”。湖南军阀谭延闿首先宣布自治,西南各省军阀相率仿效。资产阶级应军阀之邀参与制宪,或著文立说,各抒己见。章太炎发表文章指出“近世所以治乱者,皆由中央政府权籍过高……联省自治由本省人充当本省的文武官员……自无争位攘权之事。”胡适则通过文章提出“军阀权限太多,中央无力制裁军阀。根据省自治的联邦制……增加地方的实权,使地方充分发展其潜势力,来推翻军阀……已经可以成为号召的旗帜了。”1923 年,随着曹锟贿选当上总统,公布《中华民国宪法》,“省自治和联省自治”的破产。
——摘编自程舒伟《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分析“省自治和联省自治”的资产阶级思潮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受到地方军阀拥护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救亡思潮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的解释。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以来的农民暴动,虽然一个跟着一个失败,没有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但每一次大暴动都或多或少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因为在每一次大暴动之后,新的封建统治者,为了恢复封建秩序,必须对农民作某种程度的让步,这就是说必须或多或少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这样就减轻了封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拘束,使得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又有继续发展的可能,这样就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因而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农民暴动或农民战争,可以说,都是中国封建社会向前发展的里程碑。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恩格斯指出农村居民包括小农、中农、大农、大土地占有者以及农村无产者等,工人阶级“应当成为农村中的一股力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认为中国革命“主要力量在于贫农,没有贫农,使没有革命”,但深受封建社会茶毒的小农,养成了狭隘、散漫的性格,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成为农民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改造小农意识,是建党建军的重要任务。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制定到延安整风运动,从“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警示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传统小农意识的批判从未淡化。
——摘编自陈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研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封建统治者的“让步政策”的内容,并分析“让步政策”的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农民改造思想的特点及其意义。 -
17、1956年,陈云提出:在城市经济中,国家和集体等公有形式是城市经济的主体,但可以保留一定的个体经济作为补充。国家市场作为市场的主体,但可以以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上述主张( )A、总结了“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作经验 B、对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有借鉴作用 C、指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向 D、有助于我国成功克服经济困难局面
-
1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群众拥护革命是由于( )A、中共二大确立的革命两步走策略 B、三次“反围剿”革命战争胜利 C、革命根据地推行土地革命的路线 D、蒋介石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失败
-
19、1925年,毛泽东在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中指出,孙中山是“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迫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孙中山虽逝,但“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毛泽东的上述言论旨在( )A、分析中国社会各阶层状况 B、悼念中山先生的不幸离世 C、保障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D、推动国民革命的继续开展
-
20、五四运动后,湖南军阀谭延闿打出了“湖南自治”的旗号,企图用湘籍官僚政客包办湖南政治,湖南各界纷纷请愿,响应这一口号。但1920年11月,湘军总司令赵恒惕取谭延闿而代之,湖南自治运动逐渐流产,湖南各界大失所望。“湖南自治”的流产,客观上( )A、巩固了中华民国的国家统一 B、加速了革命新形势的到来 C、阻碍了新型政治团体的创建 D、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