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群众拥护革命是由于( )
    A、中共二大确立的革命两步走策略 B、三次“反围剿”革命战争胜利 C、革命根据地推行土地革命的路线 D、蒋介石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失败
  • 2、1925年,毛泽东在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中指出,孙中山是“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迫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孙中山虽逝,但“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毛泽东的上述言论旨在( )
    A、分析中国社会各阶层状况 B、悼念中山先生的不幸离世 C、保障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D、推动国民革命的继续开展
  • 3、五四运动后,湖南军阀谭延闿打出了“湖南自治”的旗号,企图用湘籍官僚政客包办湖南政治,湖南各界纷纷请愿,响应这一口号。但1920年11月,湘军总司令赵恒惕取谭延闿而代之,湖南自治运动逐渐流产,湖南各界大失所望。“湖南自治”的流产,客观上( )
    A、巩固了中华民国的国家统一 B、加速了革命新形势的到来 C、阻碍了新型政治团体的创建 D、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4、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这反映出两者旨在( )
    A、规范统治阶级行为 B、变革人才选拔标准 C、迎合封建贵族诉求 D、恢复稳定社会秩序
  • 5、清王朝规定,蒙古、新疆、西藏地区的民事、行政和命盗刑事案件都归理藩院的直属机构理刑清吏司管辖。在案件的执行上,一般的刑事案件,可以罚牲畜来代替惩罚,对无力缴纳者或案情有疑者,可以顶佛经入誓,做出保证,则可免罪。这一做法旨在(    )
    A、完善边疆司法体制建设 B、促进佛教事业发展 C、强化对边疆的治理效能 D、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金融中心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金融市场的枢纽,它们通常与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和文化影响力相匹配。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史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以下表格列举了近现代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

    序号

    城市

    陈述

    (1)

    威尼斯

    威尼斯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贸易交汇的要冲,地中海沿岸是当时的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14世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威尼斯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

    (2)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荷兰创新金融制度,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发行股票,17世纪,阿姆斯特丹的金融业已经非常发达。

    (3)

      

    (4)

      

    参照(1)(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3)(4)。(要求:写出金融中心变迁的具体的城市并进行陈述)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钦州坭兴陶,古称越陶,学名紫泥陶。据独料遗址出土文物证实,坭兴陶历史已近5000年。坭兴陶以钦江东西两岸优质紫红陶土为原料,经选泥、炼泥、拉坯、修坯、雕刻、烧制、打磨……多道繁琐工序炼制而成。唐末及五代之后,中原地区烽烟不断,钦州坭兴陶也在夹缝生存。直至咸丰年间,钦州制陶艺人开始改良、创新陶艺将坭兴陶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集于一身,创造出烟斗、烟壶、茶壶等小陶器。这使得钦州陶器发展空前鼎盛,坭器更是独得一兴,远销海内外,因而得名“坭兴”。钦州坭不仅在国内久负盛名,在海外也是声名远播。1915年,由钦州坭兴陶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并荣获金牌奖,这也是中国制陶史上第一次获得世界级金奖。抗日战争时期,坭兴陶艺人流落四方,传统工艺的命脉在岁月烽烟中微若游丝。

    ——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的宣传报道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和艺人的共同努力下,坭兴陶得以渐渐恢复,重焕生机。1953年,钦州坭兴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四川(现重庆)荣昌陶共同被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一直以来,在钦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坭兴陶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底,注册企业、作坊和工作室共700余家,实现产值约18亿元,直接或间接从事坭兴陶产业人员1.5万人。随着3D打印及雕刻、干粉成型、自动雕刻机、微波窑炉等现代技术与设备均在钦州坭兴陶产业得到运用,改进了坭兴陶传统制作艺,提升了坭兴陶的生产制作工艺水平。坭兴陶艺人及从业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融入作品创作中,不断提升坭兴陶的品质与价值。2013年1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钦州市“中国坭兴陶之都”荣誉称号。2018年,《壮乡行》茶具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再次闪耀世界。2020年,坭兴陶作品“和天下”成为第十七届东博会的指定国礼,赠送给东盟十国的国宾。

    ——摘编自陆燕、吴光寿《千年窑火正燎原——我市坭兴陶产业高质量发展掠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钦州坭兴陶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新中国成立后钦州坭兴陶得以兴盛的原因。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土,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造就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2019年7月)

    材料二:土司制度产生于元代,是元朝“因俗而治”的制度创新。元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在总结了历代封建王朝特别是唐宋以来推行的“羁縻政策”的基础上,创立了“蒙、夷参治之法”,官有“流”“土”之分,于是开创了土司制度。明随元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土司制度,并在西南部分地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中期,雍正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土司制度衰落,但仍有大量土司一直存在。

    ——摘编自切排、赵志浩《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利弊得失:基于土司制度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唐代管理西域地区的地方机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前期在新疆地区维护大一统的举措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司制度的演变历程。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工业革命犹如经济魔棍,点化出了19世纪中叶英国政治改革的浪潮,选举与考试相配套的文官制度由此诞生了。...资产阶级兴起之时就提出的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主权在民的思想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崇尚理性,反对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追求自由竞争和机会均等。

    ——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汉朝至清朝前期我国人才选拔的变化趋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产生背景的不同。
  • 10、19世纪末以来,随着收割机、播种机、化肥、火车、轮船和冷冻手段投入使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地的粮食和肉类源源不断进入欧洲,欧洲本地的同类产品根本无法与之竞争。这说明(    )
    A、交通建设决定了工业的发展 B、技术进步使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C、世界南北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 11、19世纪后期,华茶约占有国际茶叶市场一半的份额,但到20世纪初,印茶的输出额首超华茶。时至清末民初,印度成为国际茶叶第一出口大国,锡兰上升为第二位,中国则下降为第三位。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国际饮茶习俗的变化 B、中华文化影响力下降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英属殖民地的工业化
  • 12、在世界海洋文明史上,如果说15、16世纪是西班牙葡萄牙的世纪,18世纪到二战前夕是英国的时代的话,17世纪就其总体而言,可以说是荷兰的世纪。“荷兰的世纪”主要依赖于(   )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 C、商业贸易 D、工业革命
  • 13、1533年,英格兰议会通过一部法律,规定所有神职人员皆应受制于君主;并宣称“根据各种各样的古代信史和编年史,英格兰国王显然拥有至高无上的王权,并已经被全世界所接受,由一个最高元首——国王统治”。据此可知,该法( )
    A、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反映了英国霸主地位的巩固 C、适应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D、破坏了近代王权受限的原则
  • 14、1956-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通过演出、座谈、访问等活动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好、和平相处的愿望。同时,中国也邀请拉美国家相关人士来中国访问考察。中国此举( )
    A、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 B、有利于改善外交孤立局面 C、体现“双百”方针要求 D、意在与周边国家发展关系
  • 15、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观察到明代政治的情形,曾写道:“所有的官吏都从最低的职位开始他们的事业,然后按照才能和品行的等第,依法按荣誉体制而迁升。未能达到某一项标准等级,就意味着或是撤职,或是降职。”这说明,明代的官员考核( )
    A、将考核与监察结合 B、意在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重视激发人事活力 D、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 16、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鼓励父母告发子女不孝,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赡养老人逐渐成为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代( )
    A、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 B、改变了以法为教的治国方针 C、尝试采用外儒内法统治策略 D、维护纲常伦纪的其立国根基
  • 17、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五四爱国运动同时,欧美多国掀起了工人罢工的怒潮,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国人民深深感到这些斗争是与中国的反帝反军阀斗争是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迅速引起了中国多数先进知识分子的进一步重视,形成了一个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人开始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初步运用它探索中国社会根本改造的方向和道路。

    ——摘编自张德旺《新编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分析国情,认为只有落脚农村才有可能扭转革命时局。为此,毛泽东等人开辟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先河,探索解决民族解放之路。五十年代,毛泽东强调要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破除“两个凡是”的束缚,挖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带领人民开辟新的建设事业。

    ——摘编自郭媛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逻辑生成和现实意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历程。
  • 18、中国香文化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室内焚香肇始于春秋战国,两汉时期熏香风气在上层社会流行开来,来自西域各国的香料也在此时传入中国……唐代用香更为增多,佛教与外来的印度文化为中国的寺庙带来了大量的新香料,而众多的有关焚香和香料的习俗和信仰也随之传入了中国,从而加强和丰富了中国古老的焚香传统。作为礼佛的重要活动焚香,向道教和儒家礼仪渗透,吸引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

    ——摘编自田梓榆《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等

    材料二  宋代是香文化的高峰。香药在当时海外进口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仅次于盐业、茶业、酒业等的一大产业经济。进入宋代,香药的使用不再局限于上层社会的王公贵族官僚,也开始大量进入下层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饮食用香、建筑用香、节日习俗用香等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摘编自夏时华《宋代香药经济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唐香文化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香文化盛行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从汉到宋香文化发展的趋势。
  • 19、20世纪80年代,农民生产出来的食品、服装以及自行车等,无法进入国营流通体系,于是就在农村或城乡接合地带自建各种专业性的交易场所,它们大多没有经过政府审批,经常遭到驱逐和没收。由此可知,当时(   )
    A、市场流通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B、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改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 D、计划经济的问题积重难返
  • 20、1964年至1980年,国家累计进行了2000多亿元的“三线建设”投资,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约40%。这一举措(   )
    A、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B、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C、改善了国民经济布局 D、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上一页 790 791 792 793 7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