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 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上述材料选自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革命纲领。这一革命纲领( )A、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B、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C、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向何处去的问题 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
-
2、1843—1894年间, 中国出现了许多外国人办的工厂,有的维修轮船,有的加工农产品,有的生产和经营肥皂、火柴、水泥、食品。这些工厂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据此推知,该时期( )A、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由此产生 D、既有条约无法满足列强的利益需求
-
3、“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筹边防。凡此教学,魏氏或倡导之,或光大之。 ”文中的“魏氏”( )
①编成《海国图志》 ②撰成《瀛寰志略》
③主张“师夷长技” ④大力兴办洋务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4、“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古者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与这一论述的同时代思想家曾经说过( )A、存天理,灭人欲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
5、自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起,在台湾岛、四川多山地区、广西农村、湖南贵州交界、闽粤山区等地,频繁发生当地土著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 的乡村宗族械斗。这一现象( )A、反映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 B、促使清朝加快推进改土归流 C、表明贫富差距过大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D、是清朝加强君主专制在农村的反应
-
6、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 十年,他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增大,他日益骄横跋扈,准备谋反。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被杀,明太祖遂罢宰相。废除宰相后,明朝逐渐形成了( )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
7、有学者认为: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了元朝“皆赋役之,比与内地”。元朝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A、设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 B、在澎湖设置巡检司经略台湾 C、设理藩院,管理吐蕃地区 D、设立武威、 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管理河西走廊
-
8、有人认为宋诗是有缺陷的, “那就是爱讲道理,爱发议论” “宋代七言诗讲‘性理’或‘道学’ 的多得令人生厌,而写爱情的少得可怜”。这一观点( )A、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是宋朝“词盛诗衰”的表现 C、受理学兴起的影响 D、是民族政权并立且战争不断局面的产物
-
9、《辽史》记载:“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说明辽朝( )A、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 B、强化南北分裂对峙政治局面 C、因俗而治,适应统治区域内不平衡的局面 D、加强了中央集权
-
10、北宋时期,中下层女性较多地参与经济生活,这从一些店铺的名称即可得知,如曹婆婆肉饼、丑婆婆药铺、王小姑酒店等等。……春暖花开时,妇女们开始出城探春, “自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闭池,虽风雨亦有游人,略无虚日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门第观念日趋淡化 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C、国家偿付岁币的需要 D、文学艺术的发展
-
11、唐朝学者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但他又借鉴佛家注重禅定修习来提高精神境界。这表明( )A、儒学具有一定排他性 B、儒学具有一定包容性 C、儒学正统地位已被打破 D、唐朝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
12、“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上述材料是《资治通鉴》对某一制度记载。这一制度( )A、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税收对象 B、延续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标志着人头税的彻底废除 D、实现了赋税征收标准的货币化
-
13、在唐朝的科举考试时,主司首先以正经(儒家经典) 为题,考生根据题目出处以诗体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儒家经义的理解。材料反映出( )A、科举取士,公平公正 B、唐诗多是科举考试的作品 C、儒家思想仍处于正统地位 D、儒学在佛、道的冲击下,日益衰落
-
14、表为唐朝后期户口变化表。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
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
下降幅度 (%)
北方
3736652
866887
76. 8
南方
3117624
1506548
51.68
A、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B、黄巢起义,朱温称帝 C、开凿运河,贯通南北 D、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
15、唐初统治者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信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反复强调要“以百姓心为心”, “抚民以静”。据此,唐初统治者在经济上( )A、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B、科举取士,使社会底层人士有机会改变命运 C、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塑造清廉政治 D、经略边疆,“抚九族以仁”,创造和谐民族关系
-
16、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在走向统一的进程中,少数民族用武力带来新鲜的血液,而汉族以其传统文化及政治制度和农业文明发挥了重要的国家整合功能。下列事件中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西晋宗室发生内战 B、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 C、北民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 D、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但在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
-
17、当代史学家认为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商鞅变法措施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奖励军功和耕织 B、实行什伍连坐,鼓励互相纠察告发 C、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D、将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
18、他提倡有教无类,批评礼崩乐坏的局面,主张恢复西周的等级制度, “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此外,他还主张( )A、兼相爱、交相利 B、无为而治 C、相生相胜 D、为政以德
-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学家认为当时已经产生了私有制。以下最能作为其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B、挖掘出来的黑陶胎壁薄如蛋壳 C、古城分布着规模较大的祭坛和神庙 D、各个墓葬之间随葬品差别不大
-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公民大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三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材料四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图三和图四体现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2)、图一中国古代和图四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的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主形式上的不同。(4)、结合材料四回答建国初我国建立了哪些“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