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944年,美国政府积极促成美元与黄金挂钩,但到70年代初,又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国这一转变旨在(    )
    A、维持世界霸主地位 B、取代黄金的地位 C、避免陷入经济危机 D、应对多极化挑战
  • 2、1840年—1860年世界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5%,而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84%;1860年—1870年世界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2.9%,而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53%。这表明( )
    A、世界局势和平稳定 B、蒸汽动力普遍应用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交通运输巨大发展
  • 3、1851年,英国举办大博览会,水晶宫展览厅进门处是一块巨大的重24吨的整体煤块。英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表明煤资源的重要性 B、展览工业革命的成果 C、树立先进的国家形象 D、改善公众的审美情趣
  • 4、下表为1500年—1890年,中国、日本和西欧的城市化率(居民达到1万人的城镇人口百分比)变化表。导致其变化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份

    中国

    日本

    西欧

    1500

    3.8

    2.9

    6.1

    1820

    3.8

    12.3

    12.3

    1890

    4.4

    16.0

    31.0

    A、自然环境 B、价值观念 C、政治体制 D、生产方式
  • 5、1500年—1800年,大约有1亿以上的人口死于传播到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疾病。但是,世界人口总量却从约为4.25亿增长到突破9亿。其主要原因是(    )
    A、食物物种的交流 B、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社会医疗保障条件改善
  • 6、有学者认为,12世纪在所有世纪中最具法律特征,对法学倾注的努力在知识劳动总量中所占比重之大,是罗马法自古典辉煌时期之后的任何一个时代所不及。这一认识的产生是基于罗马法(    )
    A、适应时代需求 B、维系帝国统治 C、保障公民权力 D、传承古典文化
  • 7、下表为中世纪后期王权和教权冲突的三则相关史实。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西欧(    )

    11-13世纪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教皇之间的冲突,以教皇的胜利而告终

    14世纪初期

    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和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冲突,以国王的胜利而告终

    14世纪中期

    教皇成为“阿维农之囚”七十年后,出现了两三个教皇并存的局面

    A、君主专制不断增强 B、统一民族国家建立 C、教会统治走向衰弱 D、庄园经济逐渐瓦解
  • 8、公元前430年—前427年,雅典发生大瘟疫,近二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整个雅典几乎被摧毁;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身染疫病而亡,亚历山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明朝末年,一场鼠疫迅速加快了明朝灭亡的脚步。这些史事可以用来说明(    )
    A、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 B、疫病影响历史走向 C、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 D、医药学发展落后
  • 9、下图为古代雅典城平面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城邦公民具有较高的参政意识 B、神权膨胀抑制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C、布局体现城邦精神和审美意识 D、卫城是城邦经济活动的中心场所
  • 10、下表为中国四类产品产量指数统计表。其中产品丙为(    )

    产品名称

    解放前最高年

    指数(以解放前最高年为100)

    年份

    产量(万吨)

    1949年

    1952年

    1988年

    1989年

    1932

    22.5

    18.2

    36.4

    242.2

    237.8

    1933

    44.5

    3.5

    147.4

    1046.5

    1071.2

    1936

    5735

    84.8

    119.4

    294.9

    314.1

    1943

    92.3

    17.1

    4146.3

    6438.8

    6672.8

    A、 B、茶叶 C、 D、稻谷
  • 11、下图为1933年《红色中华》刊登的一幅名为《选举运动》的漫画,画面展示的是苏维埃政府门外的一幕场景。该漫画意在强调,苏维埃政府(    )

    A、贯彻精兵简政方针 B、注重创新选举办法 C、重视党风廉政建设 D、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 12、1911年,清政府发布上谕规定,大学堂毕业称进士,高等及同等程度学堂毕业称举人,中学及同程度学堂毕业称贡生,高等小学及初等实业学堂毕业称生员,均限考列中等以上者。这反映出(    )
    A、科举制度仍旧沿用 B、社会等级制度受冲击 C、教育体制走向完备 D、选官制度受传统制约
  • 13、1877年-1879年,清政府在台湾和天津架设了军用电报线,到1902年,陆续建成多条电报线。此举旨在(    )
    A、推动中国通讯近代化发展 B、抵制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C、促进地区间的交流和联系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 14、明代《苏州府志》载,“湖中诸山,以商贾为生,土狭民稠,民生十七八,即挟资出商。楚、卫、齐、鲁,靡远不到,有数年不归者”。这表明该地(    )
    A、抑商政策松动 B、地区性商人群体兴起 C、经商风气盛行 D、农业生产水平落后
  • 15、中国古代王朝与朝贡国交往时,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以“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为上策,反对“穷兵黩武,敝中国以事四夷”。据此可知,古代中国致力于(    )
    A、建构稳定的天下秩序 B、传播先进的中华文明 C、追求丰厚的经济利益 D、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 16、宋代程颢任晋城县令时,“民以事至县者,必告以孝弟忠信,入所以事其父兄,出所以事其长上……凡孤茕残废者,责之亲戚乡党,使无失所。”程颢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改善地方治理 C、丰富理学内涵 D、传承宗法观念
  • 17、一份宋代煤矿遗址考察报告显示,其使用和建造的是竖井,矿井直径2.5米,深达46米;井下到采煤面有巷道可通,四条较长的巷道总长达500多米。这表明宋代(    )
    A、商品经济繁荣 B、生活用煤量大 C、煤矿分布广泛 D、采煤技术高超
  • 18、建安九年(204年),曹操颁布《收田租令》,改革了汉代旧制,将定率田租制改为定额田租,算赋、口钱的人头税,变为了户调制。这一制度的调整(    )
    A、有利于人口增加 B、简化了税收名目 C、加重了农民负担 D、有助于扩大税源
  • 19、贾谊《新书·忧民》载:“民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汉代政府规定,壮丁,二十岁开始受田,可以独立谋生,但到了二十三岁才开始服兵役。由此可见,这一规定(    )
    A、满足了军事和战争的需要 B、得益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C、表明了农业生产水平低下 D、兼顾了经济与道德的考量
  • 20、汉代《白虎通义·社稷》载:“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神权色彩 B、统治者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C、稷作为粮食作物被普遍种植 D、政府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上一页 774 775 776 777 7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