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土司制度形成于元朝,《明史》载“尝考洪武初,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其土官衔号曰宣慰司,曰宣抚司,曰安抚司,曰长官司。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外,皆赴阙受职。”由此可知,明代的土司( )
    A、由中央派遣官员任职 B、具有羁縻府州性质 C、管理女真等少数民族 D、等同于地方州郡县
  • 2、唐朝本沿用隋朝州、县二级制,后根据山川地形把全国划分为 10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唐玄宗即位后又增至15道。唐朝这一创新( )
    A、使得行政体系完备 B、导致藩镇割据势力形成 C、旨在强化中央集权 D、弱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3、曹魏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孙吴也创立了类似中正的“公平”之官,由朝廷委任,负责评定当地人士。两个分立的政权先后采取了大致相同的选举制度,这说明( )
    A、大一统的趋势已经形成 B、九品中正制的诞生有其必然性 C、民族交融现象十分明显 D、人口迁移带来政治制度的认同
  • 4、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周襄王派周公宰孔与会赐胙(肉),订立的盟约规定同盟各国不得废除已立的太子、不得立妾为妻、要惩罚不孝的人等条款。这主要表明( )
    A、会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B、诸侯争霸纷争不断 C、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得到维护 D、宗法制度受到重视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自拟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政治派别的名称

    维新派、保皇派、立宪派本是一脉相承的政治势力,因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与敌对势力斗争的侧重点不一样,形成了三种名称,各阶段的政见主旨和人们所给予的褒贬也寓于其中。下表所示为某学者对三种名称所作的历史解释。

    名称

    时期

    政见主旨

    (1)维新派

    维新运动时期(1895—1898年)

    除旧布新,挽救危亡,以消弭革命于方萌。

    (2)保皇派

    保皇活动时期(1898年戊戌政变后—1905年)

    保护(要求归政于)光绪帝,反对慈禧太后,联系革命派并与其论战。

    (3)立宪派

    立宪运动时期(1906—1911年)

     

    ——整理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1)、试仿照对名称(1)(2)的解读,结合所学撰写名称(3)的政见主旨。
    (2)、概括维新派(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主张的异同,并据此推测1911年以后立宪派与革命派关系的发展趋势。
    (3)、结合材料中的一条或多条信息,谈谈你对政治派别名称的褒贬性的认识。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出现了多个新兴节日。开元十七年(729年),百官表请以唐玄宗生日为千秋节(皇帝诞节),得到唐玄宗首肯,唐玄宗还下令允许“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天宝五年(746年),陈希烈上奏,“太圣祖玄元皇帝(老子,唐奉其为始祖)以二月十五日降生……请同四月八日佛生日,准令休假一日”。这一建议得到皇帝首肯。贞元五年(789年),唐德宗颁布《二月一日为中和节敕》:“朕以春方发生,候及仲月,勾萌毕达,天地和同,俾其昭苏,宜助畅茂。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内外官司休假一日。”在中和节这一天,百官要献农书,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粒来赠送亲友。此外,迄今仍堪称“大节”的清明节和中秋节也在此时诞生。据史料统计,唐代节假日的总天数超过了40天。

    ——摘编自张勃、李学娟《唐代节日特征述论》

    材料二

    唐王朝处理州郡之外的附属国家、人群和地区的边疆控御模式,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外儒内法的专制君主官僚制这样一种国家建构模式的边疆治理政策。粗略地说,它就是以册封和朝贡为主要制度的羁縻体系。这一套控御边疆的制度体系为后来的王朝所继承并加以发展。处于羁縻或册封地位的依附者,经历从宋元土官和明清土流并置、改土归流等步骤而被逐渐内地化,被纳入府县管治体系。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新兴节日出现的原因。
    (2)、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补充一条唐代新兴节日出现的原因并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王朝进行“边疆控御”的主要举措。“这一套控御边疆的制度体系为后来的王朝所继承并加以发展”,请分别以元朝、明朝的一例史实予以说明。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演变趋势。
  • 8、中共二十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
    A、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B、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C、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D、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9、有记者记述了一次国家领导人信息量极大的讲话:“‘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治‘左’……能快就不要慢,低速度等于停步……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不要惊慌失措。”据此推测该讲话是( )
    A、1992年南方谈话 B、1961年八字方针 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1956年《论十大关系》
  • 10、“四三方案”是我国1970年代向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计划。从1972年开始直到1977年,我国先后同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签订了250多项新技术和成套设备引进合同,项目成交金额达到了39.6亿美元。“四三方案”( )
    A、实现了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B、旨在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C、佐证了中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 D、促使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 11、下表为中国四类产品产量指数统计表。其中产品丙为( )

    产品名称

    解放前最高年

    指数(以解放前最高年为100)

    年份

    产量(万吨)

    1949年

    1952年

    1988年

    1989年

    1932

    22.5

    18.2

    36.4

    242.2

    237.8

    1933

    44.5

    3.5

    147.4

    1046.5

    1071.2

    1936

    5735

    84.8

    119.4

    294.9

    314.1

    1943

    92.3

    17.1

    4146.3

    6438.8

    6672.8

    A、稻谷 B、茶叶 C、 D、
  • 12、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中央军委根据会议精神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此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 )
    A、加快了解放军战略进攻步伐 B、适应了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 C、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 13、下图所示货币券的发行( )

    A、推动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B、阻止了国民党对苏区的经济掠夺 C、巩固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与稳定 D、利于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推进
  • 14、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 )
    A、完成战略重心转移 B、实现了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有了新的革命方向 D、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15、新文化运动时期,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干脆把Democracy一词译作平民主义,而放弃了以前常用的“民主主义”“民权主义”等译法,“平民”一词充斥报刊,成为极时髦的用语。这反映了他们( )
    A、对民主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B、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存在差异 C、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D、力图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 16、下图是“1840—1920年国内市场商品量各时间段年均增长率表”。据此可知( )

    A、①阶段因外国侵略从而导致了国内市场萎缩 B、②阶段因自然经济解体带来了进口商品增长 C、③阶段因资本输出带来进口商品增长率下降 D、④阶段因外国商品退出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
  • 17、16世纪,钟表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张謇在《政闻录》中曾特别强调:“最可宝贵者莫如时,愿国人均奋起力求时间上之经济。”新学制规定学堂授课需要定时,一些政府机构在实行星期休息制度的同时,也开始实行工作定时制度。这反映了钟表的传入( )
    A、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C、催生了时间经济的观念 D、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
  • 18、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提道:“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下列能体现“几根小柱子”的历史事件是( )

    ①辛亥革命

    ②编练新军

    ③预备立宪

    ④保路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9、下表所示为部分近现代学者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据此可知,这些学者均认为义和团运动( )

    学者

    看法

    荣孟源

    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均粮、抗税、这就是反封建,一般说农民反封建也就如此

    丁名楠

    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义和团主要是反帝,同时也附带反封建

    威其章

    义和团的“均根济贫”与历代农民起义一样带有反封建剥削的性质

    A、运动规模相对较大 B、以打击侵略势力为主 C、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D、与传统农民起义无异
  • 20、有历史学家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的一个政治派别,“他们都经过时代的洗礼,从闭关自守的顽固态度转而学习西方。这种转变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从战场上得来的失败经验:一类是从外交圆桌上得来的屈辱经验。”这个政治派别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上一页 748 749 750 751 7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