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如表美国各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变化,据表可知,战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经济部门

    1950年

    1995年

    第一产业(农业)

    6%

    2%

    第二产业(工业)

    36%

    27%

    第三产业(服务业)

    58%

    71%

    A、源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B、反映了农业发展长期滞后
    C、不利于美国社会阶层流动 D、导致了西方经济陷入滞胀
  • 2、 1959年夏,美国在苏联莫斯科索科尼克公园举办国家博览会,美国明确博览会的动机是“增加苏联民众对美国的了解,反击共产主义对美国的肆意歪曲”,主题是“选择和表达的自由”。这次博览会的举办(  )
    A、目的是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 B、迎合了尼克松主义外交思想
    C、充满着意识形态斗争的色彩 D、意味着美苏由对峙走向合作
  • 3、 如图是波兰画家亚瑟•史克在德国投降后创作的一幅漫画《两个已倒,一个将去》,该漫画的创作意在(  ) 
    A、庆祝德日法西斯倒台
    B、歌颂亚洲战场的胜利
    C、鼓舞同盟军继续战斗
    D、期盼建立战后新秩序
  • 4、 如图是20世纪40年代苏联与西方主要飞机性能对标表,表中信息集中反映了苏联(  ) 

    螺旋桨式战斗机机型

    全长

    最大起飞重量(吨)

    最大功率

    最高飞行速度

    作战航程

    拉-7(苏联)

    8.67

    3.24

    1850

    677

    660

    BF109(德国)​

    9.07

    4.4

    1850

    710

    700

    “喷火”(英国)​

    9.54

    3.6

    1650

    660

    765

    P40(美国)

    9.66

    4

    1150

    580

    1100

    A、航空工业落后于西方国家 B、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善
    C、工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 D、新经济政策的优越性
  • 5、 为了满足人们对燃料的需要,1921年7月苏俄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根据对私人和国家均有利的原则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到9月份就出租158个小煤矿,11月达764个。此举(  )
    A、旨在保护国内矿产资源 B、得益于经济政策的调整
    C、符合斯大林模式的要求 D、不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 6、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按所谓“施里芬计划”发起著名的马恩河战役,该战役在如图中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有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据此可知(  )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B、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
    C、列宁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D、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 8、 1892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再版序言中指出:“在本书(指1845年的首版)中我把工业大危机的周期算成五年。这个结论,显然是从1825年到1842年间的事变进程中得出来的。但是1842年到1868年的工业历史证明,实际周期是十年”。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学说(  )
    A、改变工业历史的进程 B、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揭示人类文明的规律 D、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
  • 9、 联邦政府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不适用于没有参加叛乱的蓄奴州,对这些州的奴隶解放仍按1862年4月国会决议,采取自愿的、逐步的、有偿的方式实行。这一宣言颁布的目的(  )
    A、维护联邦统一 B、废除黑奴制度 C、践行三权分立 D、保障国会权威
  • 10、 18世纪以来,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娱乐场所管理原则,支持文明休闲场所如剧院、音乐厅等的发展,清除室内娱乐场所的暴乱骚动行为。同时,政府还不断地建立各类文明休闲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文明休闲娱乐的兴起是英国(  )
    A、民主政治的体现 B、社会转型的反映 C、宏观调控的结果 D、福利制度的产物
  • 11、 有学者认为,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而外源性现代化是由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引发的现代化,外来因素是最初的推动力。据此推知,外源性现代化国家是(  )
    A、葡萄牙、西班牙 B、英国、美国 C、法国、德国 D、俄国、日本
  • 12、 在1518-1524 年间,作为宣传新教的小册子有300多万册流通于德国,而此时德国人口总数也不过1300万。此外,小册子的语言多为德语,这就为更多人提供了直接阅读的条件。小册子的传播带来的影响是(  )
    A、教权主义的诞生 B、宗教改革的爆发 C、民族意识的形成 D、德国统一的完成
  • 13、 1485年,英国议会通过“航海条例”,禁止用外国商船进口加斯科尼酒:1489年另一个“航海条例”又获通过,禁止用外国商船进口蓝色染料——图卢兹的松蓝,并规定英国出口商品必须由英国商船装运。此举(  )
    A、打破了世界隔绝状态 B、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C、加快了工业革命进程 D、促成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 14、 有学者认为,基督教文化系统和世俗文化系统构成西欧中世纪的文化体系。前者内部的异质因素和后者的非封建因素,均体现出了西方文化中的对人关注的底蕴,因而成了强劲的文化上的变革因子,成为文艺复兴产生的最深层的原因。这意在说明文艺复兴(  )
    A、试图恢复中世纪文化 B、得到知识分子的拥护
    C、根植于久远历史传统 D、体现神职人员的意趣
  • 15、 这部法律文献肯定皇帝的专制权力,把皇权视为至高无上,它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该文献是(  )
    A、《罗马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法国民法典》
  • 16、 国王给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证书,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博得了城市的拥护。城市教育培养的人才又成为国王统治机构中的重要成员。据此可知,西欧城市自治(  )
    A、巩固了自然经济 B、瓦解了封建制度 C、损害了商人利益 D、强化了世俗王权
  • 17、 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出自《荷马史诗》,但是一直没有证据证明它的真实存在。1868年考古学家施里曼在考古挖掘过程中,发现了特洛伊古城的多层遗址。至此,古希腊文明史从公元前800年左右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这说明(  )
    A、史料之间的互证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 B、传说的主观性不能反映历史的样貌
    C、新的历史认知必须依靠新的考古发现 D、记忆的传承塑造希腊人的身份认同
  • 18、 如图为古埃及和古希腊的雕刻。其特性反映了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A、封闭性 B、互鉴性 C、统一性 D、多样性
  • 19、 佛教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认为社会上不同种姓只是由不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非生来如此。这一主张有利于(  )
    A、扩大佛教的社会基础 B、废除世袭的贵族特权
    C、树立法老的绝对权威 D、促进职业的平等分工
  • 20、 汉谟拉比宣称:“安努(即天神)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即太阳正义之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这体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统治的特点是(  )
    A、法律至上的治国理念 B、界限森严的等级制度
    C、王权和神权趋于统一 D、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上一页 733 734 735 736 73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