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北宋都城开封拥有 26 万户人家,人口数可能超过100万。南宋都城杭州拥有 39万户人家。 相比之下,中世纪欧洲的情况是:北宋时期的伦敦人口数为1.8万,南宋时期的罗马人口数为 3.5万,一个世纪之后的巴黎人口数不到6万。据此可推知( )
    A、宋朝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 B、宋朝人口总数呈现上升趋势 C、城市发展蕴含新的生产关系 D、中世纪时欧洲人口增长缓慢
  • 2、行政中枢是王朝行政的核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关键所在。 以下对于行政中枢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设置三公——建立了以丞相府为首的行政中枢

    ②废除宰相制——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③建立中朝——行政中枢权力移至皇帝亲信手中

    ④完善三省制——三省成为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 3、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得益于 ( )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人口的大量迁移 C、统治者的有力措施 D、稳定的社会环境
  • 4、“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有“老秦”之誉的秦国崛起奋进并走向强大,无疑为秦王嬴政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列关于战国时期“秦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B、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D、修建都江堰、郑国渠
  • 5、以下是某老师在历史课堂上展示的一个文本。这一“文本”内容反映了( )
    A、科技领域的突破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小康社会的建成 D、国际影响力扩大
  • 6、下面是20世纪30年代湘鄂川黔根据地的一幅宣传漫画。与该漫画相关的举措( )

    A、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有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C、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D、巩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
  • 7、这是中华民国发布的一枚纪念章,上面写有“鄂军政府”“起义纪念”等字样。该纪念章是为了纪念( )

    A、黄花岗起义 B、保路运动 C、武昌起义 D、二次革命
  • 8、下为近代史上某一战争形势图,这一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这场战争及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偷袭清朝运兵船,挑起了战争 B、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 C、战争的失败,证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后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的战略要地
  • 9、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B、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C、《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D、《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 10、某同学在学习《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时收集到了以下历史图片。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多民族政权并立 B、中国疆域的奠定 C、对外政策的转型 D、统治危机的初现
  • 11、 元朝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对其边疆治理举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处:设宣慰司等机构 B、②处:直属宣政院管理 C、③处:设行中书省制度 D、④处:设立台湾府经略
  • 12、丞相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特别是汉唐时期的丞相,往往位高而权重,权力特别大。这一情形在宋代得到改变,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二府三司制 B、实行重文轻武的方针 C、派文官出任知州 D、将地方精兵收归中央
  • 13、 某记录片介绍中国古代一医学典籍:“全书54卷,收药844种,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增加了药物图谱,这种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物学著作的先例,这是由政府对本草所作的全面整理总结,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的格局。”据此可知,该“医学典籍”是( )
    A、《神农本草经》 B、《唐本草》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 14、 贾谊在上汉文帝的《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下列选项中,属于贯彻这一方针的举措是( )
    A、平定七国之乱 B、颁布“推恩令” C、建立十三州部 D、实行盐铁官营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为寻求中美和解,对中国进行了秘密访问。事后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的公告,这一事件震动了全世界,它使中国进一步打开了对外交往的新局面,国际影响迅速扩大;它促使了一贯追随美国、坚持反华的日本佐藤政府的提前下台,中日关系亦迅速出现转机,先于美国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王国范《试论基辛格首次访华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我们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方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基辛格访华对 20 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相关史实,概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后期,产生了一批杰出的社会启蒙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黄宗羲认为,过去封建圣王提倡“崇本抑末”之道,仅仅是为了满足官廷贵族和佛巫倡优的享乐和消费,应当加以“痛绝”,开“救弊之端”。王夫之说:“大贾富民,国之司命”,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国家要“惩墨吏,纾富民”,即惩治那些压抑和侵夺商贾的“墨吏滑胥”,扶持工商业者。

    ——唐宇元《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 戊戌时期,梁启超为近代实践辩护的一般方法是,根据时代的要求(“按今”),借鉴西方的方式(“采西”),打通传统的气韵(“通古”)。戊戌时期梁氏等人在万分急迫,近乎绝望的民族生存危机中,奋其全力,努力建设一个适应世界大势而又接通传统脉路的近代民族国家,终于使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一场极具原创性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思想解放和思想建设运动。

    ——龚郭清《近代民主追求与传统资源利用—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个案研究》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王夫之共同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概述明朝后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是如何从“按今”“采西”“通古”来为变法辩护的,并简述戊戌变法的意义。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西北用兵的需要,北宋在西北沿边建立了大量堡寨,虽其设立的初衷是出于军事需要,但实际上推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出现了“蕃汉交易,市邑富庶,全胜近边州郡”的繁盛局面,一些堡寨甚至发展为较大的城镇。而范仲淹开通与蕃部接壤之边界榷场,进行互市,使边民互通有无。一时间“羌汉之民,相踵归业”者达“数万户”。

    ——杜雪飞《宋代边疆市场研究》

    材料二 元“始开唐徕、汉延、秦家等渠,垦中兴、西凉、甘、肃、瓜、沙等州之土为水田若干,于是民之归者户四五万,悉授田种,颁农具;更造舟置黄河中,授诸部落及溃叛之来降者”。以后由于大量汉人、蒙古人、回鹘人以及来自中亚的穆斯林教徒的迁入,与他们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在元代的记述中,回回一词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我国的一个单一的和新的民族民称。

    ——摘自尹江伟《党项民族溯源及其最终流向探考》、杨万全《回族族源探讨》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北宋对峙的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并结合所学,概述北宋为维护西北边防安定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河西地区民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元朝在河西地区的统治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 18、21世纪,我国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

    事件

    回应

    2016年,美国航母战斗群闯入南海

    中国三大舰队在南海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2019年,美国单方面执意挑起中美贸易摩擦

    中国坚决反制,最终于2020 年 1 月共同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2019年,香港爆发“修例风波”

    2020年6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2020年,台湾地区举行“大选”

    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湾海峡组织实战化演练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

    中国政府积极防控,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赢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

    A、中国政府应对风险的能力不断加强 B、和平与发展已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C、中华民族复兴进程受到了严重迟滞 D、我国的国内外形势趋于平稳与缓和
  • 19、邓小平于 1992年初,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即南方谈话。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下列项中,属于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观点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 2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向中央提交报告:“允许华侨、港澳商人直接投资办厂,也允许某些外国厂商投资设厂,或同他们兴办合营企业和旅游等业。”“既要维护我国的主权,执行中国的法律、法令,遵守我国的外汇管理和海关制度,又要在经济上实行开放政策。”由此,中央( )
    A、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批准设立了深圳等经济特区 C、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上一页 708 709 710 711 7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