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中,军人死亡上1000万, 战争耗费近3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第一次)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
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
——《中外历史纲要 (下)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并概括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名称,并简述联合国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方面“吸取国联的教训”的措施。 -
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所引起的欧洲社会财富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最终给予了君主专制政体以致命的冲击。英国比其他西欧国家更早地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新兴阶级对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反抗,是在“保护私有财产的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英国革命的胜利也为那些同受美洲金银冲击的西欧国家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样本。
——据张燕宇、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整理
(1)、对比图1和图2, 指出15-19世纪世界贸易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推动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概括“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宣告美国诞生的文献(须注明颁布时间)。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编者摘译自阿利斯提德的演说《致罗马》英文版
材料二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阖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 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守,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友好往来的主要史实(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在法律上的伟大成就,并分析拜占庭帝国衰落和灭亡的原因。 -
4、宋恕在《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中认为“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艺(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邹容在《革命军》(1903年)中则说:“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这说明( )A、宋恕的评价符合从专制到民主的时代潮流,更加进步 B、邹容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更为客观 C、历史评价需坚守客观立场,必须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D、人物评价应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趋势并推动社会进步
-
5、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一政策的实施( )
①稳定和恢复了苏俄的国民经济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④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下列有关中古时期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② 领主自营地由领主亲自经营和耕种,收入归领主
③农奴和自由农民都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④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观察下图四个古代文明区域,对应的文明表述准确的是( )
A、区域①——苏美尔人的《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B、区域②———《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区域③——公元前3千纪恒河流域出现了贵贱分明的种姓制度 D、区域④——司母戊鼎铭文“宅兹中国”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
8、如表反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后双方军力,据如表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 )
前期
后期
苏联
德国
苏联
德国
兵力(万人)
18.4
27
110.3
101.1
火炮(门)
2200
3000
15501
10250
坦克(辆)
400
500
1463
675
飞机(架)
300
1600
1115
732
A、增强了苏联的战争实力 B、改变了苏德力量对比 C、成为西线战场的转折点 D、导致纳粹德国的覆灭 -
9、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折: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其主要理由是,十月革命( )A、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B、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开始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
10、为了对付三国同盟,重新瓜分殖民地,1892年法俄签署协约,这意味着双方已经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分歧——法国代表激进,而俄国代表反动和独裁。之后“法国资本源源不断地输进俄国,而沙皇则伸出头去倾听《马赛曲》”。从根本上说,法俄签署协约的目的是( )A、维持大陆均势 B、争夺世界霸权 C、进行扩军备战 D、维护世界和平
-
11、读下表。这些事件的发生表明( )
事件名称
时间
国别
过程
结果
里昂工人起义
1834年
法国
起义工人在红旗上书写“不共和毋宁死”的口号
被镇压
宪章运动
1836年
英国
“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呈送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
协会被解散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4年
德意志
从游行示威,发展为起义。最多时发展到3000多人
被镇压
A、欧洲工人运动已实现了国际联合 B、早期工人运动从暴力捣毁机器开始 C、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
12、有学者说:“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他们自己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在法国,所有的铁路干线和公路网都以巴黎为中心,导致巴黎人口急剧增加。到20世纪初,巴黎居住了全法国7.3%的人口。”该学者意在说明(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B、英法两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得到加强 D、欧美各国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
13、19世纪90年代初,欧美各国工业品的价格一般比1873年低40%,其中钢和钢轨的价格下跌最为严重。 欧洲钢轨价格在1872年至1881年间降低了60%,美国钢轨在1898年的销售价格仅为1875年的1/10稍多一点。这表明欧美各国( )A、自由贸易体系走向崩溃 B、工业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C、工业经济结构正在调整 D、经济发展过程隐藏危机
-
14、如图所示为1761—183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亚洲进口商品的结构变化(单位:百万英镑)。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工业革命影响进口贸易格局 B、殖民扩张加剧了对原料的掠夺 C、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已饱和 D、圈地运动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
15、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崛起,第一次是19世纪中后期,日本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本第一次崛起的关键因素是( )A、工业革命 B、明治维新 C、甲午中日战争 D、国际环境优越
-
16、2023年是波兰某位科学家诞辰的550周年,下图是为纪念他的贡献所发行的纪念币。这位科学家的理论( )
A、建立起了新的宇宙观 B、否定了人文主义思潮 C、建立完整的力学体系 D、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
17、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对此表述准确的是( )A、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 B、抨击教会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
-
18、16世纪,西班牙探险者绕过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来到菲律宾群岛。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随后,中国产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源源不断到达美洲地区。该贸易路线( )A、造成印度洋贸易衰落 B、加速西班牙社会转型 C、开启全球性物种交换 D、推动太平洋贸易发展
-
19、当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当地的统治者问他想要什么时,他答道:“基督徒和香料。”这表明( )A、工业革命促进海外市场的开辟 B、文化侵略的初衷大于经济掠夺 C、对商品的渴望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 D、宗教改革刺激了人们远洋探险
-
20、在古代美洲,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知道了“零”的概念的是( )A、班图人 B、玛雅人 C、阿兹特克人 D、印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