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表2所示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商品出口结构与进口结构的变化情况。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 )
表2
时间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化工产品/%
轻纺、橡胶、矿冶制品/%
机械运输设备/%
杂项制品及其他/%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1991
22.5
17.0
77.5
83.0
5.3
14.5
20.1
16.4
10.0
30.7
42.1
21.3
1993
18.2
13.7
81.8
86.3
5.0
9.3
17.9
27.4
16.7
43.3
42.3
6.2
1995
14.4
18.5
85.6
81.5
6.1
13.1
21.7
21.8
21.1
39.9
36.7
6.8
1997
13.1
20.1
86.9
79.9
5.6
13.6
18.8
22.6
23.9
37.1
38.6
6.6
1999
10.2
16.2
89.8
83.8
5.3
14.5
17.1
20.7
30.2
41.9
37.2
6.7
A、国家重视和优先发展重工业 B、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全方位接轨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2、1954年6月底,周恩来总理对印度和缅甸进行了访问,发表了中印、中缅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宣布了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该准则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结伴而不结盟政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3、如图所示为米谷的漫画《眼睛一眨,母鸡变鸭》,漫画中的黑布上虽写着民主,可不知道主席台上的人手在布下捣鼓什么。它所反映的内容( )A、揭露了国民党假民主真独裁的面目 B、粉饰了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独裁统治 C、延缓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 D、表达了人们建立民主政权的愿望
-
4、如图所示是1938年7月19日,白求恩寄给纽约朋友信中的部分内容。
晋察冀根据地占领的山西、察哈尔、河北三个省的部分地区,已经完全被日军包围了,日军占领了铁路沿线的所有城镇,但是八路军仍控制着整个乡村,这里也是游击队的中心,由统一战线政府领导。
上述内容表明,白求恩( )
A、否定共产党坚持的全面抗战路线 B、认为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C、充分肯定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D、强调相持阶段共产党中流砥柱地位 -
5、1928年,张学良致电国民党中央,宣布东三省易帜,降下五色旗,升起青天白日旗,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并提议将12月29日东北易帜日作为“国民党统一中国纪念日”。东北易帜( )A、从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B、结束了各地军阀混战局面 C、激发了民主人士参政热情 D、实现了大革命的既定目标
-
6、毛泽东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下列说法与材料中的“新”相符的是( )A、斗争方式方面 B、国共合作方面 C、指导思想方面 D、经济基础方面
-
7、表1所示为清末留日学生人数的统计(累计)。留日学生人数激增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表1
年份
1896
1898
1899
1900
1901
1902(年初)
1902(9月)
1903
人数/人
13
61
147
161
274
579
1058
1300多
A、近代学制的颁布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间经济的发展 D、洋务新政的开展 -
8、有学者在论及中国近代某条约时说道:这一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
9、1723年2月,雍正帝规定:“在京满汉大臣,外省督、抚、提镇,仍令折奏外……今著各科道,每日一人上密折,轮流具奏,一折只言一事,无论大小寸务,皆许据实敷陈。”这一规定( )A、杜绝了大臣专权 B、扩大了地方官员职权 C、强化了君主专制 D、完善了官僚政治体制
-
10、明代后期,江西景德镇地区“民间青窑,制作阔大,每座容烧小器千余件”“首尾五日可出器”。民窑出产的瓷器除了极少数是官方委托民窑烧制的外,其余的瓷器绝大部分是作为商品在市场销售的。这可用于印证明代( )A、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B、官营手工业技术较为落后 C、国家经济政策发生了巨变 D、大规模使用自由雇佣劳动
-
11、如图所示是从《元史·地理》所记载的相关数据中整理的元代人口统计(单位:户)。影响图中人口户数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耕地数量多少 B、国家是否统一 C、生产力水平高低 D、民族关系好坏
-
12、宋代出现的话本小说将民间语言作为小说语言进行创作。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不再以非凡(英雄)人物为主,而是以平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 )A、使中国古代小说进入鼎盛时期 B、顺应了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 C、反映出宋代文学已完全世俗化 D、挑战了理学倡导的伦理观念
-
13、西魏时期的府兵制是兵农分离、充满部落武装色彩的特殊军制,统兵大将类同酋长,战士户籍不隶州县。到了隋朝,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军人户籍一律归地方政府管辖。这一变化( )A、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导致了地方势力的膨胀 C、推动了经济的全面恢复 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
14、秦代妇女从事的行业很广泛,她们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还可以从事纺织业、矿业等商业活动,某些经营有方的妇女甚至得到了秦始皇的褒奖。由此可知,秦代( )A、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B、男女地位实现平等 C、重视发展社会经济 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
15、“官僚”之称,古已有之。在春秋以前,官僚依附于贵族,类似贵族的管家或管事。春秋战国时期,官僚逐渐成为独立的社会阶层,并依照国家法令或国君的旨意行使职权。这一转变有利于( )A、统一大业的实现 B、王室地位的稳固 C、专制政体的建立 D、华夏认同的强化
-
1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厂制度在英国形成后,工厂主大多数不是贵族。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算计开办工厂,有的成为万人瞩目的首屈大富。理查德·阿克莱特是工匠出身,前半生穷困潦倒。他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很快取得专利权,1771年建立水力纺纱厂。马修·波尔敦是手工业主,他创办了铁厂,并帮助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等
材料二 工厂制度进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中后期。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到1913年工厂数量已经颇具规模。据对1913年以前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个人的统计,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某学者认为,政治环境的不同是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主要原因。概括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的不同身份,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
17、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 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不同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 根据材料,指出两城在城市功能上的相同点和在城市布局上的不同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
20、据统计,1816年英国13岁以下工人在棉纺织行业所占比例为20%、1835年为13%、1850年为8%。19世纪中期以后,学校教育成为西方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同时,德国统一之前就规定实行义务教育,1860年普鲁士儿童入学率达97.5%。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科技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提高 B、经济发展提升了工人的社会地位 C、城市化进程扩大了劳动力的渠道 D、工业革命使工人劳动日益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