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兼并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令人依六国宫室图样重建大批宫殿。于是以咸阳为中心,在渭水之北组成了宏大的宫殿建筑群。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决意立万世基业,“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依始皇之意,朝宫上应“天极”。是以天极星即北斗七星中最明亮的一颗为地上帝王之象征。围绕着它,有象征三公、后妃及其他大臣的星宿。秦始皇以朝宫上应天极,独居前方(北半球宫室南向,故古人以南方为前方),似率领咸阳诸宫室而为之主宰。

    ——史建群《简论中国古代城市布局规划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秦朝都城建筑的形制。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8—253 年的200余年间,有记载的大疫就达 18次。如《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蝗……诏民疾病者,舍空邸等二,为置医药”;“大荒之后,必有大疫”、“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居延汉简》中有军医、医方、诊案、疾病的记载,有军用药函、药盛槖以及驻军疾病负伤统计簿、医护人员记勤簿。《汉书》记载了当时救护用的专门车辆;《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了最早的野战医院。这一时期,一些本来散在的疾病出现了爆发流行,还有一些传染病从国外流入国内,而医学必须在新的现实面前,去寻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武威汉简《治百病方》涉及临床各科,华佗的外科麻醉术等,尤其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成为这一时期临床医学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王琳等《论秦汉时期中医学的发展特点》

    材料二 从1998年到2010年,用了 12 年时间,我国医保制度覆盖13亿以上居民,覆盖率达到 95%以上,基本形成了社会化的“全民医保”体系。2016年 11月 17日,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政府,标志着中国全民医保改革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

    ——孙淑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医药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成就取得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的“全民医保”体系的内容,并分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 3、《续宋编年资治通鉴》,所叙乃北宋历史,共十八卷,题名宋李焘著。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其为伪书,观点如下:首先《宋史·艺文志》目录及《宋史·李焘传》,均未载此书。第二,体例与《宋史》全文约略相似,而阙漏殊甚。因此,提出,这是民间书房私自刻写的书,因李焘撰有《续通鉴长编》,托其名以售欺也。此书当为元人所作。据此可知( )
    A、考证作者的经历是辨伪的关键 B、官修的正史是史书考辨的重要资源 C、伪书因主观造假不可用作史料 D、历史记载互相矛盾,则必存在伪史
  • 4、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认为,盗窃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它迫使“不幸的人”逃离家乡,他们在流浪中花光所有积蓄之后成为无产者,无法生活下去,被迫盗窃,因此需要停止圈占土地。由此可见,莫尔( )
    A、将批判对象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B、肯定了无产阶级的作用 C、没有认识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 D、忽视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 5、1928年7月,蒋介石在《中国建设之途径》中指出:“战乱初定,以后非照军事组织不能恢复秩序,不能调剂物资均衡,也不能解决国家社会各种问题……所以社会团体的军队化,全国民众有组织有训练,实在是今后救国建国的不二方法”。蒋介石意在( )
    A、为国民党专制统治寻找依据 B、全面实施北伐动员 C、引导国家进入“军政”时期 D、完善基层组织建设
  • 6、鸦片战争后,上海“浦滨一带,率皆西人舍宇”。机制棉纺织品、 自鸣钟、望远镜、显微镜、寒暑表、火轮机器、照相术、西医西药、公园、学校、报刊杂志乃至西洋节庆、新式婚礼,纷纷登陆沪上。这说明当时上海( )
    A、外国移民与本地融合度高 B、城市生活的西化 C、已成为西方各国的殖民地 D、经济结构的调整
  • 7、唐代名僧宗密认为,“释教以孝为本”,“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而且还声称“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种,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这可用以说明唐代( )
    A、佛教中国化的趋势 B、道教最受尊崇 C、道教影响儒释思想 D、佛教势力衰微
  • 8、1947 年 4 月,美国政府研究欧洲复兴政策的一个特别委员会认为,“德国被占领地区的经济计划应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协调一致。因此,提倡欧洲联合和经济一体化,必然将苏联排除在外而将西占区德国包括在内,这都是不言自明的”。上述认识可用以说明( )

    ①马歇尔计划实施的模式 ②联邦德国建立的国际背景

    ③杜鲁门主义对欧洲的影响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影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1917 年 7 月底,布什维克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新党章,规定“党的最高机关是代表大会。定期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出席代表大会的代表所代表的党员不少于全体党员的半数时,该代表大会才能认为有效……中央委员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每年一次。”这些规定( )
    A、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坚持民主原则 B、扩大了苏维埃政府的权力 C、有利于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合作 D、推动了列宁主义的诞生
  • 10、19世纪有一条运河的开辟被认为是“恢复通往东方的道路而且成为复活旧商路的重要一步”。但是,开辟这条运河的最初想法“却是由法国人推动的,其最终目的是制约英国”。这条运河是( )
    A、米迪运河 B、伊利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 11、“会议确定原被拿破仑推翻君主王位的国家,按照‘正统’原则全部予以恢复;对法战争有战功的国家以及疆界调整时失去部分领土的国家均予以适当补偿”。这次会议是( )
    A、威斯特伐利亚会议 B、维也纳会议 C、巴黎和会 D、华盛顿会议
  • 12、下图是某启蒙思想家设置的政治体制结构图。下列选项中最符合图中所示“政治体制结构”的是( )

    A、17世纪中期的英国 B、18世纪初期的法国 C、18世纪初期的英国 D、19世纪初期的美国
  • 13、下图建筑群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该建筑可用以研究( )

    A、希腊化时代的宗教融合 B、蒙古西征对区域文化的重构 C、南亚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 D、儒家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
  • 14、截至2011年 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收到报备案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累计 1034件,现行有效共797件,其中自治条例139件、单行条例658件。全国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已有25个自治州、114个自治县制定了自治条例,30个自治州中有28个制定了单行条咧。这说明( )
    A、各民族自治机关享有高度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法》得到贯彻落实 C、我国民族自治法律体系的独立性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限得到扩充
  • 15、下文是周恩来的一段回忆,该段回忆可用以说明我同叶剑英参谋长到南京,开始蒋介石还没有决定给八路军以名义,但是到上海打响了,他(指蒋介石)从庐山跑回来,觉得这是全面战争了,才发表了八路军的番号,紧跟着又发表了18集团军的番号,要我们军队去打仗。( )
    A、十九路军上海抗战的影响力 B、卢沟桥事变爆发的历史背景 C、淞沪会战对国内形势的影响 D、瓦窑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 16、1924年,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刊文指出:“我们的党对于农民里的宣传应当注意地方政府征收田税的问题”,“做总的政治宣传的时候,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口号。应当开始选派宣传员到乡村里去”。由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 )
    A、注重革命动员的策略性 B、政治宣传服务于土地革命 C、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D、存在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 17、日本接受三国干涉还辽的同时,要求与清朝订立新约。1896 年,最终按日本条款,中日签订《通商行船条约》,日本获得了与欧美各国一样的在华权益,清政府也实现了“不令于泰西各国成约以外别有要求”的出发点。这表明当时( )
    A、中日两国不平等关系强化 B、日本主导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主权得到一定的维护 D、《马关条约》的条款被废弃
  • 18、中国古代某一王朝“最初发行以白银为价值尺度的兑换纸币,随后正式发行不兑换纸币,同时宣布禁止买卖金银。它在世界货币史上是最早实行纯纸币流通制度的王朝”。这一王朝定都于右图(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19、下图所示是《吕氏乡约》的部分约文。这说明当时乡约( )

    A、缔约的过程具有强制性 B、违约处置以道德规劝优先 C、依靠国家法律保障实施 D、依据阶层区别违约的责任
  • 20、从开元九年到十二年,唐政府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括户。括户中承认逃户的合法地位,不追究逃户逃亡的罪责,允许他们就地附籍。该措施( )
    A、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B、完善了两税法的征收办法 C、加速了均田制的瓦解 D、取消了国家对户口的限制
上一页 667 668 669 670 67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