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span>.从古希腊时期到近代社会,西欧处于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他们把处在“光辉”和“光芒”中间的一段叫做“中”世纪。……新的欧洲文明因其带有显著的宗教特色而被称为基督教文明。……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改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等
材料二 西欧的封建时代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中世纪晚期,西欧正值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就是封建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开始萌芽,二元制的经济特征正在消退,主要表现为庄园制经济瓦解、农奴摆脱依附关系而获得人身自由,而同时,商品货币关系越来越将城乡间分割与对立的封建经济活动,纳入了资本主义统一民族大市场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二元制政治特点逐渐褪色,一方面是罗马天主教会的衰落,另一方面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这种发展趋向已势不可挡。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二元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的时间阶段,并概括这一时期西欧的文化特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指出材料一里中世纪文化与“光辉”古代文化的关联。(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具体说明西欧封建时代“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并分析“二元制经济和政治特征消退”的主要表现。 -
2、卢梭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主张一个完美的社会应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这表明卢梭( )A、反对君权神授 B、主张开明君主制 C、倡导君主立宪 D、倡导无政府主义
-
3、近代德国的统一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近代德国统一( )
阶段
主题
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初
德意志地区一些邦、国及自由市出现民族主义文化认同现象
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和工业化发展,德意志地区出现经济一体化
19世纪中后期
在普鲁士领导下,德意志地区逐渐实现政治统一
A、缘于内部凝聚力的增强 B、凸显了民族认同的作用 C、采取了自下而上的方式 D、确立了普鲁士的领导地位 -
4、下表所示为欧洲15世纪至17世纪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学说或著作(部分)。据此可以推知,当时欧洲( )
人物
哥白尼
布鲁诺
开普勒
学说或著作
“日心说”
发展“日心说”
《新天文学》
内容
太阳并非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太阳自身也在运动
阐释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A、科学与神学出现了此消彼长现象 B、摆脱了宗教思想束缚 C、天文学革命揭开了启蒙运动序幕 D、神学权威受到了挑战 -
5、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提名,但需经参议院表决通过后才能任职。大法官除非渎职,否则终身任职,总统和参议院均无权免其职位。此规定意在( )A、限制总统和国会权力 B、明确三权之间的界限 C、维持权力之间的平衡 D、规范权力运行的程序
-
6、下列图片可以研究( )



日本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 俄国宣布“解救”农奴法令 1862年美国《宅地法》文件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 D、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 -
7、拉斐尔创作了油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显现出人间母亲的温柔、慈爱。就此画,一位评论家如此评价:“拉斐尔的理想是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人,是人面对人,而不是宗教给予他的神。”该评论家意在说明拉斐尔( )A、要求摆脱宗教束缚 B、诠释世俗的人性美 C、推崇浪漫主义手法 D、过于追求感官享受
-
8、下表内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人文主义群体的主要构成情况。该现象根源( )
城邦贵族
一些宫廷贵族、公国大公,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等人
新兴资产阶级
薄伽丘、达·芬奇、马洛、莎士比亚等
宗教僧侣
包括一些教皇、高级教士和神学家等,如教皇庇护二世、朱利鸟斯二世
A、人文主义与神学思想相平调和 B、文艺复兴具有复杂性矛盾性 C、资本主义发展尚处于萌芽时期 D、人文主义思潮已经走向衰落 -
9、1529年至1547年,英王亨利八世先后颁布的 12部关于叛逆的法案规定,英国的教士必须在教皇和国王之间作出抉择并明确宣誓效忠国王。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开启了政治宣誓的传统 B、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动 C、国王至尊地位得到巩固 D、成为宗教改革的中心
-
10、印第安人是拉美的原住民,到了现代拉美种族结构如下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欧洲的殖民扩张 C、黑奴贸易 D、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屠杀 -
11、表中内容是根据《达・伽马航行的佚名笔记》整理的航海家达・伽马与印度卡利库特王公的一段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可以推知( )
人物
对话内容
印度卡利库特王公
贵国有些什么商品?
达•伽马
有很多食粮、呢绒、铁、铜等。
印度卡利库特王公
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
达•咖马
总数不多,只带了些样品。
A、印度已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 B、印度有意与西班牙发展贸易 C、商贸利润推动新航路开辟 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得以建立 -
12、他们的远航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支远航的船队是( )A、迪亚士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
-
13、在中世纪欧洲,香料被看作是上层社会的标志,其价格昂贵,被称为“黑色黄金”,一些贵族家庭会以香料来彰显自己的财力。16世纪以来,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寻常百姓的大众化商品。这反映了当时( )A、近代商业贸易方式发生了变化 B、世界市场的逐步建立 C、香料受价格革命的影响 D、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
14、劳伦斯·斯通在《贵族的危机》一书中指出,英国大贵族于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普遍经历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危机,他们往往通过借债,甚至卖地才能勉力维持其原有的生活方式。这场危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 )A、进行了宗教改革 B、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C、出现了价格革命 D、广泛开展了工业革命
-
15、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到美洲时有17艘大船,带有教士、士兵、农民、工匠等1500人,船上载有农业工具、小麦、大麦、柑橘、柠檬、甜瓜的种子、甘蔗幼苗和牛、马、驴、猪、羊等家畜,以及开矿用的炸药和机械。这( )A、开启了世界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 B、反映了葡萄牙扩张的商业性目的 C、对推动美洲社会开发有一定作用 D、说明新航路开辟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16、幕府统治时期,荷兰成了当时唯一与日本通商的西方国家,日本白银大量流入荷兰。1635年—1640年有22769669荷盾(约合254893.9公斤),是前12年的6倍以上。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日本政府推行锁国政策 B、欧洲对白银的需求增大 C、荷兰垄断亚洲市场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17、下图是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该现象的出现( )
A、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 C、推动了全球整体联系的加强 D、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
18、东非沿海地区出土了相当数量的中国瓷片。图1、图2所示为发现于肯尼亚曼布鲁伊村的一处伊斯兰教墓园内的瓷器碎片(推测出产于明万历、天启年间的景德镇民窑),它们被镶嵌在墓柱之上。这些发现可用于印证( )
A、中非官方交往源远流长 B、阿拉伯垄断印度洋贸易 C、瓷器在东非多用于祭祀 D、丝路贸易促进文化交流 -
19、所有中世纪西欧的城市都是一种社会共同体,成员一般无血缘关系,把他们结合起来的纽带是一种契约或是封建主赐予的特许状,或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城市章程。没有任何城市公开宣示或建立等级制。据此推知,中世纪西欧城市( )A、已初步体现了近代文明精髓 B、实行王权与教权共治的体制 C、构成欧洲政治结构主体单位 D、封建主对城市控制日益加强
-
20、如图坐标中,曲线所反映的是西欧( )
A、教权演变 B、王权演变 C、贵族权力变化 D、市民权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