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1929年经济大危机给印度以沉重打击,农民收入锐减,但赋税没有减少。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了包括降低地税、保护关税、取消盐税等11条要求。在遭到拒绝后,他领导了“食盐进军”运动。这次运动,使印度(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各地人民抗税斗争兴起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正式开启 D、成为英国的独立自治领 -
2、 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签署的《五国海军条约》中,美英为了换取日本同意战舰总吨位的限制,特别规定美英不得在菲律宾、关岛、中国香港及太平洋东经以东的岛屿修建海军基地和新的要塞。这一规定( )A、使日本实际拥有东南亚海域的优势 B、限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C、使中国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D、确立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
3、 如图三位19世纪的思想家都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提出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并为建立理想社会做出一些尝试(如表)。由此得出,他们( )
人物
国家
尝试
圣西门
法国
上书拿破仑
傅立叶
法国
期待富人投资
欧文
英国
自己出资进行试验
A、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正确途径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D、吸取欧洲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 -
4、
1823年欧洲的“神圣同盟”企图干预拉美的独立运动,时任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要求欧洲国家不要再在西半球殖民,美国也不干预欧洲事务。如图漫画形象地揭示了门罗宣言的意图。这一意图是( )A、反对欧洲的殖民主义
B、捍卫拉美国家的主权
C、将拉美视为势力范围
D、与欧洲争夺世界霸权 -
5、 1790年法国将7月14日定名为国民节日。从1804年第一帝国建立到1870年第二帝国倒台前,除第二共和国的三年外,该节日沦为共和派的地下节日。1879年共和派终于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地位,正式确定7月14日为国庆日。由此可见,这一节日的变化过程直接反映了法国( )A、不同政体的变化历程 B、工业革命的起步滞后
C、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小 D、专制力量的日益减弱 -
6、 如图是英国用于支付进口原棉的英镑数量变化图。由此判断,导致这一变化的4900最主要原因是( )A、国内民众喜爱棉织品 B、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C、欧洲价格革命的影响 D、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 -
7、 甘蔗种植需要劳动者进行高强度的田间劳作,还要忍受高温和疟疾,因此在中世纪的欧洲,蔗糖是贵族们的奢侈品。到18世纪蔗糖的价格下降到每个欧洲人都享受得起的水平。由此判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种植技术与医疗水平提高 B、封建贵族的数量急剧减少
C、殖民扩张与奴隶贸易兴盛 D、欧洲民众的收入普遍增加 -
8、 如图反映了“教皇子午线”的划设、修改和补充的过程。
备注:1493年教皇为调解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冲突,划定了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归属西班牙,线东归属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将分界线再向西移270里格。1529年双方又签订《萨拉戈萨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处再划出一条线,作为两国在东半球的分界线,线西和线东分别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据以上材料关于“教皇子午线”解读正确的是( )
①1493年划定的起因是哥伦布发现美洲
②1494年的修改有利于葡萄牙
③1529年的补充使西班牙的殖民势力开始染指亚洲
④教皇在这一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印加帝国有“新世界的罗马帝国”之称。由如图可以得出( )
类项
罗马
印加
建筑
万神殿供奉太阳神、月亮神等
太阳庙供奉太阳神、月亮神
交通
通往都城罗马的交通发达,“条条大路通罗马”。
等从首都库斯科出发,道路四通发达,“条条大路通库斯科”。
医学
形成了人体解剖学理论
能进行人体解剖
天文
制定了儒略历,平年为365天
制定了太阳历,一年为365天
帝国语言
罗马试图将拉丁语推广至东部行省,成为整个帝国的官方语言。
印加帝国规定被征服地区的各部族必须学习克丘亚语。
A、文明交流相得益彰 B、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
C、罗马文化影响深远 D、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
10、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取代了旧石器时代的流浪团体,进而产生了早期城市,形成了最早的阶级和等级社会,并出现了最早的国家组织,创造出各种文字、法律,造就了历史上第一批劳心者,结束了长达2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由此可见,人类文明( )A、产生以后人类走向定居生活 B、产生标志是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C、出现时间在各地区基本相同 D、出现前提是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
11、 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和北约东扩。
材料一 美国战后的外交政策反映美国垄断资本帝国主义趋势,在战后主要表现为对世界霸权的争夺。这也正是杜鲁门总统和美国其他的统治阶级代表很多话语的真意——美国有权领导世界。美国所有的外交手段力量:陆军、空军、海军、工业还有科学都被征用以服务于外交战略。为达这一目的,多如牛毛般广泛的拓张计划已经开始开展起来,并通过外交手段、在美国本土之外建立海空军基地系统、军备竞赛和最新式武器研发设施。
——摘编自【苏联】诺维科夫《战后美国对外政策》
材料二 当今世界正处于重大的转折时期,旧的格局已经结束,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国际政治发展方向尚未明了。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近半个世纪的紧张对峙已不复存在,但是危及世界和平、导致国际形势紧张的因素并未根本消除。美国为维持其霸主地位和促进世界格局的单极化,竭力推动北约东扩。这是冷战后国际政治的大事,必将对当代国际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1994年,北约正式提出东扩;1999年,北约完成第一轮的东扩行动;2002年11月,布拉格峰会确定了第二轮东扩计划。北约东扩的首要目标是限制俄罗斯的能力,确立以北约为核心的欧洲安全格局。
——摘编自林少航《北约东扩及其影响分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了实现其外交战略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东扩的原因。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的《济贫法》,其主题和基调是通过惩治“懒惰”贫民根治贫穷问题。这一时期的济贫院主要以惩治穷人为主,各方面限制十分苛刻,济贫官员甚至认为这有助于穷人的道德完善并使懒汉勤奋起来。济贫院内供给的食物粗糙,劳动极其繁重而且毫无意义,居住条件也很恶劣。在济贫院内,人们必须穿统一的制服,按时作息。院内贫民失去政治自由,选举权被剥夺。这样做带有明显的人格侮辱与政治性惩罚,其目的是希望全体社会成员都依靠自助摆脱社会问题的困扰。英国主流社会没有认识到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资本家的贪婪是造成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反而把贫困归咎于穷人自身道德的原因,归咎于穷人的“懒惰”,这种观念影响了政府的决策。——摘编自郭家宏《工业革命与英国贫困观念的变化》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有三个基本内涵:第一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共同富裕的关键基础。即没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社会财富就无法生成,共同富裕就缺少财富基础。第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即共同富裕是共同的、全民共享的富裕,而不是少数人、局部的富裕,只有破解剥削和两极分化问题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第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即共同富裕不只是物质财富上的共同富裕,还包括精神财富上的共同富裕,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摘编自吕小亮、李正图《中国共产党推进全民共同富裕思想演进研究》
(1)、 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30年代英国济贫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利条件。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基本主张就是解放人性,恢复人的尊严,重申人的世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它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天主教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指向那种否定现世生活,把来世的天堂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目标的人生虚无主义态度。虽然新兴资产阶级主要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不可否认,在当时的条件下,利己主义仍可导致消极的后果,即追求享乐的唯我主义倾向。而宗教改革运动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思想解放,在一定程度上为宗教改革运动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两者在思想上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从以往神学神权的枷锁中慢慢挣脱出来。而启蒙运动则使人们的理性光芒无比耀眼,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对于人们的理性自信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启蒙运动后,人性的复归伴随着各种相关理论得到了众多的实践,理论渐渐变为行动,思想渐渐变为现实,社会结构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神权已经从政治舞台中心退去。可以这样说,文艺复兴将人们的思想带回到了彼岸世界,但是并没有真正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宗教改革运动将人们的思想和世俗权利带回到彼岸世界,但是依旧没有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而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彼岸世界。
——摘编自涂文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彼岸世界”的理解。(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 -
14、 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会议还决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 )A、否决了各国在非洲的势力范图 B、使非洲完全论为了欧洲殖民地
C、导致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 D、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 -
15、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无产阶级“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到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这意在说明( )A、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斗争意识 B、资产阶级正在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C、无产阶级需谋求各国间的合作 D、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压迫 -
16、 自19世纪80年代始,英国盐业联合公司控制了91%的食盐生产,碱业联合公司包办了全部漂白粉生产,鲁诺•蒙得公司控制了大部分苏打生产,利毕兄弟公司控制了近2/3的肥皂生产。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工厂制度快速兴起 B、垄断组织有所发展 C、化学工业领先世界 D、世界工厂地位稳固
-
17、 有学者指出,在早期工业化背景下,恶劣的工作环境将劳动者置于生老病死残以及失业的威胁之下,无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团结起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而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对无产阶级采取“施压”和“安抚”并重的策略。这一分析作为原因可用于解释( )A、早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B、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
18、 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一览表,表中所示内容共同说明了( )
名称
时间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一战
4年多
30多个
15亿
0.3亿
3300多亿美元
二战
6年多
60多个
20亿
0.6亿
4万多亿美元
A、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B、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
C、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D、都是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 -
19、 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使世人逐渐产生一些疑惑:城邦的安危固然重要,但个人身后灵魂的居所呢?如果信仰可以使灵魂得教,那又何必将此仅与城邦捆在一起,当一辈子“政治动物”。材料主要说明了( )A、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B、个人意识的萌生 C、民主政治遭受质疑 D、基督教地位受冲击
-
20、 13世纪西欧一批批城市联合起来组成联盟,不仅成为强有力的经济实体,而且还是强有力的政治实体。例如,当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年统治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王朝)的皇帝们企图强迫意大利北部的米兰等富庶城市纳税,并接受帝国的管辖时,这些城市便结成伦巴第联盟。联盟在教皇的支持下,成功地进行了反对皇帝的战争。这表明当时( )A、教权领导冲击王权的斗争 B、资本主义经济实力雄厚
C、自由民主的思想传播广泛 D、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