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父亲尽量使自己像孩子,甚至怕自己的儿子,而儿子既不敬也不怕自己的双亲,似乎这样他才算自由人……教师害怕学生,迎合学生,学生反而漠视教师和保育员……买来的男女奴隶与出钱买他们的主人同样自由。”柏拉图虚构的这样一幅社会图景,是想告诉人们
    A、直接民主制易导致社会混乱 B、民主和自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C、雅典民主制度得到普遍拥护 D、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尊崇法律
  • 2、泰勒斯关注世界的产生,诡辩派也从这里出发,去研究自然,探讨自然界的问题。苏格拉底与诡辩派的不同是他追求真理,探索人与社会的发展。这说明希腊文化( )
    A、始终关注人文主义精神 B、研究的重点是诡辩术 C、对真理的探索逐渐深入 D、发展历程具有延续性
  • 3、北宋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两者的共同点是( )
    A、力图唤醒内心的良知,为君主服务 B、蔑视权威和教条,坚持民主与自由 C、捍卫儒家尊严,争得更高社会地位 D、强调责任与担当,为社会现实服务
  • 4、考古学家在印度河谷的摩亨佐·达罗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棉织品。而与此同时,南美的秘鲁也有类似发现。最新的基因技术证实,不同地域的人类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同时掌握了棉花种植技术。这一发现说明( )
    A、早期世界文明具有一体化特征 B、区域文明演进具有一定相似性 C、现代科技决定历史研究进展 D、技术传播与人类迁徙存在关联
  • 5、墨子既“贵义”又“尚利”,提倡“他人之利,天下之利”。他把利看作义的内容、目的和标准,把义看作是达到利的手段,提出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这说明墨子的义利观( )
    A、具有反传统的启蒙意义 B、带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 C、体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 D、否定了法家的重义轻利观
  • 6、下图为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庞贝古城出上的壁画作品。该画作于1世纪早期,描绘了柏拉图正在与学生们讨论哲学问题。 该画可用于研究

    A、古代罗马帝国的思想文化 B、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 C、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特点 D、雅典民主制的进步与局限
  • 7、阅读如表内容,据此可知( )

    帝国

    秦朝

    罗马帝国

    印加帝国皇帝制度

    统治方式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度

    元首制

    行省制

    国王

    四大政区

    A、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 B、集权政治是古代世界普遍选择 C、人类文明进程具有相似性 D、三大古代文明具有一定渊源
  • 8、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的一套编钟。全套编钟共65件,为铜木结构,在其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编钟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念,被中外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

    A、蕴含了先秦时期的礼乐文化 B、见证了先秦时期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C、体现了先秦时期贵族阶层的审美文化 D、反映了先秦时期中原地区文化的先进性
  • 9、邢台市第一中学图文中心前有一组关于古代思想家的文化柱,其中呈现了儒墨道法四家的政治主张,分别是“为政以德”“尚同尚贤”“无为而为”“以法为本”,其共同的思想主旨是( )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为政以德

    老子

    道儒家学派创始人

    无为而为

    韩非子

      

    法家学派集大成者

    以法为本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尚同尚贤

    A、为生民立命 B、拨乱反治 C、藏之名山传之同好 D、成一家之言
  • 10、有学者认为希腊文化为拜占庭提供了文化思维的基础和范畴;罗马人为其提供了政治制度和法律思想;基督教为这一文化提供了思维的框架和方向;阿拉伯人以及其他的东方民族为这一文化提供了科学和哲学的因素。该学者意在强调,拜占庭文化( )
    A、多元起源,彼此借鉴 B、开放包容,创新发展 C、推陈出新,影响深远 D、东西汇流,独具一格
  • 11、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下列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黄宗羲 D、朱熹
  • 12、任何一种文明,均有其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一般认为,农村公社、斯拉夫精神、东正教,构成了×××的“鼎形文明”结构。题中×××处应填入
    A、拜占庭 B、伊斯兰 C、俄罗斯 D、古希腊
  • 1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发明,下列中国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是( )
    A、重阳 B、中秋 C、清明 D、端午
  • 14、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分布可以看出,一批批重大考古成果,犹如“满天星斗”分布在黄河流域沿线,尤其是黄河“几”字形段和中下游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 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流域 D、南北经济文化发展较不平衡
  • 15、如图反映的是美洲哪个文明

    A、埃及文明 B、玛雅文明 C、印加文明 D、印度文明
  • 16、欧洲史学的源头在( )
    A、古希腊 B、罗马 C、拜占庭 D、俄罗斯
  • 17、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B、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8世纪以来,阿拉伯帝国武力征服西班牙后,就非常重视当地教育,“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写字”。穆斯林西班牙有70座公共图书馆,藏有从各地搜集来的珍贵书籍。哈干姆二世时科尔多瓦的图书馆最大,藏书达60多万册。除公共图书馆外,这里还有数目众多的私人藏书。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班牙,更加促进了书籍的传播和文化的普及,照亮了西欧中世纪的思想科学文化的黑暗世界。

    ——摘编自吴长春《阿拉伯文化传播到西欧的途径》

    材料二 1653年,曼彻斯特市成立了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切塔姆图书馆,这是英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1669年,作家约翰·伊夫林提出为公共图书馆立法的建议,此后,主张以公共税收来维持免费图书馆的建议增多。18世纪,工业和科学的发展逐渐战胜神学,人们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于是,英国逐渐产生教区图书馆、咖啡屋、慈善学校和机械工人学校等各类信息传播载体。1850年,尤瓦特提交的《公共图书馆法》议案经过议会的反复斗争最终被认可,英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法令生效.此后,英国的议会文化使得公共图书馆大行其道,公共图书馆迅速成长,到19世纪末,英国公共图书馆数量超过100个。

    ——摘编自《英国公共图书馆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阿拉伯帝国统治下西班牙文化事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9世纪英国公共图书馆得以发展的原因。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世纪左右,大学在西欧各地先后兴起。大学作为一种行业公会,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机构,完全实行自治。大学教授可以同时在几个大学任教,学生没有入学方面的国籍限制。在大学论辩教学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相互交流学术,通过交流与辩论的方式来深入了解并吸收不同的观点。大学作为科学研究的阵地,学者们质疑权威,反对宗教思想束缚,尊崇理性,反对封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试论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方中世纪大学的异同》

    (1)、结合材料并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2)、结合材料并所学知识,回答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积极影响。
  • 20、世界不同文明在相互碰撞、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河北涿州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枚金币。据考证,其为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第五任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在位时所造,年代为回历80年,即公元699-700年(中国唐朝武则天圣历二年至三年)。这是阿拉伯世界历史上铸造的第一种货币。此币没有人物或偶像图案,两面有文字,正面的阿拉伯文意思为“别无他神,唯有真主,真主举世无双”。

    ——摘编自王雪农《涿州唐墓出土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金币》

    材料二 (巴格达)市场上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中亚的红宝石,东非的象牙、金沙和黑奴,北欧和俄罗斯的蜂蜜、黄蜡、毛皮和木材……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材料三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当然也有和平交往,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枚金币的史料价值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的表现。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并谈谈你对古代文明发展的认识。
上一页 562 563 564 565 5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