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果为下图标注一个题目,最恰当的是(   )

    A、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B、全球航路的开辟与奴隶贸易 C、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展 D、二战以后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 2、下图是1923~1934年普通汽车及公共汽车数量的增长情况(单位:辆)图。其主要说明了(   )

    A、汽车已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B、广大民众的收入大幅提高 C、交通近代化程度有所提高 D、国民追逐时尚成为新潮流
  • 3、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1864 年 

    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由微生物引起,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了罐头生产工艺。罐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

    1918 年 

    美国卡尔维特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家用自动电冰箱,人们保鲜食物更加轻松便利

    1958 年

    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还发明了杯装方便面

    A、食品技术创新便利了人类生活 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C、科技进步推动了食品种类创新 D、工业革命推动了食物结构改变
  • 4、如图为“美国农业的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数为100)”。对如图的合理解释是(   )

    A、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B、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C、机械投入增多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 5、“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上述状况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出现 B、19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形成 C、英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6、建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   )
    A、内容充实,关注现实 B、苍凉悲壮,富于进取精神 C、慷慨激昂,富有生气 D、深入浅出,通俗生动
  • 7、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我国存在三大核心文化圈:齐鲁文化圈,主张通过礼义教化实现治理;三晋文化圈,主张通过政刑法制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至于荆楚文化圈,既不主张礼义教化,又不主张政刑法制,而是采取一种相对消极的“与民自化”的措施,实现社会的自然进化。这反映出(   )
    A、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强 B、农耕文化相比游牧文化具有优势 C、中华文化的多元色彩 D、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 8、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象征。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B、汉代华美轻柔的丝织品为中国赢得“丝国”美誉 C、唐代大邑白瓷、邢窑青瓷等釉色光亮,各具风格 D、唐宋以来,中国海上对外贸易之路被称为“瓷路”
  • 9、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 B、民族交往频繁 C、商品经济活跃 D、皇权高度集中
  • 10、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

    材料四 16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1)、根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请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四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玛雅人的宗教礼仪用品——玉米神陶香炉。玉米是印第安人最宝贵的作物,为避免它受到伤害,人们创造了玉米神专门保祐玉米生长。玉米神陶香炉用于与玉米和繁衍有关的重大典礼仪式,上面塑造的玉米神手持鲜花从天而降,带来丰收的希望。在玛雅文化中,玉米神的法力非常大,他同植物和山神关系紧密,他的后裔则被看作是夕阳、雨、闪电和蜜蜂的象征。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玛雅人创造了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文明……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符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为了计算时间、预言未来和为献祭和主要的丧葬事宜推算吉日,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与当时欧洲的天文学知识不相上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也许是整个地区的气候发生了不利于玛雅农业的骤变,杂草疯长,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丛林日益向城市逼近,像沙漠吞噬绿洲一样毁坏了玛雅人生存的基础,或者是疫病流行,导致人口锐减,损伤了文化的元气,也逼迫幸存者尽快逃离危险的故园。再或者是外部的威胁,如墨西哥中部居民侵犯,致使玛雅人逃难而去,听任自己繁荣的城市中心倾颓,甚至可能直接由入侵者捣毁了玛雅宗教建筑,发生“犁庭扫穴”的大灾变。

    ——林大雄《玛雅的智慧》

    (1)、从材料一的文字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分析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手中夺取。”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 “平民政体”(民主政体)一词的确解应该是自由而贫穷——同时又为多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相似地,“寡头政体”一词的确解应该是富有而出身较高——同时又为少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哪种政体更能发挥公民的创造力,造就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试举两例予以说明。
  • 14、某人取得了以下成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此人是( )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 15、《金融的逻辑》一书写道:“新航路开辟后,航海贸易风险太大,可能有些船会沉没,船员沿途可能死去,如果由众多个人共同参股集资,每位股东的责任最多是损失掉所投入的股金,不承担更多的风险。”以上现象反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了( )
    A、海上贸易频繁 B、商品价格上涨 C、经营方式变革 D、商路中心转移
  • 16、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的是( )
    A、《新法典》 B、《法理概要》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 17、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说:“西方社会已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西方社会具备“起飞点”的根本因素是:( )
    A、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 B、《马可·波罗行纪》的广泛影响 C、奥斯曼帝国对传统商路的控制 D、西葡两国中央集权力量的增强
  • 18、1497年7月8日,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率领一支包括四艘帆船和160名水手的船队从里斯本出发,去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这次远航( )
    A、到达了印度 B、向西横渡大西洋 C、发现好望角 D、完成了环球航行
  • 19、小明同学学历史,感到美洲某地的文明有个奇异的创举:那儿的人们从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发明了“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小明感到奇异的这处文明最有可能是( )
    A、玛雅文明 B、阿克苏姆文明 C、印加文明 D、阿兹特克文明
  • 20、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上一页 560 561 562 563 5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