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孙中山曾指出:“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习近平则提出了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位一体”发展目标,他们共同主张(   )
    A、重视公有经济,反对私人资本 B、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 C、倡导市场经济,防止两极分化 D、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
  • 2、《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3年新年社论《团结奋进》中的高频词汇应该包括(   )
    A、中国人民  侵略中国  美帝国主义 B、国企改革  南方谈话  九二共识  经济体制 C、重在建设  股票上市  收入翻番  科学发展 D、实体经济  真抓实干  精准扶贫  国内大循环
  • 3、1986年电影《血战台儿庄》上映,它是一部正面描写国民党抗日战争的史诗力作。蒋经国观看了该影片后说:“从这个影片上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这直接推动了海峡两岸(   )
    A、对“一国两制”的认同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D、“三通”局面的实现
  • 4、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下列讲话和谈话,引领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这些言论所涉及的历史进程,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

    ②“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④“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 5、1990-1996年间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年均生产增长率(%)比较

    时间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

    外资企业

    1990-1996年

    0.65

    4.40

    3.41

    1.14

    据表可知,当时(    )

    A、对外开放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B、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初步显现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市场化改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 6、以下是“一五”到“四五”期间中国工业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据此可知,五年计划的推行(   )

    时段

    主要指导思想

    “一五”(1953~1957年)

    优先和重点发展重工业

    “二五”(1958~1962年)

    彻底解决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的生产和供应问题及工业落后状态

    “三五”(1966~1970年)

    在“三线”建军工厂,并把一线重要工厂搬迁至“三线”

    “四五”(1971~1975年)

    集中力量建设“三线”,把内地建设成为战略大后方

    A、实现了经济结构均衡发展 B、促进了西部经济快速增长 C、消除了新生政权战争隐患 D、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7、如表为1953~1957年上海私营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数据情况。据表可知,当时上海(   )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占比

    62.46%

    40%

    30%

    15%

    8%

    A、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迅速提高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得到落实 C、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D、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建立
  • 8、1949~1952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从维护社会秩序和工作需要出发,组织以工代赈人员超过2.9万人,完成以工代赈工程46项,整修道路68条,整修人行便道34万平方公尺,整修桥坝14座。该时期实行以工代赈有利于(   )
    A、消除贫富差距 B、调整工业结构 C、完善基础设施 D、促进政权认同
  • 9、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所说的“工农联盟”却不包括“资产阶级民主分子。”《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   )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B、提高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布大交换

     

    新世界到旧世界

    旧世界到新世界

    植物

    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辣椒、烟草、向日葵、南瓜、豆荚类等。

    小麦、燕麦、大麦、裸麦、包心菜、柠檬、郁金香、橄榄、葡萄等。

    动物

    小龙虾、羊驼、火鸡、豚鼠等。

    马、牛、猪、羊、鸡等。

    微生物

    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梅毒等。

    ——据【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等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史实,以“文明交流”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对外政策全面调整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行的,其基本标志是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其主要内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确定为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

    二是在中国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又增添了新内容,即不结盟。

    三是淡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高到突出的地位,用以发展同世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

    四是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

    五是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经贸、科技的合作与交流。

    六是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七是充分运用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国际地位,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外交政策调整后的具体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意义,并谈谈国家对外政策的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后来,又“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结党营私。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同时,他继续推行汉初以来迁徙豪强的办法,把他们迁到关中,置于中央政府控制之下,并利用以严酷著称的官吏诛杀豪强。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第一条就是对“强宗豪右”的限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材料二 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的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地方治理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国家治理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看法。
  • 13、二战后,美国视粮食为外交谈判的工具和输出其意识形态的载体,力图通过农业跨国公司实现对全球粮食、农业以及土地的控制和占有。这促使各国要( )
    A、抑制城市化的发展 B、推动粮食结构变革 C、促进农业的机械化 D、注重农业耕地安全
  • 14、如图发表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名为“穿旧衣裳的商人:教儿童如何偷窃”,作者旨在揭露英国社会发展中( )

    A、现实引发道德危机 B、贫富差距逐渐严重 C、工人阶级命运悲惨 D、资产阶级剥削残酷
  • 15、资本主义各国都颁布了对公务员、公职人员约束的法律,如《德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接受和索要任何奖金或礼品”。这一规定反映了( )
    A、文官制度的规范化 B、官员腐败逐渐杜绝 C、政党斗争趋于缓和 D、主权在民得到贯彻
  • 16、17世纪中叶,国家被确认为欧洲秩序的奠基石,而不是帝国、王朝或宗教信仰。某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的概念,肯定了各签署国不受外来干涉选择本国制度和宗教信仰的权利。该和约( )
    A、否定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B、适应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维护了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D、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统治
  • 17、自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我国共召开了两次国家级别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两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分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464人和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4703人。对这些劳模和先进生产者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 )
    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 B、立足制度建设和群众动员 C、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D、开展大规模除旧布新运动
  •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会计机构出现在上海等城市的租界内,主要服务于外商;1918年,北洋政府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中国近代职业会计师的制度开始建立。这说明当时( )
    A、国内商业发展环境改善 B、北洋政府注重民生发展 C、民族企业管理体制创新 D、实业家的经济观念落后
  • 19、1911年,“建设新中国”一语在中国革命性的书刊上频繁出现,并与推翻旧政府的话语相连,它的宗旨在于使将来的“新中国”成为“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这反映革命派( )
    A、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B、旨在确立民主共和制 C、实现了国民权益共享 D、试图联合各阶层民众
  • 20、唐朝杜佑在《通典》中说道:“古之人朴质,中华与夷狄同,有祭立尸焉,有以人殉葬焉,有茹毛饮血焉。”从而他主张在民族关系方面“深达理源”“持盈知足”。这一民族观( )
    A、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往 B、体现了狭隘的华夷观 C、否定了前朝的民族政策 D、源于民族交往的实践
上一页 550 551 552 553 5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