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关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影响”,有不同的说法。西方国家认为是使美洲脱离“野蛮”而进入“文明”时代;拉美人认为是美洲“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价是“两个大陆的相遇”。这一现象体现出( )A、历史记录不可避免夸大其词 B、拉美民族强烈的权益保护意识 C、联合国认识问题较客观公正 D、史观差异影响对历史结论的判断
-
2、2019年的日本新年号出自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C、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
3、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记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但丁的《神曲》和薄伽丘的《十日谈》都受到了《天方夜谭》创作方法的影响,古代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棉花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些说明阿拉伯人( )A、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伊斯兰文化 B、首先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C、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展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
4、中世纪时,欧洲城市颁发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意处置。特许状的颁布( )A、有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B、表明城市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C、说明城市实现了政治独立 D、体现了市民享有充分的个人自由
-
5、11—13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拥有巨额资本的商人崛起为社会新权贵,他们不是凭借武力,也不依附于他人,而是工匠在经济上对他们的依赖,在原料供应、成品出口等环节中获利,例如巴黎权贵成立了控制水路贸易的商业行会,并选出1名市长和4名市政官,负责处理政务,管控经济,主持司法。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权贵与庄园主相比,根本区别在于( )A、要求解除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 B、城市通过选举等办法确立了资本主义议会制度 C、城市权贵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 D、依靠经营工商业而不是通过控制土地获取财富与权势
-
6、阿拉伯帝国历代哈里发重视摄取先进文化,组织翻译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为新的阿拉伯文化。这一现象( )A、扩大了伊斯兰教的影响 B、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C、巩固了阿拉伯帝国统治 D、促进西方古典文化发展
-
7、在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印度、中国、玛雅等文明中,都有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这说明( )A、人类早期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 B、人类文明具有包容性 C、人类文明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D、人类文明具有地域性
-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表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
时期
表现
1862年
《宅地法》规定凡有意成为美国公民的外国移民均可获得160英亩土地。
1864年
国务卿西沃德向美国驻欧洲的外交官发出通告,要求他们把吸引欧洲移民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外交任务来对待。
1868年
中美签订《蒲安臣条约》规定:“大清国与大美国切念人民前往各国或愿常住或随时往来,总听其自便,不得禁阻。”
1882年
《排华法案》宣布禁止华工入境10年,禁止华侨加入美国国籍。
1924年
国会规定除菲律宾人以外的亚洲移民没有资格取得公民权。
1929年
实施原籍法,规定一年内可被接纳的移民总数为15万人,并按1920年美国人民原籍的比例来对欧洲各国分摊。
1940年
罗斯福政府放宽除德国以外的外国移民签证的限制。
1950年
《难民法》允许接受20.5万“被迫流亡者”进入美国,杜鲁门认为,美国应该趁机肩负“自由庇护者”的使命。
1965年
《移民与国际法修订案》废除种族配额制度,基于关键技能、卓越艺术、难民身份等设立八个类别优先,同时实行“先来先得”的政策。
1990年
颁布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的限制。
——摘编自周跃军《试论美国建国以来移民政策的演变》等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作出合理解释。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塞塔碑铭文是公元前196年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发布的一篇敕令。用古埃及语圣书体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字3种文字对照书写。埃及象形文之读法与写法在公元4世纪后彻底失传。但古希腊文是近代人类可以阅读的。
——据令狐若明《古埃及罗塞塔石碑解密始末》等
材料二 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以期实现打击英国的战略目标。拿破仑十分重视埃及古迹,他制定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埃及的计划,组成一支庞大的科学艺术考察团,学者们负有收集和研究埃及历史和古迹的重任。1799年,法军在尼罗河三角洲西支流入海口附近的拉希德村修筑防御工事,偶然掘出一块布满稀奇古怪文字的黑色玄武岩石碑断片。1801年,英国打败法国,夺得了埃及的宗主权,根据协议,战败国法国必须无条件地交出他们在埃及发掘的一切文物。1802年,罗塞塔石碑被运往伦敦,移至大英博物馆的埃及厅,成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时至今日,石碑上的标签仍写着:“不列颠军队征服埃及的战利品”。
——据令狐若明《古埃及罗塞塔石碑解密始末》
(1)、 说明罗塞塔石碑及其铭文的史料价值。(2)、 罗塞塔石碑的发现和归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76年,英商在沪擅自修筑吴淞铁路,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共建铁路干、支线170余条,长2.71万公里(含台湾铁路)。这些铁路的所有制,含外国资本、国营、商办及官商合办四种。旧中国国家分裂,战乱频仍,帝国主义又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这极大地恶化了中国的筑路环境。许多铁路筑筑停停,成了“胡子工程”;有些仅作了规划,而未开工;有的开了工,又中辍;有的建成了,后被拆除。由于多头修路,依赖外国,旧中国铁路的技术标准、设备型号和管理制度等无法统一,五花八门。
——摘编自陈晓东《旧中国铁路业的缩影》
材料二:1957年10月,中国建成了贯通南北、具有世界水平的武汉长江大桥,结束了长江上没有铁路的历史。1958年元旦,成都火车站举行了宝成铁路通车仪式,“蜀道难”从此成为历史。青岛四方厂仿制国内现有机车,造出“解放型”蒸汽机车,随后自行设计出“胜利型”“和平型”蒸汽机车及内燃电力并重的“东方红型”机车。
1978年,铁路客运和货运的需求开始激增,铁道部采用社会融资的方式修建铁路。截止2006年底,中国的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7.6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成为了真正的铁路大国。1997年起,中国铁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干线大提速。2007年第6次提速后,中国迈入高铁时代。截止2020年底,中国已经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展铁路规划、设计和建造,技术装备输出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经通过铁路、公路深度链接“一带一路”大发展战略下的沿线国家,蒙内铁路、亚吉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等一条条互联互通的繁荣之路不断崛起。
——摘编自李京航《中国铁路百年史——从动荡岁月到崭新纪元》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铁路业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业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现代中国铁路业发展的启示。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一统是历代封建王朝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国家治理自身的重要内容。下表呈现了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几个研究视角。
研究视角
主要内容
A.“大一统”与德法相依政策
大一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主流思想政策,德法相依就是我国封建王朝的主流思想政策。自汉以后的历代王朝,都制订了颇为严密细致的律令,前后相续,与礼德互为表里,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其中,法律的儒家化与慎刑原则值得重视。
B.“大一统”与民惟邦本政策
大一统包含着人本、民本的思想关怀,大一统与民本政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封建王朝采用度田、占田、均田、限田等方式调整土地,抑制兼并,保障小农利益。还通过赋税制度调整,平均财富,稳定民心,如唐代中叶两税法和明代一条鞭法,就有均衡财富的意图。
C.“大一统”与基层治理举措
大一统要有一套严密稳定的基层组织机构做保证。秦汉后,基层乡里已纳入国家治理体制,独立于国家控制之外的基层组织几乎不存在。兴修水利、储粮备荒、赈济抚恤等,也是政府经常采用的基层社会救济措施。
D.“大一统”与权力制衡原则
……
——据卜宪群《谈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1)、 参照已有研究视角,撰写研究视角D的主要内容。(2)、 请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
13、1912年,中国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提出“体操课应注意兵式”,即军事训练。1923年,中学课程中的“体操”改称“体育”。当时中国大众传媒广泛报道各类体育活动,其价值主要定位在“增强体质健康”与“为国增光”。由此可知,中国近代体育( )A、是维系统治的重要手段 B、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C、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 D、得到了法律的保障
-
14、如图所示为发现于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墓葬砖画中的“吃烧烤”场景。据此可知,当时( )A、丝绸之路助推不同文化交流 B、中国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 C、西域的饮食习俗传入中原地区 D、西域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
15、如图反映了明清时期苏州米粮市镇的兴起与发展。据图判断,当时苏州( )A、米粮运输和贸易规模扩大 B、经济作物种植占主导地位 C、手工业生产专业分工细密 D、人口增长引发了粮食危机
-
16、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银钱账目被视为商业机密。上海轮船招商局在管理中,不仅将账目造册刊印,任凭有股权之人随时到局查阅,而且还在每年结账后于《申报》等媒体上公布账略。这一变化( )A、增强了国人兴办实业的信心 B、受到了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 C、抵御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适应了民间股票交易的需要
-
17、1981~2010年,美国中产阶级在这30年中收入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据美国民间机构统计,2010年美国中产阶级的平均年收入较2000年下降了7%;但也有调查显示,美国中产阶级在这30年间,仍然感到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出现这一反差的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得到解决 B、世界货币体系受到美国控制 C、科技进步降低了生活的成本 D、美国福利政策的覆盖面扩大
-
18、玉米传入山东以前,当地的贫苦农民一般吃粗粝的穆子米饭。后来,随着玉米的广泛种植,人们不断总结吃玉米的方法,做出玉米面加豆面的玉米饼子,香甜可口,备受欢迎,竟把陪伴农家数千年的䅟子排挤到绝种的境地。由此可见,物种的传播( )A、降低了农产品的价格 B、对人类有双重影响 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 D、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
19、1929年2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实行进口新税则,将以前统一的值百抽五税率改为差等税率,即凡进口货物均分为7类,按类别分别抽7.5%~27.5%的关税。同时,改变陆关关税比海关关税少纳1/3的做法,使之一致。南京国民政府此举意在( )A、统一关税征收标准 B、实现关税自主权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保护民族工商业
-
20、《尚书》记载:“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法律规定)。”《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这两则规定都( )A、反映了重罪轻判的理念 B、体现了一定的理性色彩 C、体现了法律的宽松灵活 D、违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