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定“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这些论述都意在强调教育应(   )
    A、适应国际局势变化 B、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C、配合科教兴国战略 D、为改革开放提供人才支撑
  • 2、清朝学者赵翼在《檐曝杂记》中提到: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这反映了该学者(   )
    A、具有开明进步的文化观 B、以“经世致用”为宗旨 C、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D、已抛弃传统儒学的影响
  • 3、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
    A、重视官员道德品质 B、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削弱士族政治影响
  • 4、在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中,很多佛像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而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佛教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这一变化可以折射当时(   )
    A、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绘画技术快速发展 C、政治权力干预明显 D、儒家思想产生影响
  • 5、公元1704年,罗马教皇克莱芒十一向中国的教会与信徒发布了七条禁约,内容包括禁止教堂悬挂带有“敬天”字样的隔额,禁止基督徒祀孔、祭祖,禁止教徒家中供奉牌位等。这些禁约( )
    A、传播了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 B、折射出中西文化冲突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阻断了东西方的交流
  • 6、中国古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

    (1)、以上三幅图是秦、隋、元三个朝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示意图。请分别指出三幅图对应的朝代,并说明理由。
    (2)、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的分布与政治、经济(包括人口数量)等有密切关系。从秦到元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南北密度分布有何变化?并简析导致其变化的具体原因。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汉

    汉武帝拔用文学之士,加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名街随侍左右,分大臣议政之权,以尚书掌机要,成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东汉

    东汉设尚书台(省),长官称尚书令,品位低微,仍属内廷官署。“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日常行政中心由公府向台省转移。

    曹魏、两晋

    三公系名义宰相。尚书省职无不总,转化为外朝宰相机构。皇帝身边新的秘书咨询机构中书省、门下省发展起来。

    隋朝

    隋代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三省的轴心在尚书都省,门下、内史省的长官只能作为参掌朝政的辅助。

    唐朝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据材料指出尚书省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

  • 8、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高颖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指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这一规定的实施(  )
    A、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求 B、瓦解了士族的经济基础 C、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D、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 9、对下列法律文献,描述正确的是(  )
    A、意大利人说:我们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家长权、继承和监护以及所有权和占有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B、英国人说: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教会、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 C、美国人说: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行使行政权和军事指挥权,并可以连选连任。 D、法国人说: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向全世界宣告“人身自由,权利平等”,实行君主立宪制。
  • 10、下图所示为1958年7月发行的年画。作为史料,它可以佐证(  )

    A、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的建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宏伟蓝图的绘制 C、人民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良好愿望 D、我国开始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的时代
  • 11、历史照片是时代的见证。下图照片为上海市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公私合营(  )

    A、发生在“大跃进”时期 B、为制定“一五”计划创造了条件 C、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12、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这段材料主要解释了商鞅变法的(  )
    A、原因 B、作用 C、目的 D、经过
  • 13、建国初期,为改变民间拜神祈福的旧习俗,国家鼓励创作新年画。下图《建政权选好人》登载在内蒙古日报上。该画展现了(  )

    ①选用了年画创作的新题材 ②表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

    ③反映出自治区成立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④展示了一届人大的民主选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主选举中,一些地方因陋就简发明了“豆选”、挨门串户等方式来保障政策落实。这些举措的实行(  )
    A、保证了共产党队伍的纯洁 B、提高了共产党的执政水平 C、有利于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 D、有利于中共革命队伍的壮大
  • 15、“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更变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在于此次革命(  )
    A、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B、实现了民族独立与富强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终结了封建主义的传统
  • 16、有学者认为,在早期的科学家中,牛顿的处境是比较好的,这可能与英国社会的政治状况有关。当时英国“比较好的”“政治状况”是(  )
    A、宗教改革时新教地位的确立 B、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和完成 C、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权利
  • 17、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由上表可知,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连接点是(  )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最高法院
  • 18、法国1875年宪法一方面肯定了共和政体,把“共和国”一词写入宪法,另一方面又赋予总统过大的权力,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并有75名终身议员。它没有规定司法制度,对公民的权利更是只字不提。据此可知,该宪法(  )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B、使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是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 D、加剧了各派别之间的矛盾
  • 19、宋代中央政府的官员,多数是任其职不理其政,而采用“权知”、“判”、“提举”、“管勾”等名义派遣实际长官。如枢密院的正式长官是枢密使,但更常见的是以别的官员“知枢密院事”。此举旨在(  )
    A、提高政务处理效率 B、拓展官员晋升渠道 C、保证皇帝控制朝政 D、实现朝廷吏治清明
  • 20、下图为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陈列的木简,木简上的文字是“迁陵以邮行洞庭”。此木简插入公文或信函中,告知邮传人员要从“迁陵县”送到“洞庭郡”。对该邮简认识正确的是(  )

    A、出土文献——印证了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B、出土文献——呈现了秦中央机构决策程序 C、实物史料——记录了郡守和县令征收赋税的职责 D、实物史料——反映了秦中央集权国家的治理方式
上一页 521 522 523 524 5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