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实用的社会知识,需要掌握读写算基本能力,需 要进行行业技巧训练,还需要大量为工商业服务的管理者、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 人员。随着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集聚,在西欧某些城市学校和教会学校的基础上, 以世俗教育为主要目标,专门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产生了。
——摘编自陈红《“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材分析》
材料二:10 世纪起,法国卡佩王朝的国王们在接下来的3 个世纪里逐渐地增强他 们的资源并扩大政治影响。凭借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关系,他们兼并了那些死后没有继 承人的封臣的领地,确立了在整个法国执法的权力。到 14 世纪初,卡佩王朝的国王们 已经逐渐地在法国领地,确立了在整个法国执法的权力。到 14 世纪初,卡佩王朝的国 王们已经逐渐地在法国集中了权力和威望。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0001800 年)》
材料三: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中世纪中期,人口逐渐增长,财富得以汇聚,城市得到发展,教育得到振 兴,疆域也在扩张。在这几个世纪里,我们也看到了宗教改革,学术进步。
——摘编自[美]朱迪斯 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大学产生的条件并分析其作用。(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埃及文明之所以颇为稳固且延续很长时间,主要得益于其地理环境。尼 罗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它的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 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北面是三角洲地区的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 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埃及人生活在这块安全的流域地区,可以自由 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运,不受外界的干涉。而且,尼罗河就像--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北上的航行 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这样,埃及人就拥有了宝贵的 手段进行可靠的交通运输线,它促进了整个流域地区在约公元前 3100 年时的统一。
——(美)斯达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
材料三: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 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 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 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2)、依据材料二,总结埃及文明保持长期延续和稳定的原因。(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谈一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列举任一希腊文化名人。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明先在美索不达米亚生根,以后又在欧亚大陆和美洲的其他几个地区生 根,那之后,便向四面八方传播。正象(像)农业革命以部落取代狩猎社会那样,现 在部落社会又为文明所取代。在部落文化到达欧亚的边缘地区时,欧亚中心地区的部 落文化正在被文明所取代。随着文明从大河流域的发源地向外传播,并跨越邻近的野 蛮地区,这一取代过程不可抗拒地继续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文明产生的社会根源及早期文明地城分布所呈现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文明是如何对外传播的,概括指出古代文明 传播的基本方式。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城邦各自为政,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彼此战争不断人们对此感到 厌恶,渐渐有了借祭把、体育竞技活动暂停战争的意愿。公元前 776 年,伯罗奔尼撒 半岛上三个最强大的城邦国家伊利斯、斯巴达和比萨的国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 ”条 约,决定当年举办第一届奥运会。直到公元 393 年,希腊共举办了293 届奥运会。在 奥运会比赛期间,希腊各城邦成千上万的人便向奥林匹亚涌去。奥运会也由此演变成 希腊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推动政治交流、促进贸易发
展、繁荣希腊文化、融合民族感情的作用,它使全希腊人民在和平的气中欢聚一堂, 其丰富的内容和壮观的场面,形成了全希腊最盛大的和平友谊的节日。
——摘自《奥运会:历史,要事和趣事》
材料二 1830 年,希腊从土耳其获得独立,出现了复兴古希腊文明的热潮。从 19世纪中期起,随着奥林匹亚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人们复兴古奥运会的热情越来 越高,其中做出特别贡献的是法国人顾拜旦。当时欧洲国家之间的争端加剧,战争危 机日益加重。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顾拜旦希望通过体育消除偏见,增加相互之间了 解,促进友好共处和世界和平。在他的努力之下,1894 年 6 月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 员会,它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所 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 催人奋进,生生不已。
——摘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奥运的背景和影响。
-
5、2 世纪有人描绘罗马城: “所有货物,所有现存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 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 ”由 此可知( )A、封建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加强 C、罗马城是重要的商品汇聚地 D、罗马商业手工业领先世界
-
6、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 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
7、地处今埃塞俄比亚地区,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冲,来自四面八方的 移民和商旅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文明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阿克苏姆文明 C、大津巴布韦文明 D、摩加迪沙文明
-
8、2 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说:“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化的东西, 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 合。 ”“这里 ”是指(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
9、古希腊的奥运会许外邦人和奴隶观赛,但只有说希腊语和信仰希腊诸神的人,可 以代表各自的城邦参赛。由此可知,古希腊奥运会( )A、有利于促进古希腊走向统一 B、增强了希腊人的民族认同感 C、阻碍了希腊文明的对外交流 D、推动了古希腊文化走向巅峰
-
10、查士丁尼在法典中并没有废除垂死的奴隶制度,但是赞成“释奴的善举 ”,并且 一律给予完全的自由和公民资格。这反映了《罗马民法大全》( )A、保护了私有财产 B、实现了自由平等 C、强调了君主权力 D、改善了奴隶地位
-
11、中世纪时期,欧洲神学家从《圣经》中引申了寡妇不二的理论,力倡宗教禁欲主 义。庄园主们为了增加劳动人口则“百般纵容寡妇们结婚,如果她们拒绝或拖延,就 会被罚款 ”。这反映出中世纪的欧洲( )A、教会与王权之间存在矛盾 B、宗教的地位高于法律 C、处于天主教会统治之下 D、神权与世俗权力并立
-
12、下图所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A、兴起于伊朗高原并创造了楔形文字 B、出现汇集古埃及及西亚传说的《天方夜谭》 C、希腊文化对西亚北非产生长期影响 D、基督教产生发展并在 4 世纪末被定为国教
-
13、12 世纪,法国许多城市常常是高级审判权归领主,低级审判权归自治市,与此同 时,还存在着教会法庭,王室法庭也向自治市伸出它的触角,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城市与王权激烈对抗 B、封君封臣制度趋向瓦解 C、民族国家逐渐兴起 D、政治权力主体的多元性
-
14、对于中世纪欧洲国王的权力,有学者认为:“他的司法行政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 之内,而其他封建主在其领地内也具有与国王几乎同样的权力。 ”这说明当时的欧洲 ( )A、城市自治倾向明显 B、教权冲击封建王权 C、封建国家主权分散 D、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
15、据统计,到戴克里先皇帝统治时期(284-305 年),罗马正规的道路总数达 372
条,全长 8.5 万公里。除爱尔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诸国外,人们已在 34 个欧洲 国家发现了罗马人建造的道路遗迹。材料可印证,罗马帝国( )
A、各地经济联系较强 B、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C、疆域囊括整个西欧 D、对外扩张愈发频繁 -
16、中世纪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履行着某些职责,例如维护与治理堤坝、水利系统和 树篱,防御火灾等:还需要成员提供劳役。例如以村民们轮流提供劳动的方式维护与 整修道路,桥梁,据此可知,当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 )A、拥有一定的自治功能 B、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C、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 D、对王权构成一定威胁
-
17、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持续了几十年。其间有大规模动荡,有战争,有革命,但是 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不流血的手段 ”。“不流血的手段 ”是指( )A、德国统一 B、法国大革命 C、英国“光荣革命 ” D、美国独立战争
-
18、公元前 6—前 4 世纪,北印度产生了多个重要的思想流深,佛教是其中影响最大的 派别。它的创始人主张( )A、众生平等 B、法老至上 C、君权神授 D、小国寡民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希腊字母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希腊字母由腓尼基字母改造而来。腓尼基字母共有二十二个,希腊古典字母有二十四个,比腓尼基字母多两个。腓尼基字母都是辅音字母,没有元音字母,文字发音只有根据上下文推断。希腊字母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增加了元音字母。希腊人创造了元音表示法,这一创造的贡献是巨大的,它使字母成为完备的语言记录工具,开创了字母文字发展的新篇章。
——摘编自郭东《论拉丁字母的符号象征性
——从埃及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说起》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实行联邦制的国家。联邦制不仅是美国立国的基本制度,也是它治理国家的重要政治原则。联邦制的确立,为美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美国最终实行联邦制,除了防止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这一直接原因外,其他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在13个殖民地上,虽然都有总督和议会,但在其组织形式、产生的方式以及职能方面不尽相同。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是各地区的环境不同,根据环境需要而规定政治统治形式,造就了美国人民不拘泥于旧制度模式而从实际开基立业的创新观念。 自反英斗争开始后,一些政治思想家就已经在探索13个殖民地如何实现政治统一的问题。1767年,迪金森首次提出了联邦制思想。其后,威尔逊在《英国议会权限探讨》、杰斐逊在《英属美洲权利综论》、亚当斯在《新英格兰人》论文中作了进一步阐述。为了论证在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汉密尔顿、杰伊和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中,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希腊共和国联盟、亚该亚同盟、瑞士各州联合和尼德兰联盟的特点及其历史命运,这些联盟给美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摘编自张定河《论美国联邦制的确立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联邦与州政府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地避免机构重叠和最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联邦就国家事务(国防、外交等)立法;各州依本州除国家事务外的其他所有事务立法,避免立法无据或无针对性;由于分权管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在国家事务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明确分工。
——摘编自《美国联邦机制的四大优势》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联邦制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联邦制确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