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因气候好和肥力充足,1956年苏联垦荒区的粮食产量高达63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1%。赫鲁晓夫因此被授予列宁勋章。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
    A、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 B、协调了农轻重比例 C、打破了苏联模式束缚 D、推进了农业的发展
  • 2、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1950—1973年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从2300万增为2900万;到80年代中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日益减少,从事技术性、信息性等工作的队伍却在不断扩大。导致美国社会从业结构变化主要原因是(    )
    A、社会运动的推动 B、“滞胀”局面的出现 C、新科学技术的发展 D、“福利国家”的建立
  • 3、1958年4-5月,美国时任副总统尼克松在访问拉丁美洲国家时,每到一个国家,都会遭遇声势浩大的抗议浪潮,迎接他的除了鲜花和美酒,更多的是“美国佬滚回去”的口号、石块、唾沫、咒骂及烂番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美国(   )
    A、失去对拉丁美洲的控制 B、国际形象亟需重构 C、忽视了国内民众的力量 D、与苏联的关系恶化
  • 4、1940年9月,罗斯福及其内阁绕过国会,直接采取行政手段,与英国达成“驱逐舰换基地”协定:美国向英国提供50艘旧驱逐舰以对付德国潜艇,确保大西洋航道的畅通;英国则同意将纽芬兰、百慕大等海空军基地租借给美国99年。据此可知,这一举措(   )
    A、严重破坏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 B、直接刺激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 C、有利于英国赢得不列颠之战胜利 D、战略上很好地配合了苏德战场
  • 5、1935年,苏联工人斯达汉诺夫在一个单位时间之内挖煤102吨,相当于定额的14倍。斯达汉诺夫及其追随者成功的秘诀在于不仅掌握了新技术,而且以分工来改进劳动生产率。由此,在苏联各领域引发了一次全新的、更高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竞赛,后来被称为“斯达汉诺夫运动”。该运动(    )
    A、诞生于新经济政策时期 B、有利于发挥苏联模式的优势 C、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D、调动了各阶层的生产积极性
  • 6、华盛顿会议通过的《五国海军条约》规定了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吨位比例,对其他陆军和空军的军备没有限制。会后,各大国竞相发展驱逐舰、潜水艇等辅助舰只,或改进技术,以提高舰只的火力和航行速度,竞争非常激烈。据此可知(   )
    A、战争使国际秩序更加混乱 B、华盛顿会议纵容了军备竞赛 C、一战后国际体系暗藏危机 D、美国取得了发展海军的优势
  • 7、1919年,某国民众在华夫脱党的领导下,高呼“打倒英国占领者”“释放扎格鲁尔”等口号,通过罢课、游行、罢工和街垒战等方式反对英国殖民当局。上述场景发生在(    )
    A、印尼 B、埃及 C、印度 D、墨西哥
  • 8、这一原则反对欧洲列强对美洲殖民地的干涉与扩张,对拉美独立后的国家是一个很大的支持;但也潜伏着美国与欧洲列强争夺整个美洲控制权的斗争。这一原则是(   )
    A、大棒政策 B、门户开放政策 C、门罗宣言 D、金元外交
  • 9、巴黎公社采取的是“议行合一”的体制,公社“既是行政机关,也是立法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巴黎公社委员会是公社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下面分设执行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等10个委员会,每个委员会由5—8名委员组成。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 B、探索国家治理新模式 C、实现了普遍的民主 D、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 10、到18世纪末期,伦敦克拉肯维尔区每年能生产12万块钟表,其中60%出口。对此,有人形象地说:“伦敦几乎就像是在生产时间本身。”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科学技术的深度变革 D、垄断资本的积累
  • 11、18世纪美国人的思维中,普遍抱有“权力和自由二元对立”的思想。一方面,权力是一种天生倾向于腐败的因素。另一方面,美国的建国者大多相信人性倾向于恶。基于这样的认识,美国(   )
    A、形成了两党交替执政的格局 B、强化了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权力 C、完善了国会的立法体系 D、确立了三权分立与分权制衡的原则
  • 12、春晚反映了时代变迁与人们的精神风貌。表5是春节晚会流行曲目统计表,其中曲目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表5


    年代

    流行曲目

    反映的主题

    A

    20世纪80年代

    《在希望的田野上》

    农村改革,农民获得土地的所有权

    B

    《我的中国心》

    一国两制,海外游子渴望回归祖国

    C

    20世纪90年代

    《春天的故事》

    对外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

    《公元1997》

    澳门回归,祖国统一进程的推进

    A、A B、B C、C D、D
  • 13、图6为1956年发行的一幅宣传画《铲掉田坎 连成一片》,该作品表现了当时的中国农民( )

    图6

    A、拥护土地改革 B、推进农业机械化 C、进行承包经营 D、支持农业合作化
  • 14、图5所示战役,描绘了解放军将敌人包围在“一点两线”(一点:以徐州为中心点,两线:陇海线、津浦线),从而切断徐州与南京的联系中枢。该战役是( )

    图5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15、图4是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图中,身上标着“China”的人一半身子已被一只身上标着“JapGrab”的老虎吞下,他跟老虎比划着,说“好啦,我同意,不过只能吃到这里!”据此可知,该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

    图4

    A、讽刺不抵抗政策 B、号召国共合作抗日 C、争取国联的调停 D、抗议日本侵占北平
  • 16、表4是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开展政治宣传的代表性标语。这一时期是( )

    表4

    地点

    标语

    榕江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息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唯一的领导者!

    遵义

    拥护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出卖民族利益!

    黎平

    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17、图3是1894年建平金矿公司发行的股票,该公司由北洋大臣李鸿章批准开办。据此推断,该公司( )

    图3

    A、属于洋务企业 B、旨在实现自强 C、固守传统经营 D、实行公私合营
  • 18、表3为某学者对1840年前后中英枪支的对比。该表可直接用于研究( )

    表3


    枪型

    枪长(米)

    射程(米)

    射速(发/分钟)

    枪刺配置

    中方

    兵丁鸟枪

    2.01

    约100

    1至2发

    英方

    伯克式

    1.166

    约200

    2至3发

    布伦士威克式

    1.42

    约300

    3至4发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 19、图2是西安大雁塔唐朝进士题名帖。以下制度和此相关的是( )

    图2

    A、三省六部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20、图1是唐代画家张萱(开元年间人士)所作《捣练图》,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图中人物形象鲜明,造型饱满,烘托出雍容华贵的气度。此图( )

    图1

    A、注重意境个性 B、展现盛唐风貌 C、融入异域风情 D、再现市民生活
上一页 403 404 405 406 40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