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960年和1961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先后两次访华。毛泽东在会见时明确表示:中国“决不把共产主义思想强加于其他国家”、“对我们的威胁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你们只要少许改善一下态度,我们的关系就会改善”。这表明当时中国( )A、践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开始步入国际外交舞台
-
2、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突破敌人的重重围追阻截,来到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合。这些军事行动( )A、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B、揭开红军战略大转移的序幕 C、确立起建党建军原则 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
3、如图漫画《愿人人以此自绳》,发表于1916年7月4日《新闻报》。画面中,一群不同阶层的人被一根绳索约束在一起,而绳索勾勒出“约”字样。该漫画表达的时代诉求是( )A、建设民主政治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冲破礼教束缚 D、废除列强在华特权
-
4、1866年,左宗棠在《拟购机器雇洋匠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中指出,福州船政局创办后“比及五年,成船稍多”,即可布置沿海各省,“遥卫津沽”;无事之时,可以用来转运漕粮,发展贸易。据此可知,左宗棠( )A、具有富国强兵意识 B、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C、着手创办民用工业 D、筹划解决西北边疆危机
-
5、乾隆五十一年,军机处发现陕西按察使周樽奏报“清查保甲”一折的朱批中,没有涵盖奏折中涉及的全部内容,军机大臣提出讨论意见,并把研究结果拟写谕旨,连同原折一并呈报乾隆帝。这表明清朝( )A、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B、军机处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 C、康乾盛世走向衰落 D、中枢秘书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
-
6、宋宁宗开禧二年,官府出榜招募百姓租佃荆襄两淮官田,并订立租佃契约,如果佃人不愿承佃,则许退田别佃,政府另外招人承佃。这反映出当时( )A、官府与百姓矛盾尖锐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均田制得以继续维持 D、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
7、唐三彩是唐代陶瓷中的珍品,据如图可知( )A、唐文化在东亚的影响力巨大 B、唐朝各民族间经济交流频繁 C、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D、异域文化深刻影响中国文化发展
-
8、诸葛亮平定南中后设立云南郡,派官员进行管理,他们带去了当时最先进的农耕技术。蜀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任用当地土著治理地方。这些措施( )A、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B、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C、开创了中央管理云南的先河 D、稳固了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
9、从汉武帝元封五年时开始,朝廷规定刺史不再只是每年秋分巡察地方,而是在地方设立固定的办公机构,并有意与所在郡的郡治保持距离。刺史的级别仅相当于低级县令,但朝廷会及时提拔成绩卓著者。上述做法着眼于( )A、扩大刺史监察范围 B、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C、削减诸侯王国封地 D、优化国家监察机制
-
10、殷墟考古发掘中共发现族徽150种,每一种族徽代表一个血缘家族,他们很多是从外地迁徙来的。其中带“韦”字族徽的青铜器分见于殷墟不同地点。这些现象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度形成 B、阶级分化现象明显 C、处于早期国家阶段 D、国家机构更加完善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西方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弱化了来世主义和禁欲主义,轻轻地启动了中世纪文化控制人欲的闸门。虽然人文主义者们的思想不可能一下子渗透到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如制度层面、生活习性层面等),但无论如何,文艺复兴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发端。它既已轻轻启动了宗教文化控制人欲的闸门,就再无重新“关闸”的可能。它用“人的尺度”代替了“神的尺度”,使上帝的神殿摇摇欲坠。它既已复兴了世俗的科学,理智的发展便不可阻挡。
——摘编自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是一场更为深广、更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来代替封建等级专制。他们论证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和落后性,大力提倡建立“理性王国”。启蒙运动极大启迪了人们的反封建意识,在破除迷信、消除愚昧、弘扬理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启蒙运动还为未来社会设计了分权制衡、社会契约等制度和措施。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的发展的表现。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虽然哥伦布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思想上保留了对中世纪神权的信仰,但他又 12执着地追求科学知识,后来居然不自觉地成为一个实际上批判神权的理性主义者;他所从事13的航海事业,虽然是在封建生产方式支配下完成的,但是他的行动却得到大商人的资助,客观效果上更多地体现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哥伦布少年时就迷恋着各种有关航海知识的14书籍。他研读过古希腊哲学家的和当时流行的一些天文学、地理学名著,也批注过一些有关15描述东方大国盛况的游记和故事,熟悉并相信被当时学者们普遍接受的“地圆说”。哥伦布之所以能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是因为他在长期的航海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哥伦布发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磁力现象”,并把这种技术应用到航海上。1485~1492年,他制订了远航探险的具体计划,并收集了远航所必备的技术资料和物质生活资料。西班牙国王之所以支持哥伦布的冒险行动,这是同西班牙所处的国际环境、西班牙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专制主义王权政治的建立以及具备远洋航行所必备的技术和物质条件分不开的。
——摘编自洪国起《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有观点认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上述观点,说明你的判断和理由。(要求:判断明确,理由充分,表述清晰。)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玛雅文明所在的中美洲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考古学家将其分为高地玛雅和低地玛雅。南部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地区是高山峻岭和峡谷,而中北部的伯利兹、尤卡坦地区则是热带低地。玛雅人在高山深林、肥沃的谷地、热带低地中发展了发达的集约农业。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玛雅人几乎没有大型畜力、金属工具和使用轮子的车辆,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正如其他文明一样,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是玛雅人精神世界的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人们长期敬仰并供奉各种自然的神灵,以求得水、食物和其他维持生计的必需品……玛雅人对雨水、雷电等与农业紧密相关的自然现象也进行了神化。恰克作为雨、风暴、闪电和雷之神常出现在浮雕容器的纹饰上……一件陶罐上,恰克和玉米神站在象征地下世界的水中,为玉米神的重生做准备。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中出现的动物形象,多是热带丛林地区常见动物,玛雅人将其赋予了神秘的特性……古典时期的玛雅城邦国王的统治首先是建立在神权基础上的,他们认为自己的统治是神赐予的,而他们因此具有了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他们的神性带来的能力能够确保风调雨顺,赢得子民的尊崇和敬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曾攀《陶器上的玛雅文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玛雅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玛雅地区图腾崇拜盛行的原因和影响。 -
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的读史笔记,他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德意志统一
-
15、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教会和国家两者的管辖范围不同:教会负责灵魂和信仰,国家负责管辖生命、财产等问题只有国家是处理世俗事务的统治机构,两者各司其职;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各级教士都要服从国家。该主张( )A、蕴含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 B、利于缓和教会与王权的矛盾 C、得到了欧洲民众的普遍接受 D、表明罗马教皇统治基础薄弱
-
16、如表是16世纪欧洲金银占有总量的变化情况表。这种状况导致了当时的欧洲( )
黄金总量
白银总量
16世纪初期
55万公斤
700万公斤
16世纪中期
119万公斤
2140万公斤
A、贸易中心转移 B、农产品商品化 C、人口迁移加快 D、物价快速上涨 -
17、下面为麦哲伦海峡地理位置示意图。16世纪初,垄断该地商业贸易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阿根廷 C、西班牙 D、意大利
-
18、奥斯曼帝国兴起后,封锁了地中海,西欧与东方的贸易受阻。但15世纪的西方人已大大不同于以往,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甘于蜷缩在欧洲大陆西端。这主要是因为西欧( )A、民族国家纷纷建立 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造船航海技术先进 D、航海人才大量汇集
-
19、如图为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国徽和沙皇俄国伊凡三世的双头鹰国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国审美眼光完全相同 B、拜占庭曾武力征服俄罗斯 C、两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D、沙俄受到拜占庭文化影响
-
20、有学者这样评价中世纪西欧封建依附关系;“它相当于婚姻关系……如果一方违背其义务,并由此给另一方造成严重损害,那么另一方就有权通过一种称之为‘撤回忠诚’的庄严的蔑视性表示来解除相互关系。”由此可见,中世纪西欧封建依附关系( )A、具有严格的等级性 B、以婚姻关系为纽带 C、带有利益的互惠性 D、不具有严格约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