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不乏“同一量器,一城之隔,相差十一”的现象。大多数城市家庭中都备有一杆秤,商人除了有通用的秤外,也有私人的秤。 “似乎在任何一个市镇里,不论一斤什么东西的重量,都是随环境而不同的”。这( )
    A、造成了社会民生的凋敝 B、源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C、体现出国内市场的割裂 D、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 2、1892年宋恕在其《六斋卑议》手稿中指出“欲振兴诸务,实事求是者,非议院不能有成。”1905年宋恕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议院设想,“略师魏晋之意,复置中正之员……专择该府州县在籍绅士之兼有德望学识者任之”。他的主张反映出当时(   )
    A、新思想受传统观念影响 B、政治上复古思潮的盛行 C、乡村自治力量占据上风 D、政治改革往往流于形式
  • 3、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代表新的生产力的近代产业工人已达到20万人左右。这反映了(    )
    A、近代工业发展加速自然经济解体 B、洋务企业实现了向民营企业转型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 D、自救变革促进晚清社会结构变动
  • 4、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期的疆域图,据图可知这一时期( )

    A、传统的边疆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B、海疆开始出现威胁 C、灵活的民族政策促进国家治理 D、海权意识显著提高
  • 5、北宋初年,宋太祖诏令两浙、福建等地政府推广种植原产自淮北等地的粟、麦等作物;江北诸州则在水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加种粳稻,实现了稻麦一年两熟。这表明当时(    )
    A、政府着重缓解民生问题 B、南北经济格局逐渐平衡 C、农业管理注重休养生息 D、南北方农作物交流频繁
  • 6、唐初承袭隋朝实行州县两级制。从太宗起,分天下为十道,玄宗时再细分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以检察州县。后来采访使演变为观察使,形成介于中央与州郡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以观察使为中心的地方行政系统的形成( )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C、完善了国家监察管理制度 D、削弱了中枢机关的权力
  • 7、秦汉统治者在将国家权力深入乡里社会的同时,还不断迁徙打击各种扰乱乡里的社会势力,防控土地兼并、扶持自耕农生产,以儒家思想改造乡里社会风尚。这表明统治者( )
    A、实行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 B、奉行儒法并用的治国思想 C、注重乡里社会秩序的改造 D、重视基层行政机构的完善
  • 8、考古人员在内蒙兴隆洼遗址清理出距今8000多年前的170余座半地穴式房址,这些房址排布均匀,遗址外围以围壕环绕。考古人员在遗址内筛选出1500多粒碳化粟和黍的种子,还发现了许多石铲、石磨盘、石磨棒、陶器等器物。据此可知当时(    )
    A、原始人群采集狩猎迁徙不定 B、聚落之间军事冲突频繁 C、居民已定居并从事农业生产 D、阶级分化贫富差别明显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是2003年济南出土的甲骨文(局部)。经过对已经发掘出的8片有文字的甲片进行清洗缀合,7片构成了一个几乎完整的龟腹甲,上面有25个清晰的甲骨文字。方辉表示,这25个文字讲述了是否以及怎样对“母”进行祭祀。

    图2是20世纪90年代出土的秦代封泥中的两块,分别是四川太中印和左丞相印。

    图3是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的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敦煌雕版印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标有明确刊刻日期的印刷品。此卷于1907年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从中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盗至伦敦,现藏大英图书馆。

    出土文物大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选取上述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图片.就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提出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合理,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洲,作为精英阶层创造的博物馆,自诞生起就不自觉地带有强烈的精英文化的基因,这决定了博物馆服务对象的角色不自觉的偏向精英阶层。而民主趋势下,普通大众权利的获得使得博物馆又不得不重视大众的文化权益。16世纪中叶,收藏被受教育阶层视为一种有修养的绅士行为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收藏主要涉及文化艺术、自然奇珍和历史古物,由于启蒙运动的推动,19世纪公众将自己藏品捐出成为潮流。法国大革命后政府宣布将卢浮宫变成国家博物馆,在理论上强调博物馆成为普通人可进出的场所,“这些国家的艺术属于自由平等理念下诞生的新社会全体公民所有”。

    ——摘编自潘继业《西方博物馆公共化中的精英力量》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与外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交涉中常常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与外国人沟通必须“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恭亲王奕䜣也感到清政府在外交中的劣势,于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官办外语学校同文馆建立了。同文馆博物馆是辅助教学的设施,藏有新式机器(模型)、动植物、医学标本、矿石等。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同文馆总教习后还从国外购买了一些藏品,藏品的陈列主要是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只为同文馆教授学生使用,并未对社会公众开放。虽然庚子之变打断了它的发展历程,然而其曾经的管理和陈列都为后期博物馆事业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摘编自陈思清《近代中国学校博物馆发展研究(1876~194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京师同文馆及其博物馆建立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外博物馆的共同贡献。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摧毁了由血缘和出身垄断土地的等级制度,推动了社会成员全国性的流动和土地的自由买卖;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官僚制度把平民的流动性引入政治,官职由君主任命而无法世袭;科举制造定了平民进入国家管理部门的普通统一标准,"朝为田舍部,恭登天子堂"在中国古代社会成为可能;析产继承制(由儿子分别家产)决定了中国社会难以形成代代世袭的地方豪强,社会难以形成固化的等级。

    ——摘编自寒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

    材料二 清末科举制度被度除以后,传统的士绅阶层急剧分化,许多开明士绅流向城镇从事"自由职业",以至社会中出现了一个"绅商"阶层,他们或创办新式企业,或投资铁路和矿山开发,成功地跃入民族资产阶级行列。许多士人开始学习科学,崇尚发明创造,提倡投资设厂。随着清末立宪运动的开展,士绅也开始在城市里从事立完、自治活动。据学者统计,清末语政院和各省语议局议员91%具有传统功名。此外,士绅阶层还在城市组织社团、兴办报刊、出版西方书籍。

    ——摘编自李明伟《清末民初城市社会阶层嬗变研究》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大约有超过1000万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而当前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的现象也日渐增多。随着乡镇企业和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亿万农业劳动者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劳动力逐渐下降,在城市中"白领工人"比重迅速上升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增加,新职业不断涌现,人们的择业机会也越来越多。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从体制内的单一身份向多样化发展转变。农民可以到城镇务工经商,社会成员可以自主创业,农民和工人通过考试选举等方式可以转变为公务员或事业人员。

    ——摘编自黄凯《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和清末民初社会流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中国古代和清末民初社会流动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动的历史意义。
  • 12、作为独立的社会阶层,士人经历了西汉时由游士到儒士,东汉时由儒士向士大夫的转变,从体制外走入体制内。吕思勉对此评价说“自西汉以前,言治者对社会政治竭力攻击,东汉以后,此等议论渐不复闻。”这反映了( )
    A、以文教治天下成为共识 B、儒家政治伦理趋向强化 C、士人参政意识持续提升 D、儒学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 13、某同学在研究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战争变化时,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绘制了以下表格。这种变化( )

    项目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战争参加者

    贵族

    庶民

    兵器来源

    贵族

    国家

    兵制

    “国人”兵役制;兵农合一。

    普遍兵役制、募兵制。

    参加人数

    不超过十万人。

    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

    A、体现了集权政治的趋势 B、提高了贵族的政治地位 C、催生了小农经济的萌芽 D、源于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 14、朝鲜在16世纪不时接受周边部分女真部落的朝贡,并以“小中华”自居,给部落首领分封官职。而越南在向明朝朝贡的同时,也接受中南半岛诸“夷”国的朝贡。由此可见( )
    A、东亚民族国家观念开始萌发 B、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 C、华夷观念在中华文化圈传播 D、西方殖民扩张侵蚀朝贡体系
  • 15、如表为俄国作家普希金在不同时期对关拿破仑的评价。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出处

    内容

    1814年《皇村回忆》

    “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

    1821年《拿破仑》

    “伟大的人物明星”“不朽的光却在闪烁”“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

    A、拿破仑战争从非正义战争到正义战争 B、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与扩张双重特征 C、时代背景决定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D、史学研究应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
  • 16、1953年9月27日,新中国举行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纪念会,会场并列悬挂着屈原、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马蒂的画像。在这个活动中,屈原作为“人民诗人”和“民族文化英雄”被纪念。对屈原的纪念( )
    A、有利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 B、树立了新中国崭新的国际形象 C、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 D、利于增强民众对新中国的认同
  • 17、西周铜器最简单的铭文中,通常只刻画有作器者的名、其祖先之名,或者只有一族徽(如图1)。较长的铭文中,作器者常记载自己或祖先的功绩,以及因此受赏的荣耀,铭文经常以“子子孙孙永宝用”结尾(如图2)。据此可知,西周贵族( )

    A、铸器的目的在于保持家族地位 B、通过铜器铭文来传承家族记忆 C、利用铜器强化与周天子的联系 D、致力于维护周文化的独特地位
  • 18、公元前八世纪起,希腊城邦通过移民使文化影响遍及亚非欧三洲。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帝国发展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此后,在三洲交汇之地又相继产生五个大帝国,它们在亚非欧三大洲文明交流史上留下深深的历史印记。下图为公元六世纪某帝国疆域图,图中所示帝国对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开创约300年的“希腊化时代” B、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条件 C、迫使西欧开辟通往亚洲新航路 D、以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著称于世
  • 19、1929年,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决定设立俱乐部,在革命节日和重大战役胜利后组织召开包括普通操、器械操、拳术、劈刺等红色体育竞赛活动。1933年,红军学校举办“八一”红色体育比赛,涌现出一批特等射击能手和特等掷弹手。至1934年1月,闽粤赣三省的俱乐部数量已达到1656个。红色体育活动的开展( )
    A、促进了全民文化素质提高 B、实现了“体育军事化”目标 C、培养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D、增强抗日军民的军事素养
  • 20、下表是考古工作者发现的部分商周时期遗址的发掘情况。据此可知,此时期( )

    出土地点

    遗址年代

    出土物品

    江西鹰潭角山窑

    商早期至西周初期

    大量印纹陶及原始瓷,多为生活用具,可能此地在当时是大型窑场

    陕西长安张家坡

    西周晚期

    陶窑遗址出土大量陶鬲和鬲残片,上有钤印或刻写的工匠姓名

    河南郑州人民公园

    商晚期

    出土陶压锤、印模等工具;大量的陶器废品,基本为烧造变形或有气泡粘连的陶盆

    A、民营制陶业有一定的规模 B、出现了专业性的区域经济 C、贵族对平民的剥削很严重 D、官营作坊垄断了陶器制造
上一页 338 339 340 341 3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