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 ……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 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可从材料提取的信息有( )
①巴格达是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 ②阿拉伯人的贸易深入社会生活
③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 ④阿拉伯帝国仍广泛实行奴隶制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
2、民族主义思想是近代欧洲才出现的。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导致中世纪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包括( )
①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 ②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③独立的民族教会出现 ④教会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随着日耳曼人的入侵,西欧大规模的经济组织崩溃使得远距离贸易、集中式手工业生产、帝国货币等的实际消失,奢侈品生产、灌溉工程、沟渠和公路系统也遭受损失。为应对此类状况,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西欧经济上逐渐形成了( )A、行省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政教合一制度 D、封建庄园制度
-
4、世界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几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下图所示是鼎盛时期的疆域图,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 )A、②③④① B、④③①②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
5、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各文明区域范围不断扩大,是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也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的的传播、交流与发展。下列关于文明之间交往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地区 B、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C、腓尼基字母向东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 D、汉朝与罗马帝国之间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
6、18~19世纪的英国诗人拜伦的传世巨作《唐璜》中运用了大量的古希腊神话传说和众神的故事, 特别是第三章《哀希腊》就指出了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是希腊群岛的守护神,阿波罗在古希腊神话中代表光明,是象征生命、爱情、诗歌和音乐的神灵。这说明了( )A、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 B、古希腊的神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 C、古希腊神话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D、文学创作一定会从古代神话传说中获取灵感
-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 1953—1957年: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 1958—1962年: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 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 1986—1990年:改革 闯关 治理 整顿
“八五” 1991—1995年:邓小平视察南方 改革潮涌
“九五” 1996—2000年:宏观调控 经济着陆
“十五” 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 2006—2010年: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任选一个五年计划,结合主题词和史实加以说明。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诺曼底登陆前,盟国对德国空军基地、航空工业及新式武器研制基地等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严重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还凭借绝对优势海空军对战区范围内的交通线进行了空中封锁。盟军参战部队多,装备全,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保障了登陆后补给。大量的侦察,为选择具体登陆时间和地点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获得了诺曼底地区的德军兵力部署、防御设施等情况。战后参战人员对逼真的战前训练特别是汤普森的训练基地给子了高度评价。恶劣天气使盟军在空降作战、海上航渡、火力准备等过程中都受到不小困难,也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登陆后的盟军协同苏军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盟军诺曼底登陆成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盟军诺曼底登陆的影响。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
——摘编自蔡尚思主编《中国科举史话》
材料二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1)、根据材料一、从察举制度的名目来看其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来看,这种制度存在哪些不足之处?造成了什么后果?(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科举制下也有许多科目,为什么“唐朝进士科特盛”?(3)、简要评论材料三的观点。 -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二 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三 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什么问题? -
11、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国营商店里一公斤肉大约收款1.8卢布,而国家对一公斤肉的补贴多达3.5卢布,食品行业中仅此一项,每年的国家补贴总额就在600亿卢布以上,而整个国家预算是4800亿卢布”。这表明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已无法维系 B、戈尔巴乔夫改革关注民生 C、经济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 D、社会的保障体系较为健全
-
12、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后失业回到家乡,做烧炭工人。杨秀清的“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该城市应是( )A、广州 B、上海 C、潮州 D、天津
-
13、1939年,斯大林在苏共(布)“十八大”总结报告中指出:“我国已不再有,或几乎不再有使用落后技术装备的旧工厂和使用古老农具的旧农户了,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从工农业的新技术装备程度来看,我国是比任何国家都先进的国家。”这说明当时苏联( )A、实现了建立工业化国家目标 B、农业集体化服务于工业建设 C、冲破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封锁 D、建设模式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
14、在19世纪上半叶的拉美独立运动中,有明显进步意义的现象是( )A、海地独立是由黑人领导的 B、形成了考迪罗的独裁权力 C、一些国家取消了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 D、西属殖民地的土生白人成为革命的主要领导者
-
15、 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变法简介。由此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
时间
主导者
主要指导思想
前685年一前648年
管仲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国君)服度(符合法度)则六亲固。四维(礼义廉耻)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源),令顺民心”
前356年一前320年
邹忌
鼓励群臣吏民进谏,“请谨事左右”“请谨自附于万民”“请谨择君子,毋杂小人其间”“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
A、齐国变法渗透了民本观念 B、诸子百家出现了融合趋势 C、齐国是变法运动的引领者 D、法家思想最适应时代潮流 -
16、阅读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对此图解读,明显错误的是( )A、孝文帝正在扩展北周的疆域 B、分裂局面中孕含统一的因素 C、长安城的政治地位日益彰显 D、南北方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
-
17、近代中国某法律文献中提出:“谨按君主立宪政体,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此法律文献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 D、袁世凯统治时期
-
18、毛泽东说“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渊”指敌人,“鱼”指群众),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彩。关门主义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材料反映出中共( )A、宣扬敌后抗战 B、主张全民族的抗争 C、坚持持久抗战 D、建议国共联合抗争
-
19、“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二战后美国在西欧(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与社会主义苏联对抗 D、出台杜鲁门主义
-
20、密折是奏折的一种,创建于康熙年间,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密折制度,使用密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扩大到地方的防驻将军、总督、提督、巡抚等军政负责人,使地方官吏能及时将地方情况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皇帝手中。由此可知( )A、密折制度有效防止了地方分裂 B、雍正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C、密折制度威胁到军机处的权力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日益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