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清帝退位后,黄兴认为政治目标已实现,“将来政治竞争,但能以政见相折冲,不愿以武力相角逐”,中华民国初年的国会选举期间,孙中山专心从事实业建设,对国民党党务“一切不问,纯然放任”;黄兴则积极为国民党争取选票,并认为“今者共和成立,欲苏民困,厚国力,舍实业末由”。1913年宋教仁遇刺后,黄兴主张“法律讨袁”,反对起兵,孙中山“格于众议,只好从缓发动”,后袁世凯欲武力镇压革命党,黄兴与孙中山领导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在日本,孙中山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继续发动式力革命,黄兴主张积蓄力量,循序渐进地反对袁世凯。
——摘编自李新总编 《中华民国史人物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建立后黄兴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民国建立后黄兴和孙中山的政治分歧及其后果。 -
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1年3月,摩洛哥非斯地区爆发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起义,法国派兵镇压。德国出面干涉,7月1日派军舰到摩洛哥阿加迪尔港,引发阿加迪尔危机。由于担心德国获得摩洛哥沿岸港口并建立海军基地,英国于21日发出警告,强调英国是处理国际事务不可或缺的角色。英国海军进入战备状态,总参谋长访问法国并视察德法边界。在英国强硬态度面前,德国同意与法国妥协,摩洛哥由法国“保护”,法国向德国转让法属刚果部分地区。11月底,德国军舰驶离阿加迪尔港,危机结束。德国对此十分失望,决心在下一次“考验”时不再退缩。同时,英法同盟的实质合作进一步加强。
——摘编自徐弃郁《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阿加迪尔危机中的立场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加迪尔危机对德国的影响。 -
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魏献文帝、孝文帝皆年幼继位,冯太后长期主持朝政。她主张“准古典”,即遵从周汉魏晋传统制度文化,鉴于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历经动乱、学校不兴,她下令在各郡置博士、助教官,建立官办学校,又因“皇子皇孙,训教不立”,下令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创立“皇宗学”,专门教育皇室子弟。孝文帝在皇宗学学习期间,“未尝不《书典》在怀,《礼经》为事”。鲜卑人喜欢歌舞,冯太后亲自参与编写浅显易懂的《劝戒歌》300余首,并谱成曲调演唱,以鲜卑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中原文化,这些措施为进一步改革做了准备。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将她的谥号定为“文明”。
——据《魏书》等
(1)、根据材料,概括冯太后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太后教育改革的意义。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概括出1900年~2000年世界变化趋势,并加以阐释。(要求:趋势正确,观点明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数学历史悠久,周代“六艺”中就有“数”的内容,历代天象观测、历法编定等均须依靠数学知识。汉代的《九章算术》通过具体问题的应用运算,在分数、开方、线性方程组、勾股等多方面领先世界。魏晋的刘徽、南朝的祖冲之及其子祖暄,都是世界级数学家。隋唐置算学,与太学并立,将前代的十部数学专著作为讲习内容。宋元时出现了以秦九韶、朱世杰等为代表的杰出数学家,明清时期,官方数学教育衰落,西学传入,中国传统数学受到冲击。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等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奕诉等人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清廷遂于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清末兴办新式学堂,在各级学堂开设数学课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已“与欧美日本并驾齐驱”,大学纷纷成立数学系。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拥有一批年轻的著名数学教授,如华罗庚、陈省身等。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设立自然科学院,开设微积分、微分方程等数学课程,培养专门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作用愈益突出,中国科学院设立数理化学部,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以来数学受到重视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启示。 -
6、20 世纪 40 年代,好莱坞曾经拍摄过一系列正面表现苏联的电影,从苏联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相对正面的刻画。而20世纪50年代年之后,苏联在美国电影里的形象也很快出现了急转弯,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了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美国这一态度转变反映出( )A、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国际形势影响价值观 C、雅尔塔体系走向瓦解 D、冷战聚焦于文化领域
-
7、伏尔泰在一次集会上说“像牛顿这样一千年才出现一个的人,才真正是个伟大的人物……而那些该尊敬的,是以真理的力量主宰人们的精神的人,而不是用暴力把人们变成奴隶的人,是指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据此可知,伏尔泰( )A、崇尚理性精神力量 B、批判封建并且反对愚昧 C、主张实行精英政治 D、倡导建立自然科学体系
-
8、18世纪上半叶,英国纺织厂女工如果在劳作的时候停下来休息,并不会有人过多在意。而到了18世纪下半叶,纺织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和调配,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纺织厂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这使得女织工不能够轻易休息。这一现象表明工业革命( )A、解放了女工人身的自由 B、提高了工人生产自主性 C、推动了生产组织的变革 D、强化了工厂的管理能力
-
9、在14世纪之前,人们把时间寄托给上帝,时间是“走向永恒过渡”。而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除了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他们强调要掌控时间,把握当下。一位意大利的母亲在给她儿子的信中说道,“要好好利用时间,不要荒废了时间……”这表明文艺复兴( )A、冲击了宗教势力 B、因信称义开始确立 C、强化了世俗观念 D、天赋人权广泛传播
-
10、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七条中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这一规定( )A、有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 B、开启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 C、推动了基层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D、确立以人民为导向的创作方向
-
11、表1为1943年陕甘宁边区佳县城关区各阶层公粮负担情况。
表1
阶层
户数
人口
总收入(石)
公粮(石)
公粮占收入%
地主
16
91
462.0
104.70
22.6%
富农
40
356
679.5
92.09
13.5%
中农
244
1352
1481.8
120.95
8.1%
贫农
588
2498
1376.8
30.34
2.1%
雇农
64
235
58.8
—
—
其它
37
214
111.3
2.92
2.6%
合计
989
4746
4170.2
351.00
8.4%
这一现象体现了( )
A、社会阶级间的差距的扩大 B、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满足 C、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扩大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 -
12、20世纪初,清廷正式宣布考察政治的决定后,获得了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认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朝廷对立宪政治认识的大转变。“纷纷革命颈流血,无非蛮动力。一人坐定大风潮,立宪及今朝。”一时间内国内外革命的风声也都消失。由此可见清末宪政( )A、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B、使得知识分子意见趋向统一 C、是清廷通过改革自救的手段 D、符合其时代背景和政治需求
-
13、19 世纪 50 年代之前,江苏镇江府土地多集中于地主手中。而到了六七十年代,镇江府“大地主不复存在”,十之八九的土地为耕者所有,1888年后基本集中在小农户手上。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西方列强入侵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太平天国运动 D、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
-
14、清初《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出版盛行,广为传播,同时出现了满文版本进行刊印。而对于清政府认为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的书籍则被列为禁书,进行销毁。这导致了( )A、世俗文化发展停滞化 B、社会政治和平失序化 C、政府的思想专制僵化 D、传统伦理道德的延续
-
15、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弘治年间进士邝璠以《耕织图》为蓝本,编撰《便民图纂》一书,为苏南一带农村日常生活及农事活动提供指导。其内容庞杂,载有农艺、园艺、养畜等农业技术和饮食器用方面的知识。《便民图纂》的出现体现了( )A、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B、士大夫阶层趋于世俗化 C、平民文化需求范围扩大 D、日常生产生活的标准化
-
16、隋唐时期,常有商贩运着木材到城中指定区域进行售卖,也有人在城外种植桑树,然后砍伐送到城市作为柴薪进行售卖为生。由此可知,该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B、城市能源问题突出 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市镇经济开始兴起
-
17、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当“盟主”。齐国、晋国、楚国接续争雄,吴越争霸。诸侯成为“盟主”可以( )A、取代周天子获得分封权力 B、成为诸侯国的“大宗” C、免除向周王室纳税的义务 D、号令各诸侯国的行动
-
18、思想解放促进社会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思想不是陡然而至的,它最早出现在最先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荷兰和英国。进入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转移到法国,法国涌现了一批卓越的启蒙思想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以及百科全书派、重农学派等思想流派。当时,以天主教为国教的法国执行毫不宽容的宗教政策,教会的保守与腐败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启蒙思想家把批判的锋芒首先指向教会和宗教。这些思想家注重理性,自然也要排斥各种压制理性的王权、神权、特权。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德国作家歌德(1749-1832年)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1854年,逃亡的奴隶约翰·布朗想起他是怎么“被牛皮鞭……打的”,以及监工是如何“搜捕‘逃亡的黑奴’”的。他记得,“当英国市场的棉花价格上涨时,可怜的奴隶立即感觉到了这一后果,因为他们的日子更加艰难,鞭子也不停地抽打着。”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启蒙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3)、分析指出材料二、三的矛盾之处。在该矛盾得以解决的时期,资本主义持续扩展,请另举两例史实论证。 -
19、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 ……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下列对于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殖民扩张使英国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B、圈地运动提供了国内市场和自由劳动力 C、三角贸易提供原料、资金和雇佣劳动力 D、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为其奠定了政治前提
-
20、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对下图中四个国家近代政治的发展进程,叙述正确的是( )A、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 B、②议会产生国家实际最高行政首脑 C、③通过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④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