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如图为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这可用以说明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B、提升了妇女社会地位 C、改善了工人生活条件 D、加强了世界经济联系
  • 2、 1861年,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同年,意大利王国建立,实行君主立宪制;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等级制度;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现君主立宪制。这表明当时( )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B、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扩展 C、启蒙运动政治理念完全实现 D、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 3、 如图为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收稿,该作品( )

    A、主张信仰得救 B、崇尚民主科学 C、宣扬人文主义 D、抨击专制王权
  • 4、 16世纪,欧洲黄金总量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2万公斤,白银总量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从16世纪30年代起,首先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农产品价格和手工业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到16世纪中叶,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物价也连续飞涨。到16世纪末叶,欧洲国家的商品价格上涨两倍以上,其中西班牙上涨程度高达四倍多。这表明,当时欧洲( )
    A、冶金技术突飞猛进 B、工业革命兴起 C、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D、出现价格革命
  • 5、 如图为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平面图,这表明当时日本( )

    A、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B、与中国维持宗藩关系 C、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D、推行锁国以加强统治
  • 6、 9世纪出现了如下效忠誓词:“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反映出当时( )
    A、城市获得自治权力 B、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 C、封君封臣间的关系 D、国王权力得到明显加强
  • 7、 波斯国王大流士即位后,将各行省的贡赋固定下来,并统一度量衡。他还下令铸造一种全国统一的金币,称为大流克。铸造权属于中央,这使金币有了准确的重量和十足的成色,各行省只能铸造银币和铜币作为辅币。大流士的做法( )
    A、意在巩固帝国的统治 B、避免了地方割据的出现 C、加重了民众赋税负担 D、抑制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 8、 1921年3月,面对当时国内出现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下列属于新经济政策举措的是( )
    A、推行余粮收集制 B、禁止私营企业发展 C、实行指令性计划 D、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 9、 20世纪初,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下列属于“协约国”集团的是( )
    A、德国、奥匈帝国、法国 B、英国、俄国、奥匈帝国 C、德国、英国、意大利 D、英国、法国、俄国
  •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如此写道:“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在当时条件下自然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1847年11月在伦敦举行的代表大会上委托我们两人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结果就产生了这个《宣言》,《宣言》原稿在二月革命前几星期送到伦敦付印。《宣言》最初用德文出版,它用这种文字在德国、英国和美国至少印过12种不同的版本。该《宣言》是(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D、《法兰西内战》
  • 11、 工业革命肇始于英国,其长期的和平与繁荣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与创新。在1750年至1850年间,随着农业效率的提高,英国人口增长了三倍。机械工程的进步使动力机械的发明成为可能,这些动力机械最初被应用于纺织业,随后又被广泛用于采矿、钢铁生产和铁路建设。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进“复动式蒸汽机” C、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D、贝尔与他同事发明电话机
  • 12、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将尊重臣民的权利和自由作为王位继承的条件确定下来的,是臣民与国王之间的社会契约。法案规定国王不得超越自己所拥有的传统权力,并明确列举了各项英国国民自古享有的权利。该法案是( )
    A、《王位继承法》 B、《权利法案》 C、《宅地法》 D、《独立宣言》
  • 13、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徙。人口的迁徙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下列动植物源自美洲的是( )

    A、小麦 B、葡萄 C、玉米 D、
  • 14、 公元7世纪中叶,日本孝德天皇针对国内出现的严重社会危机,颁布新诏书,开始改革。经过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该改革被称为( )
    A、“明治维新” B、“大化改新” C、“戊戌变法” D、“宗教改革”
  • 15、 某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反映了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该文学作品是( )
    A、《摩诃婆罗多》 B、《吉尔伽美什》 C、《哈姆雷特》 D、《一千零一夜》
  • 16、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下列不属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是( )
    A、宗教戒律束缚人性发展 B、英国国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 C、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D、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 17、 古代某帝国凭借由公民组成的强大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它的内海。该帝国是( )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奥斯曼帝国
  • 18、 古希腊某学者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记录下来,著成《历史》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其本人也因此被尊称为“历史之父”。据此判断,该学者是( )
    A、查士丁尼 B、苏格拉底 C、修昔底德 D、希罗多德
  • 19、 如图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穆拉比授予王权的画面。该石柱可用于说明( )

    A、古代西亚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希腊文明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50年以来,全球气温下降显著,小冰期取暖曾消耗了伦敦2/3的能源供给量。沿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皇家海军的军舰对于造船木料用料考究、用量巨大,这无疑也加剧了英国的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17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和使用煤炭。到18世纪上半叶,玻璃制造、肥皂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印染、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为同时期法国煤炭产量的30倍,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能源:危机与转型”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上一页 300 301 302 303 30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