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511年,马六甲被葡萄牙人攻克,葡萄牙控制了整个亚洲香料交易10%的份额,香料的定价权从威尼斯转向了里斯本。在此前后,德国富格尔家族在里斯本开设了商业银行,部分意大利的银行家族也来到里斯本设立分行,争相为里斯本的远航计划提供贷款。这些状况( )A、促进了商业革命的进程 B、促进了葡萄牙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速了价格革命的爆发 D、揭开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序幕
-
2、16世纪荷兰画家勃鲁盖尔的作品淳朴、自然,表现了荷兰为代表的北欧之社会现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是风俗画大师,人们称他“农民勃鲁盖尔”。据此可知( )A、荷兰成为欧洲艺术创作的中心 B、海上殖民扩张影响艺术创作 C、批判现实主义美术思潮成为主流 D、文艺复兴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
3、中世纪欧洲城市大多都有城墙、塔楼、城门等防御工事。下图为地中海地区佛罗伦萨城市防御工事图。该图从侧面反映了( )A、工商业经济快速发展 B、军事防御功能的强化 C、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 D、城市以同心圆式扩张
-
4、9世纪末以后,日本的大贵族庄园主逐渐获得免交国家贡租(不输)和摆脱国家行政控制(不入)的特权。10世纪,日本的地方豪族纷纷将其土地进献给有权势的贵族和寺社,奉其为领主,自任庄管。一些领主再将庄园进献给更有权势的中央贵族,称其为本家。这使得10世纪的日本( )A、中央集权体制逐渐瓦解 B、进入幕府统治政治时期 C、武士集团势力受到挑战 D、仿效中国进行大化改新
-
5、2019年,昔日的小渔港瓜达尔港抓住中国提出倡议的这个机遇成为巴基斯坦新的“海上明珠”;印尼小餐馆老板玛尔塔抓住中企建设青山工业园区的商机,短短6年里将生意规模扩大10倍;埃塞俄比亚的放牛娃特沃尔德跟着亚吉铁路建设做工程承包,成为带动当地就业的企业主。这可用于说明( )A、“亚投行”推动各成员国经济加速发展 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C、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惠及了沿线国家 D、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系日臻完善
-
6、下图为中国1949-1955年间私营工业各产值所占比重变化情况统计(%)。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A、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增强 B、国民经济成分构成趋向合理 C、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形成 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
-
7、1951年3月,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公开声明,主张改变朝鲜战争政策,反对联合国军再次越过三八线,反对扩大朝鲜战争。美国决策者也被迫承认,朝鲜战争已是“在完全新的情况下,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完全新的战争”。这表明当时( )A、战场态势发生变化 B、美国对战争形势估计不足 C、中美军力对比逆转 D、新中国外交政策发挥作用
-
8、 下图为法国漫画《拿破仑的头,蛇的身体》,漫画还附有作者的注解:“这是条非洲的巨蛇,身下是他的军队。在法国,他把自己的真身掩盖了起来。这种怪物生来就没有血和眼泪”。该漫画意在( )A、谴责对外战争给法国带来灾难 B、说明法国大革命赢得非洲支持 C、宣扬欧洲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D、揭露资产阶级统治具有欺骗性
-
9、 如图是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线路①主要通过“沙漠之舟”骆驼转运东方的香料 B、线路②也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西迁的必由之路 C、线路③加强了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 D、线路④的开通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
-
10、 商王朝将南方铜矿资源北运,同时也将中原青铜冶铸技术带到南方。下图为长江上游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立九只神鸟。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神树与《山海经》所记载的“金乌负日”和“扶桑若木”有密切关联,可视作古蜀先民人神互通意识的形象化写照。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①中原文化辐射周边推动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②青铜神树体现了古蜀先民崇尚道法自然的观念
③三星堆遗址反映了商朝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④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结合有助于了解古代历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 下表所示为新加坡法定节假日安排。据此可知,新加坡现代节日文化反映了其( )
节日
备注
元旦
世界通用的公历新年
春节
中华民族传统历法的新年
耶稣受难日
基督教节日
国际劳动节
-
卫塞节
佛诞,又称“浴佛节”
开斋节
伊斯兰教节日
新加坡国庆节
-
哈芝节
伊斯兰教节日
屠妖节
印度教节日
圣诞节
基督教节日
A、开放的经济体系 B、儒家文化的传承 C、移民社会的结构 D、城市国家的规模 -
12、 下图所示是德国科隆大主教(1722—1725)的一幅肖像画。画中他穿着象征着智慧和地位的“中式丝质睡袍”,正用中国瓷器享受着一杯异域饮料,是茶、咖啡或是巧克力。该画作体现出( )A、欧亚非人民的生活习惯趋于一致 B、中西交流丰富了民众的物质生活 C、商品流动推动了文化交流国际化 D、东方传统手工业仍具有市场优势
-
13、 埃及埃德夫发现的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当地家族墓地主人都有两块墓碑:一块用象形文字按照埃及墓志传统镌刻着纪念墓主人的祷文套语和墓主人的自传;另-块写的是希腊哀歌体墓志铭。两种墓志铭内容各自独立,并非对译。这意味着( )A、埃及文化的宗教色彩浓厚 B、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 C、征服并未消除文化的隔阂 D、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
-
14、 史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我们了解历史,尤其是早期地区文明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下列史诗解读正确的是( )A、《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史诗,反映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情况 B、《荷马史诗》是古代罗马文学的早期代表,成为后世西方文学的重要题材 C、《摩诃婆罗多》是反映早期雅利安人征服南亚次大陆的文献史料 D、《罗摩衍那》描写了居楼族和般度族两个家族为争夺王位而进行战争的故事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近代以来世界大国交通运输发展与崛起情况。
国家
交通的地位
基本概况
英国
近代交通革命与大不列颠的称雄
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
1825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并试车成功;
1843年,英国已有2410公里铁路通车
德国
运输技术更新与德国的跃进
1872年,德国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22426公里,超过了法国和英国;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
美国
交通先行战略与美国的致富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建成第一艘蒸汽机明轮船,并在哈德逊河上试航成功;
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
1908年,美国的福特下型汽车诞生
——摘编自郭正忠《交通与文明——关于交通经济建设的历史考察》
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年以来,英国文官考核制度开始实行。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主,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平时考绩两个模块,英国始终看重文官的实绩,功绩制原则一直是考核中贯穿的核心。考核内容也从一般性的道德性格考核扩展到随着工作内容不断革新,考核指标向着量化的方向发展,越发明确客观。
——摘编自G.德鲁雷.T.布切尔《现代文官制度》等
材料二 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摘编自俞悦《从英美文官制度看中国“公务员”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考核制度实施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独特性。 -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一战结束后,英国陆军部寄给张全杭的一枚“战争勋章”。勋章为铜质,直径3.6厘米,通长15.6厘米,正反面有不同图案,正面为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头像;背面图像为一名手持短剑的骑马士兵,上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马蹄下有骷髅等图案,这些数字和图案表示一战的时长以及战场上的人员伤亡。
材料二 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各国,和平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尽管苏联仍然是帝国主义包围下的一个“孤岛”,但到1925年已有22个国家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实际上形成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局面。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与战败国签订和约的方法,建立了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集体安全体系。然而,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签订《非战公约》的西方大国既不制裁日本,也不援助中国,国联标榜的集体安全已经有名无实。随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加剧,被侵略国抵抗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美的和平运动却发展成更为普遍的反战、厌战、恐战的思潮,不惜任何代价追求和平,甚至可以牺牲小国的主权利益,最终反而事与愿违。
——摘编自徐蓝《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
(1)、指出材料一中“战争勋章”和“信封”的史料类型,并说明其历史价值。(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欧美和平运动的表现。 -
18、禅让制的真实性是一桩千古疑案,历代争论不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诸子的争论
言论
出处
古者舜耕历山……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尚贤》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命也。
《孟子·万章》
世俗之为说者曰:“尧、舜擅让。”是不然。天子者,鼓位至尊,无敌於天下,夫有谁与让矣?道德地备,智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
《荀子·正论》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韩非子·说疑》
学者的结论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
——司马迁(汉)《史记·五帝本纪》
观近有奸雄奋发,自号勤王,或废父而立其子,或黜兄而废其弟,始则示相推戴,终亦成其篡夺,求诸历代,往往而有。必以古方今,千载一揆。斯则尧之授舜,其事难明,谓之让国,徒虚语耳。
——刘知几(唐)《史通·疑古》
“唐虞揖让”“汤武征伐”,都是为公而不为私,实在是儒家的学说,并非实有其事。……儒家的学说,都是孔子所创造,并没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等的圣人。……世界究竟是“进化”的,后世总比古人好。譬如“政体”,断没有后世是“专制”,古时候反有所谓“禅让”之理。
——吕思勉(1884-1957)《中国史》
考古发掘
山西裹汾陶寺遗址被学者认为是早期尧舜之都。1978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没有发现这一时期有突发的大规模人员伤亡的遗存,这与历来暴力夺权都会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常理不符,由此证明尧舜禅让是历史真实存在的。
——据《探索发现一考古进行时·寻找尧舜之都》
(1)、诸子关于禅让制的争论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2)、指出三位史学家各是从什么角度研究禅让制的?(3)、陶寺遗址能否证明历史上存在禅让制?谈谈你的看法。(4)、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你认为禅让制是否真实存在?说明理由。 -
19、1980年,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服务业的总产值第一次超过产品生产总值。其他国家的情况也都相差不多。1987年英、法、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2%、2%和3%;第二产业为38%、38%和40%;第三产业为60%、60%和57%。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产业结构非物质化趋势 B、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趋势 C、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趋势 D、消费结构的多元化趋势
-
20、1940年集体农庄卖给国家99吨小麦就能买一辆“吉斯”汽车,1948年则要卖出124吨小麦,到1949年就必须卖出238吨小麦。1953年,集体农庄义务交售的粮食价格是成本的13.2%,马铃薯价格是成本的7.5%,牛肉价格是成本的5%。对这些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全球性经济危机波及农业生产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 C、赫鲁晓夫经济改革进入死胡同 D、工业化建设牺牲了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