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有学者指出,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人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由此可知,科举制( )A、有利于扩大统治的基础 B、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C、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D、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
2、嘉峪关魏晋墓群5、6号墓中有表现生产劳动内容的壁画,如采桑、放鹰、狩猎、牵驼等;嘉峪关3号墓壁画中有许多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图;在酒泉丁家闸5号墓(东晋时期墓葬)中发现的燕居行乐图中出现了属于龟兹乐器的腰鼓,西沟墓7号墓中有羌女送行图。这体现了( )A、繁盛的少数民族经济 B、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C、民族交融的高度发展 D、丝绸之路沟通海内外
-
3、时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据此可知,这一判决( )A、符合治国理念的变化 B、体现司法公正清明 C、创新了社会治理体制 D、完成了律令儒家化
-
4、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秦国自变法以后,他就变成了六国中新的土地所有者反对旧领主的堡垒。自孝公以后,秦与六国的斗争,就是新旧土地所有者的斗争。历史发展的原理决定了这个斗争的结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初见端倪 B、秦与六国间存在文化心理对立 C、商鞅变法奠定秦统一的基础 D、封建土地制度弥合了民族矛盾
-
5、如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发掘情况。表中内容反映了原始社会晚期( )
时间
遗址
情况
距今8000年前后
很那舞阳贾湖
发现大量的柄形器(权力地位的象征)、叉形骨器、龟灵占卜、太阳纹陶器等宗教用品
距今6000年前后
陕西西安姜寨
遗址东、南、北三面都有人工挖成的防御性壕沟
距今4000年前后
山西襄汾陶寺村
遗址有王墓、观象台、宫殿、仓储区手工业区等
A、公共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 B、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分化 C、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 D、氏族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继比利时之后的是法国,不过,由于若干原因,其发展速度怪得多。法国的煤、铁资源的所在地相隔一定的距离,而且,1871年,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德国,进一步削弱了法国的地位。法国工业传统上专门生产极不适合机械化和大量生产的奢侈品。此外,劳动力供应受到限制,因为行会力量很强大,农民们又不愿意离开土地,尤其是在革命期间分配土地之后。不过,工业化的确逐渐影响了法国北部——在阿尔萨斯—洛林以及里尔、鲁昂和巴黎的周围地区。然而,事实仍旧是,到1914年,法国并未象比利时、英国或德国那样彻底工业化。
材料二 德国的工业化方式截然不同于法国。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促成了这一惊人的进步。同时,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获得,使德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增加了宝贵的铁储备物。德国还占有这样的优势:一开始就拥有比英国较陈旧的设备更有效的新式机械。而且,德国政府还通过建立运河网、铁路网、必要时提供关税保护和津贴以及制定能培养出一连串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和技师的有效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这些因素使德国到1914年时能在钢铁、化学和电力工业方面超过欧洲其他所有的国家,能在采煤和纺织工业方面跟随英国之后。——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法国工业革命发展“速度怪得多”以及德国工业革命发展“巨人般步伐”的各自原因。(2)、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影响工业革命发展的因素。 -
7、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推动的平面纸样的发明使服装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纺织业的发达显得手工制作衣服非常麻烦,从19 世纪上半期开始,欧美等国的发明家开始发明相关的机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美国人艾萨克·梅里特·辛格发明了锁式缝纫机,并申请了专利,缝纫机被大量生产。缝纫机从数量方面推动了服饰的普及化,化学染料的发现则从色彩入手推进服饰走向世俗化。中产阶级主导的思想观念促使英国民众的审美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不再热衷于巴洛克、洛可可式的精巧与富丽,而是随着工业机械和工业产品的外形和功能开始崇尚率直、简洁、大方和整体感”,英国民众的服饰变得越来越简单。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装的西服三件套越来越多地受到资产阶级企业家和一般市民的欢迎,成为工作与外出的便装。从国家议员到市场推销员的男士,无不例外穿着西服套装,单从外表上来看确实很难分清身份,只不过质量不同。随着二手服饰贸易的繁荣,就连工人阶级也有一套看起来体面的西服。随着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与运动的普及,各个阶层的妇女逐渐适应女裤这一装束……下身体积变小的衬裙避免了走进壁炉时硕大的裙子会不小心碰到火苗而发生意外情况,减少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死亡率。
——摘编自顾萌,宋严萍《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平民化趋势和原因的分析》
材料三 1789年,法国妇女和男子一起拿起武器攻占了巴士底狱。1790年,启蒙思想家孔多塞呼吁将选举权赋予女性,但国民议会并没有将这一主张写进法律。19世纪20-30年代,更多的女性参与了产业劳动和社会活动。1832年,在修正选举法时,英国妇女便开始了争取自己社会地位的斗争。1869年,英国女性在地方政府的选举中获得投票权,也能够在地方政府担任公职。同年,法国玛丽亚·德莱斯梅等创建了“妇女权利同盟”。
——摘编自 (英)沃特斯《女权主义简史》等
(1)、据材料一,指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变化给英国造成的影响。(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18世纪末--19世纪女权运动发展的历史条件。 -
8、“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很难做到与世隔绝、独善其身。相反,全球的跨国性使得应对问题的新模式应运而生,即通过调动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应对。”由此可知,“新模式”的产生 ( )A、打破了西方的霸权主义政策 B、旨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弊端 C、有利于提高全球的治理能力 D、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兴起
-
9、下表汇总了21世纪以来北欧国家关于福利制度方面的若干政策。从该表内容所包含的信息中,可推知北欧国家( )
项 目
内 容
财政
对家庭、个人和企业实行减税
劳动力市场
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就业, 包括按职位空缺匹配岗位、进行职业培训
养老
实行灵活、弹性的退休政策, 延长工作年限
医疗
加强医疗机构绩效管理、鼓励私人医疗机构、拓宽市场竞争渠道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下降 B、政府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C、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 D、政府福利开支不断增加 -
10、下面是 1966-1980 年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这反映了此时期的苏联 ( )A、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B、国民收入呈下降趋势 C、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D、经济改革的效果有限
-
11、美苏全面冷战对峙期间,虽然没有出现局部热战,但出现了两次严重的危机,一是 1958 年开始的第二次柏林危机,二是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这两次危机给当时世界带来的最大风险是 ( )A、恐怖主义 B、气候变化 C、军备竞赛 D、核武战争
-
12、下图反映了 1980--2008 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规模对比的情况。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B、全球产业结构及分工体系调整 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D、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与完善
-
13、据学者研究指出:1973--198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4%,仅为1965--1973年年均4.7%的一半。在1973年进入“滞胀”时期后,通货膨胀就迅速发展成奔腾式的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A、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放弃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扩大政府公共事业开支
-
14、1948--1950年, 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美国如此慷慨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美苏紧张关系 B、应对日本政治挑战 C、增强华约集团实力 D、遏制苏联势力扩张
-
15、1946年2月,印度孟买水兵起义,要求英国“退出印度”。英国首相艾德礼派内阁使团前往印度,临行前他说:“把过去的公式应用到目前的形势是不行的,1946年的局面不是1920年、1930年或甚至1942年的局面。”这反映了 (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深入开展 C、英国综合国力的衰退 D、英国加强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
16、1952 年,苏联农庄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谷物、牛肉的生产都是赔本的。同时,这一时期工业品与食品的零售价格比1940 年提高了86%。若要从根本上改变此状况,苏联政府亟需 ( )A、加大对农业生产投入 B、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C、协调轻重工业的关系 D、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
17、下图为1947—2019年美国各行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的情况。其中①是 ( )A、农林渔狩 B、采掘业 C、仓储运输 D、信息业
-
18、二战后,美国在推行某政策时强调:“该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任何愿意协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这说明二战后美国 ( )A、致力于促进西欧经济全面复兴 B、意图稳定世界的秩序 C、企图以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D、与苏联全面冷战对峙
-
19、二战时期,英国动员其殖民地的力量进行战争。众多非洲黑人士兵与白人士兵并肩作战,他们发现“枪弹打在白人和黑人身上效果是相同的”。经过四年追杀白人敌军之后,非洲黑人再也不把白人当作神来看待了。据此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 )A、促进了非洲的民族觉醒 B、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 C、削弱了英国的军事实力 D、推动了反战运动的高涨
-
20、1930年 3月的一天清晨,甘地带领80名信徒,来到一个修道院宣誓,然后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烈日下徒步开始进行“食盐进军”。他们要到遥远的海边去煮盐,在路途中,每过一个乡镇,甘地都召开群众大会,宣传他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张。甘地此举意在( )A、扩大国大党的政治影响 B、号召人民开展暴力抗争 C、和平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D、迫使英国“退出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