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8世纪中期,“下午茶”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饮茶有益于健康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加入牛奶与糖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功效的增加或强化。茶还寄托了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这体现出
    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B、人文主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C、经济的趋同化和一体化趋势 D、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趋势
  • 2、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以茶叶、玉米等物种交流为主;而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贸易则呈现出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全球发展不平衡 B、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工业生产领域 D、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3、1864年,美国成立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案》,积极鼓励接纳外来移民;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强制实行文化测验的移民法,规定凡年满16岁而不能阅读英文或其他语种文字的外国人,均不许进入美国。这一变化源于美国
    A、文化发展的需求 B、意识形态的偏见 C、种族歧视的消除 D、工业化发展要求
  • 4、约翰·赫斯特在其《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这样说到:罗马人比希腊人更骁勇善战,他们用来治理帝国的法律比希腊人高明,对打仗和治国方面都极为有用的工程建筑,水准也在希腊人之上。可是,在其他方面,就连罗马人也承认希腊人比他们高明,心甘情愿地卑躬屈膝、复制仿效。这体现出古代罗马文明的特点是(     )
    A、创造性与继承性 B、多样性与开放性 C、多元性与统一性 D、凝聚性与世俗性
  • 5、宋代文化失去汉唐的雄浑、博大、外向特性,审美观念表现出平淡、细腻和宁静。在色彩上,宋代绘画由重彩向淡彩转变;在境界上,追求萧条淡泊、荒寒、雅意。此绘画风格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A、文人画家消极避世观念 B、理学对艺术精神的塑造功能 C、宋代社会矛盾更加突出 D、绘画艺术的商业化程度提高
  • 6、图1、图2分别是隋唐时期运河图与元代运河、海运图。这一变化反映了(       )

           

    图1   隋唐大运河       图2   元代的运河和海运航线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不断加强 C、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 D、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交通发展
  • 7、如表为辽宋榷场贸易中商品交易种类与限制交易情况。这反映了宋辽时期

    类别

    内容

    宋对辽输出的主要商品

    茶、药材、布帛、瓷器、珍珠、象牙

    宋对辽严禁输出的商品

    铜钱、金、银、铜、铁等金属、硫磺、硝、书籍

    辽对宋输出的主要商品

    羊、骆驼、皮革、毛毡、盐、马具

    辽对宋严禁输出的商品

    马、粮谷

    A、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加深 B、宋与辽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 C、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D、特殊政治关系影响经贸往来
  • 8、有学者认为,宋代的山水画展现的题材、主题、思想感情与六朝以至唐代的人物画有较大不同。如下图: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描绘了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人赏花游园,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描绘了运载货物的商旅行进在山径中。这反映了宋代(     )

       

    A、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B、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C、世俗文化的发展趋势 D、开放包容的时代气息
  • 9、中国古代周公姬旦提出“以德配天”,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倡导“天人相与”及“灾异谴告”说。上述思想主张
    A、强化了君权的神权色彩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性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 10、据记载,西周时期实行盟誓制度,周天子在册命诸侯的仪式中,让受封诸侯在神前宣誓效忠,主要内容为“无违王命”“夹辅周室”等,并按照“周之宗盟,异姓为后”的原则,使异姓诸侯也被纳入了宗盟体系,成为特权阶层。据此可知,西周的盟誓制度(     )
    A、促进了各宗族内部的团结 B、实现了各诸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孕育了中央集权制的雏形 D、利于强化诸侯对王室的政治认同
  • 11、【中国古代的大一统观念】

    材料       “大一统”所包含的具体内涵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有所丰富和发展。在秦汉时期,其地理概念是指国土统一;政治概念是指全国上下高度一致,听命于最高统治者;时间概念是长久统一,千秋万代江山永固。到了宋代欧阳修、朱熹等人那里,又将“正统”说纳入“大一统”理论体系之中,强调“大一统”要以“正统”或“有德”者为中心,以弥补早期“大一统”说之不足。

    ——摘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游牧民族在进入中原之后,他们大多积极学习中原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与原有的中原政权分享或争夺正统;而从元朝到清朝,中华大一统格局得到极大的拓展和深化,向“大中国”时代迈进。

    ——摘编自李勇刚《天下归心: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脉络》

    清朝创新“大一统”思想,强调“中外一家”,无“华夷”之别,内外之分。在此思想指导下,清朝废长城,拆藩篱,改土归流,内外一体治理……逐渐使边疆与中原融为一体,开启了一体化的新进程。

    ——摘编自陈季君《论中国古代边疆与中原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以清朝为中心》

    请以“大一统”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2、【经济发展战略的变迁】

    材料一

    在“一五”期间,由国家计划委员会统一管理、直接下达计划指标的产品由1953年的115种增加到1956年的380余种。而“计划一经批准,一般不予修改”。1953年10月,财政部下发《关于编制国营企业一九五四年财务收支草案各项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燃料、重工业、一机、二机、纺织……等各个部门所属的国营企业“基本建设支出、技术组织措施费、新产品试制费、零星固定资产购置及各项事业费,均属经济拨款之范围,应悉数列入财政收支计划‘预算拨款’的有关项目内”。在具体实践中,1951年至1954年,国营企业的定额劳动资金由财政和银行分别供应,1955年至1957年则实行国营企业自有流动资金计划定额全部由财政拨款的制度。国营企业从原料供应、要素价格、生产过程、财务制度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政府的严格控制。

    ——摘编自郑有贵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9)》

    材料二

    中国“十二五规划”时期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及其属性(部分)

    指标

    2010年

    2015年

    指标属性

    经济

    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40.l

    55.8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百分点)

    43

    47

    预期性

    城镇化率(百分点)

    50.0

    51.5

    预期性

    资源

    环境

    耕地保有率(亿亩)

    18.18

    18.18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百分点)

    20.36

    21.66

    约束性

    科技

    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百分点)

    89.7

    93

    约束性

    研究与实验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百分点)

    1.8

    2.2

    预期性

    ——摘编自郑有贵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评析新中国过渡时期对国营企业的管理体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从“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经济战略的变化及其意义。
  • 13、【抗日战争】

    材料一

    1937年9月2日,在陕西富平庄里镇召开抗日誓师大会,正式宣布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零师……街上都挂了青天白日的旗帜祝贺。其中贺总指挥(贺龙)训话:10年前我们为什么丢开白帽子戴红帽子,今天为什么收起红军帽子戴国民革命军帽子。过去因为国民党叛变革命,今天为了抗日,我们戴国民革命军帽子没有关系,只要是为民族解放的事,老子穿花裤子都可以的。

    ——摘编自《王恩茂日记·上》

    材料二

    1931年,我在西丰县四区阜丰村小学读二年级。“九一八事变”好几天后,见到报纸才知道发生了事变。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开始学日语,地理只讲东北三省的,历史只靺鞨、高句丽还有辽、金、清东北少数民族系统的,使东北人从小就忘记中国的地域和五千年中华历史。

    1939年我初中毕业,考入了奉天第五国民高等学校。那时,每天都有日语课,我们这样的学生大都可以用日语说日常用语,可以听日本人讲课——除了“共存共荣”就是什么“王道乐土”,是日本人把“满洲人”(他们不说东北人)从水深火热之中救了出来,什么“天照大神”“天皇陛下皇恩浩荡”等愚民话语。反正是教我们崇拜日本人,连到奉天上街经过日本神社和忠灵塔都必须停下来脱帽敬礼。

    ——冯志良口述

    (注:冯志良,男,汉族,1921年2月16日出生于辽宁西丰县。参加过反满抗日组织“仙洲同盟”和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社会部长春情报工作组的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共产党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
    (2)、根据材料指出日本侵华的方式,并谈谈日记与口述史在历史研究中的史料价值及应注意的问题。
  • 14、【传承与变革】

    材料一

    东周至秦朝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对后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巨大且深远的影响。正是这一时期,中国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转型。在此之前,中国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帝王集权的时代。这一重大转变,被史学家称为“周秦之变”。

    ——摘编自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针对有一种“唐宋变革”理论把唐、宋两代分割为二,唐为贵族政治,宋一变而为君主独裁,同时其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近代化”了的情况,然而经济史观、文化史观下的景象,与“制度史观”看到的景象未必相同。唐宋两朝的政治体制的相似性大于相异性。其间虽有变化,但其变化幅度,未必就比秦汉四百年的变化幅度更大,更达不到所谓“变革”的程度。而且,此期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若干新现象,看上去与西欧近代有点儿相似,但总体仍然从属于中国史的内在演化规律,不具西欧的那种“近代化”的意义。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二版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秦之变”的表现。
    (2)、根据材料指出两次变革的相同点,并评论关于“唐宋变革”的观点。
  • 15、自2016年起,中国连续向亚非拉50余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外示范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技术成果示范带动超过450万亩。材料说明中国(     )
    A、农业生产技术已领先世界 B、展现出了大国的责任担当 C、解决了世界粮食安全问题 D、积极推动国家之间的合作
  • 16、中共中央于1979年4月召开的工作会议认为:“鉴于在最近几十年内,国民经济将以调整为中心,城市改革只能在局部领域进行,认真调查研究,搞好试点……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这些方针政策(     )
    A、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推动城市率先开始进行改革 C、尊重了经济改革的客观规律 D、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17、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苏联和东欧国家为对象的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中苏贸易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26%上升到1953年的70%。1952年底,英国、日本、法国、智利、联邦德国等国家与中国签订贸易协定、协议合同,总值达2亿美元以上。1955年,中国对西欧国家的贸易额比1952年增长了3倍。这表明新中国(     )
    A、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B、淡化了意识形态对外贸的影响 C、冲破了“苏联模式” D、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18、在淮海战役中,中国共产党动员了华东、中原、华北区的543万民工,21万副担架,88万辆大小车,35万副挑子,77万头牲畜,8500余艘民船,共计运送粮食96000万斤,将前线11万名伤员转运后方。运输物资最远自千里之外起运,主要以人力运至前线,期间还需克服种种自然与人为的困难。这反映出(     )
    A、中国共产党较强的组织能力 B、民众爱国救亡意识日益觉醒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D、淮海地区有充足的人力物力
  • 19、下表为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统计表。据表可知(     )

    年份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粮食产量(单位:万石)

    111.6

    122.1

    175.4

    152.6

    145.6

    148.4

    181.2

    181.7

    增长指数

    100

    109.4

    157.2

    136.7

    130.5

    133.0

    162.4

    162.8

    ——摘编自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

    A、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B、敌后抗日根据地规模扩大 C、根据地反围剿的物资充足 D、土地革命调动生产积极性
  • 20、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通过的《军事运动议决案》强调:“中国目前是带民族革命色彩的军事势力与反动军阀武装冲突的剧烈时期”,“本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党,随时都须准备武装暴动的党,在民族革命的进程中,应该参加武装斗争的工作,助长进步的军事势力,摧毁反动的军阀势力,并渐次发展工农群众的武装势力”。此次会议(     )
    A、保证了国民大革命的胜利 B、直接推动南昌起义的爆发 C、成为国共合作破裂的根源 D、对革命形势作出正确判断
上一页 253 254 255 256 2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