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苏联的工业领域中分期分批地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改革企业的利润分配制度。这些举措源自( )A、斯大林模式 B、赫鲁晓夫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勃列日涅夫改革
-
2、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1950-1973年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从2300万增为2900万;到80年代中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日益减少,从事技术性、信息性等工作的队伍却在不断扩大。导致美国社会从业结构变化主要原因是( )A、社会运动的推动 B、“滞胀”局而的出现 C、新科学技术的发展 D、“福利国家”的建立
-
3、 1947年,乔治·凯南写道:“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乔治·凯南的看法对荚国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观点( )A、延续了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 B、导致了美苏战时同盟的破裂 C、标志着美苏阵营冷战局面的形成 D、加剧了战后国际局势的紧张
-
4、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折: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其主要理由是十月革命( )A、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加速了“一战”结束
-
5、 1911年中国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是因为( )A、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C、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开端
-
6、 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这一行动表明( )A、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动摇了英国的霸主地位 C、列强加快瓜分非洲的进程 D、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
7、有学者认为,印度棉织品由东印度公司输入英国,很快风靡英国,谓之“棉织物热潮’’。而英国的棉织品生产者们自然不会拱手默许,为此他们开始研究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革新,于是工业革命到来了。该学者认为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是( )A、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B、东印度公司的推动 C、棉织品市场竞争激烈 D、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
8、“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最早对上述问题作出科学解答的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瓦特 D、达·芬奇
-
9、“学者把古典而非中世纪的文学视作典范,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的艺术灵感来源于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艺术家。他们试图提升中世纪的道德思想,使之适应繁华的城市社会的需要。”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马其顿 B、麦地那 C、英格兰 D、意大利
-
10、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促进人口的洲际迁移,另一方面也导致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1500 -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l亿人死于传染病。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导致世界各民族特征和界线消失 B、使欧洲人能在当地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C、全球族群和人口分布趋向于平衡 D、三角贸易为欧洲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
11、9世纪,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创建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馆”,有组织地翻译了大量来自印度、希腊,罗马等地的典籍,持续百余年,被称为“百年翻译运动”,有学者指出:“受翻译运动的影响,那些早已遗失的希腊语版本古希腊哲学和其他科学著作才得以成为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现代欧洲文明体系的形成,正是得益于这些来自沙漠的游牧人旺盛的好奇心和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不懈学习与吸收”这一观点( )A、论证了阿拉伯人引领文化发展潮流 B、指出了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和特点 C、旨在强调阿拉伯人吸收创新的意义 D、意在揭示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
12、有学者指出,“正是希罗多德,第一次广泛地讲述了真正的东方故事,并且在把东方的故事和传奇传播到西方、传播给我们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公元前6世纪中期,更多的希腊旅行家对古代东方诸文明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据此可知,当时的希腊文明( )A、注重周边交往 B、源于东方文化 C、在交流中发展 D、具有多元特征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西方桥梁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图所示:
(注:古典文明指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摘编自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以“西亚是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桥梁”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确实为思想界带来一次大解放,称得上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与中世纪的一场大决裂。从此,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人类开始向自然挑战,向神学挑战,向人类本身挑战。
——摘编自仓理新《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出版产业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材料二 世界观的重大变革确实是从哥白尼革命开始的。希腊人以及中世纪的宇宙观,是一个层层相套的有限的球体,地球则居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用太阳取代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转动。近代思想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在于从有限封闭的世界,走向一个无限的宇宙。……这场宇宙论革命,既是天文学的也是人类学的,既带来了世界图景的改变,也导致了欧洲心灵的重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三 工业社会中劳动者为什么经历巨大的苦难,原因是他们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这句话以前也有其他人说过,但马克思找到了剥削的秘密,那就是剩余价值。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个问题的解决为起点,并以此为中心的。剩余价值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经济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趋势,提出“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如何“向神学挑战”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哥白尼的宇宙观。结合所学,概括“这场宇宙论革命”在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找到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经济学基础和提出“两个必然”科学论断的著作名称,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斗争的意义。 -
15、 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 )A、摆脱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 B、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C、改变对国际资本和市场依赖 D、打破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
16、 二战后,整个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消除 B、取消福利制度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 C、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 D、在金融和贸易等领域国际协调加强
-
17、 19世纪到20世纪初,亚非拉国家相继发生民族独立运动:拉丁美洲基本完成了独立,但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亚洲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非洲斗争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属于旧式民族运动。这些运动( )A、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B、完成了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任务 C、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 D、表明各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18、 “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石的社会政治秩序。”此革命( )A、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推动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促使颁布了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法
-
1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763年以前)在西非,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各土著民族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由此可知早期欧洲殖民扩张( )A、遭到亚非各地人们的顽强抵抗 B、对亚非土著文化影响有限 C、对不同地区产生的影响不同 D、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
20、 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观察如图,下列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A、印加人在①处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 B、玛雅人在②处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C、阿兹特克人在③处发明“浮动园地” D、班图人在④处开凿了巴拿马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