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934—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对当今社会的深远意义是( )A、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B、实现了红军战略大转移 C、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D、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
-
2、从武昌起义到11月9日,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国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江苏、贵州、安徽、广西、福建、广东13个省和上海市等地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东南互保”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②“三民主义”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立宪运动”的失败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 ④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认为, “购买外洋器物……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李鸿章认为,“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由此可见,二者的共同目的是( )A、发展民用工业补充军用工业不足 B、利用外国势力镇压农民起义 C、引进机器生产技术以实现现代化 D、引进西方技术挽救国家颓势
-
4、《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载, “他们认为天是圆的,但地是平而方的,他们深信他们的国家就在它的中央。他们不喜欢我们把他们的国家推到东方一角的地理概念。”为此,利玛窦抹去了福岛的第一条子午线,在地图两边留下一道边,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这一现象说明了( )A、文化传播受传统思想的制约 B、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受阻 C、欧洲人用西学带动宗教传播 D、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
5、两税法是以资产和田亩来征收户税和地税。地税以田亩多寡为依据,田产多者多征税,田产少者少纳税。户税依据资产征税,不过资产与土地联系紧密,所以“户税只是依据土地征税的变象”。这表明两税法( )A、强化了中央直接控制土地 B、征收办法以丁身为本 C、适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简化了赋税征收名目
-
6、清末民国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写道:“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下列有关汉武帝开拓疆域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任用卫青、霍去病攻打突厥,平定了突厥汗国 B、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 C、设立陇西、武威等郡,加强对河西走廊的控制 D、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
7、冷战期间成立的某组织宗旨是“通过联合和协调各成员国的力量,促进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计划发展,加速经济技术进步,提高工业化水平,以及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福利”。这一组织是(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经济互助委员会
-
8、陈独秀认为“法兰西革命以前,欧洲之国家与社会,无不建设于君主与贵族特权之上”,而在刊布一文献之后,“晓然于人权之可贵,群起而抗其君主,扑其贵族,列国宪章,赖以成立”。该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权利法案》
-
9、金朝诗人马钰在《满庭芳·刀圭法》中描述冶铁过程:“十二时中锻炼,尖锋上、迸出光辉”。冶铁技术起源于( )A、西亚 B、尼罗河流域 C、巴尔干地区 D、印度河流域
-
10、1953年,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杭州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这一初稿推动了(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C、国民经济的恢复 D、《土地改革法》的出台
-
1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是( )A、迫使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C、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通过了国共合作的决议
-
12、严复通过翻译《天演论》告诉人们:强和弱是可以变化的,只要变革,“人治日新”,可以变弱为强,转祸为福,中国仍可以得救。下列选项中,与之观点相同的是( )A、“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B、“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C、“政治根本解决问题,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D、“外争国权, 内除国贼”
-
13、《猛回头》中写道:“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一时局出现在( )A、鸦片战争前夕 B、中法战争前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14、《清史稿》记载:“清初,蒙古北部喀尔喀三汗同时纳贡。朔漠荡平,怀柔渐远。北逾瀚海,西绝羌荒。青海、厄鲁特、西藏、准噶尔,悉隶版图……厥后至者弥众,乃令各守疆圉、修职贡,设 ▲ 统之。”材料中 ▲ 处应为( )A、宣政院 B、理藩院 C、伊犁将军 D、巡检司
-
15、下表是北宋税收发展变化情况简表,对这一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时间
赋税总额
农业税
商业税
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年)
约3559万贯
2321 万贯
1238万贯
宋真宗天禧五年 (1021 年)
约5698万贯
2762万贯
2936万贯
宋神宗熙宁十年 (1077年)
约7070万贯
2162万贯
4911万贯
A、商人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工商业市镇的繁荣发展 D、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
16、班固《汉书·刑法志》有言: “及孝文即位……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此“言”体现“孝文”时的治国思想为( )A、法家思想 B、独尊儒术 C、黄老思想 D、程朱理学
-
17、新石器时代某一文化遗存出土的彩陶有黑彩、红彩、白衣彩陶等,色彩绚丽,绘画手法高超。该文化遗址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变局与严复思想
材料:严复(1854-1921)是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其思想跟随时代几经变化。以下为严复在不同时期的思想主张。
◆呜呼,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夫士生今日,不睹西洋富强之效者,无目者也。谓不讲富强,而中国自可以安;谓不用西洋之术,而富强自可致;谓用西洋之术,无俟于通达时务之真人才,皆非狂易丧心之人不为此。
——《论世变之亟》(1895)
◆(民国肇建以来)他事未效,徒见四维弛,三纲隳,吏之作奸,如蝟毛起,民方狼顾,有朝不及夕之忧。……亲见七年之民国(的乱象)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西方)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窃尝究观哲理,以为耐久无弊,尚是孔子之书,四书五经…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
——《与熊纯如书》(1918)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时代变局与严复思想”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起义的浪潮,很多失败者被迫流亡。1845年,枯萎病使欧洲的土豆绝收。第二年,南欧地区的庄稼死于干旱而北欧地区则遭受了洪涝灾害。800万爱尔兰人中有100万死于饥饿。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劳动力大量过剩,他们当中既有工人也有农民,一些手工业者和服务性行业人员也面临着失业的困境。
在阿根廷精英的努力下,鼓励欧洲人移民阿根廷成为一项基本国策。1853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鼓励欧洲移民”,政府“不得限制、妨碍那些以耕种田地、发展工业、引进并传授科学技术为目的而来的外国人进入阿根廷领土,更不得向他们课以任何捐税”。1876年10月,政府通过了关于移民入境和垦殖的法律,其中规定移民可以得到一笔前往工作地点的旅费。
材料二 表1 1876-1897年阿根廷各移民群体的职业构成统计表单位:百分比
职业
意大利人
西班牙人
法国人
英国人
德国人
农场主
66.76
41.33
53.02
27.28
50.01
石匠
1.57
3.25
1.57
3.42
1.17
铁匠
2.75
3.51
7.64
5.26
4.60
艺术家
1.21
2.18
2.20
3.90
2.23
佃户
3.67
8.04
6.19
6.67
8.04
商人
1.07
1.48
3.21
7.68
5.13
园丁
0.32
0.44
0.66
0.35
0.47
雇工
11.08
15.98
7.19
7.08
6.97
其他职业
2.65
8.35
7.82
19.61
10.84
无职业者
8.92
15.44
10.50
18.75
10.54
总数
100
100
100
100
100
人数
845217人
247727人
122770人
22.488人
22062人
表2 1875-1914年阿根廷主要出口品(1910-1914年价格的年均百万金比索)
时间
1875-1879年
1880-1884年
1890-1894年
1900-1901年
1910-1914年
羊毛
34.1
41.3
52.7
66.7
51.9
腌肉
24.6
22.5
35.6
35.6
44.0
冷冻羊肉
0
0
3.5
9.7
8.9
冷冻牛肉
0
0
0.1
10.6
54.0
肉罐头
0
0
0.6
0.5
3.0
小麦
0.2
1.2
28.1
55.1
78.1
玉米
0.3
1.3
6.0
34.4
72.4
蓖麻
0
1.2
3.6
32.2
41.0
燕麦、大麦、黑麦
0
0
0
0.5
14.6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杰珍《试析1820年至1930年阿根廷的欧洲移民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阿根廷的欧洲移民运动的主要因素。(2)、材料二中表1的信息能否作为解释表2现象的证据?说明你的理由。 -
20、20世纪初,近代知识阶层改变了传统的“家一国一天下”空间观念,以全新的空间观念来编纂乡土史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之存亡,要以能群不能群为断,而欲成大群,又必集合小群以相联结。故各省团体不固,不独无以联情谊,抑亦何以立自治之本,以战胜于生存竞争之域。
——《江苏》第1期,1903年4月27日
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令人敬仰叹幕,增长志气者为之解说,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尤当先讲乡土有关系之地理,以养成其爱乡土之心。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
材料二 省籍联会斐然暴述,提倡本省风气,固然可敬……但省界甚严,此省不能参与他省……同是中国人,同有亡国之忧,乌可严限界线(省界),自相孤折,以召侮亡。
——据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等
广东地区族群冲突不断,尤其是纷争百年的“土客之争”,双方积怨甚久。客家人的乡土史志,突出自己是“中原衣冠旧族”的汉种;广府人的乡土史志则把客家视为“外米诸种”,或称为“匪”。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广东省教育主管机关在1910年明令各地停止乡土史志书写。
——据《广东乡土地理教科书》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知识阶层形成的“新空间观念”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空间观念”下的乡土史志编写对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