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 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 罗马教会的体制,没收教产;用拉丁文写的这份论纲,被人们译成德语,争相传播。据此可 知宗教改革( )A、表达资产阶级的诉求 B、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致力于稳定社会秩序 D、激发德意志民主意识
-
2、当时的欧洲,大量肉类需用香料进行保存,而香料的贵重只有黄金可以比拟。在印度价格不 到3杜卡的胡椒,在开罗涨到68杜卡,而到了威尼斯,已经是印度的50倍。此现象可用于说明( )A、东西方贸易往来频繁 B、西欧发生了价格革命 C、新航路开辟的迫切性 D、欧洲人饮食丰富多元
-
3、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欧洲人 没有效忠国家的概念,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威尼斯的居民,最 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这种观念( )A、导致欧洲人国家观念淡薄 B、说明了教权高于王权 C、表明基督教控制世俗生活 D、使欧洲社会等级森严
-
4、从公元 1000 年至公元 1533 年,库斯科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辉煌壮丽的古 建筑至今遗迹犹存,古代库斯科城的中心是“瓦卡依·帕塔”广场,历代王宫就集中在广场 周围,建筑物有石砌的宫殿府衙,等级森严,贵贱有别。库斯科城见证了( )A、阿兹特克文明的辉煌 B、桑给巴尔的繁荣富强 C、印加文明的发展兴盛 D、玛雅文明的骤然消亡
-
5、“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也是全球商人云集的商贸之城,更是帝国的政治中 心所在。不过,它代表的不再是希腊正教的拜占庭文明,而是土耳其人的伊斯兰文明。”这 里是( )A、巴格达 B、伊斯坦布尔 C、巴比伦 D、安条克
-
6、古埃及的建筑物如陵墓、神庙、祭庙等都具有雄伟、宏大、壮丽等特点,就其规模和造型而 言,是古代世界其他民族无可比拟的;埃及还围绕尼罗河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灌溉网络。据此 可知,古埃及( )A、中央集权具有强大优势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 D、对世界文明影响巨大
-
7、形成于 1952-1954 年间的“和平统一战线政策”,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特点是通 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 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对“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A、标志着新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政策 B、是应对美苏威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C、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实践 D、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良好周边环境
-
8、下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 年 6 月 23 日)刊发的《小英雄歌》,对图片 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说明学习西方深入制度层面 B、反映了从帝制到共和的变化 C、表达出作者对新政寄予厚望 D、折射出新旧并存的时代风貌
-
9、下表为明代苏杭地区的居民职业结构表。据表格可知,苏杭地区( )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工人
工场主和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B、土地买卖现象异常严重 C、传统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D、经济结构从量变到质变 -
10、北宋统一后,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 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 直至二十六路。路之下,设有州、县,与州平级并存的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还增 设了“监司”、“通判”等职。北宋的做法( )A、使得各级机构职责混乱 B、践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C、导致权力结构利弊并存 D、加速了地方权力的失衡
-
11、北方草原民族迁入中原后,为获得在人口和文化上占优势的汉族认可,他们不仅在祖源认同 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祖先的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十分谨慎,其中一个原则就是 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加以继承之。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实质是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过程 B、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崇拜 C、为国家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文化基础 D、彻底改变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
-
12、汉初各诸侯国文士活跃,文化尚有地域差异,南方淮南一带长于辞赋,北方河间一带则重在经术。汉武帝中期以后,原本游说于诸侯国的文士汇聚长安,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以史学见称,董仲舒、公孙弘等则以经术显贵,他们共同造就了关中文化的辉煌。西汉学术文化的变迁反映了( )A、国家统一安定 B、中央集权加强 C、思想文化繁荣 D、官方垄断学术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铎王朝(1485—1603年)时期英国海军发展情况
国王
情况
亨利七世
(1485--1509年在位)
改变海军临时组建的思想:模仿葡萄牙武装商船,建造了两艘战舰(排水量600-700吨》:设立皇家船坞,建造军舰,如1488年建成的“总督”号,安装了比当时任何船只都多的火炮,但这些火炮不能在远距离摧毁敌船;对建造排水量超过100吨的船只给予补贴
亨利八世
(1509--1547年在位)
建造最大战舰“伟大的哈利”号,排水量1200吨,炮弹最大射程1600码:其去世时,英国已拥有50多艘类似的战舰:成立海军部前身--海军事务委员会;成立航海技术学校,对海军技术、造船学和枪炮制造术进行研究;继续鼓励民间造船业的发展。
伊丽莎白一世
(1558--1603年在位)
1571-1576年建造了重视速度和机动且适于远洋的百吨以上的船只51艘;强调用纵队代替传统的横队,以充分发挥每艘舰船的火力;在此基础上,英国于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摘编自王银星《安全战略、地缘特征与英国海军的创建》
材料二 1899年10月18日,威廉二世宣布: “亟需一支强大的德国舰队。”此后十几年,造舰计划一扩再扩。1900年6月,德国又通过海军法案,规定主力舰增至38艘,装甲巡洋舰14艘⋯⋯英国建成新式无畏舰后,1906年5月德国赶忙通过新的海军补充法案,规定今后建造的一切新式战列舰都必须是无畏舰级军舰。到1908年,英国有8艘无畏舰,德国有7艘,此外,英德两国旧式装甲舰的对比为51:24。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威廉二世时期的世界政策及实施后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对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海军的发展情况进行说明。(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威廉二世大力发展海军的影响。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和平叙事。中国自古至今求稳定、求平安,不热衷于征战与扩张,主要通过内部治理维护国内的稳定与安全。
第二,发展叙事。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开放系统,它不断吸收和融入新鲜血液,在“和而不同”中寻求发展。
第三,国情叙事。坚持从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思想、行为准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第四,文化叙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建筑风格、民间记忆、传统习俗、医药文化等历久弥坚,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其创造并延续的精神追求,更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不竭动力。
——摘编自程曼丽《打破西方话语垄断构建中国叙事体系》
围绕“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选择材料中任意一个方面,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近代前期上海地区的社会流行语汇。
类别
社会流行语汇
商行文化
鞠躬、英蚨、领事厅、买办、十里洋场、酒楼、影院等
饮食习惯
番菜、洋餐、自来水等
服饰
爱斯头、高丽布、旗装、香水、一字襟坎肩等
用品用具
自由车、洋车、轮船、自鸣钟、电线、电报、德律风(电话)等
娱乐活动
马戏、影戏、赛车、赛马、跑狗等
——摘编自陶垠霖《近代上海竹枝词民俗语汇及社会流行语汇研究》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民变(反清民众运动)统计情况表
时间
民主发生次数
1836-1845 年
246次
1846-1855年
933次
1856-1865年
2332次
1865-1875年
909次
1876-1885 年
385次
1886-1895年
314次
1896-1911年
635次
——摘编自杨庆堃《十九世纪中国民众运动的若干初步统计模式》
材料二 预备立宪开始初期,官制改革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不仅遭到地方督抚的反对,而且还引起了立宪派的不满,他们认为,“政界事反动复反动,竭数月之改革,适今仍是本来面目”。“此度改革,不屡吾侪之望,田无待言”。立宪派一般要求在2—3年内开国会,如预备立宪公会电请“以二年为限”。立党派的努力在皇权的压制下毫无结果。他们慨叹:“日日言立宪,宪政重要机关之内阁,首与宪政之原则背道而驰。呜呼,其何望矣!”革命派则始终对清廷立宪持反对的态度,他们一方面纷纷痛斥清政府在搞“假立先”“伪立宪”,认为所谓的预备立宪“并不是真正立宪,实在拿立宪骗人”;另一方面则不断地发动武装起义,用革命的武器做出坚决彻底的批判。
——改编自李细珠《试论新政、立宪与革命的互动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社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立宪派与革命派对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态度。 -
17、20世纪50年代,苏联《消息报》社论称,苏联有将近50万妇女当选为地方苏维埃代表,有1700个妇女当选为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代表,有277个妇女当选为全苏最高苏维埃的代表。在美国,以1954年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为起点,种族隔离制度在社会各方面被逐渐废止;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法案,终结了种族隔离制度。这反映出( )A、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被瓦解 B、平权运动在美苏两国得到发展 C、冷战使两大阵营间的斗争加剧 D、苏联女性地位得到实质性提升
-
18、1949年11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旨在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新技术。1982年—1984年间,日本东芝、挪威孔斯贝格等公司却向苏联出口高端数控机床,用于提升苏联核潜艇螺旋桨的制作技术。这体现出( )A、日本民间反美情绪高涨 B、资本主义阵营逐渐走向瓦解 C、多极化的趋势初露端倪 D、全球化冲击了固有政治格局
-
19、随着西方殖民扩张不断加剧,欧洲“白人”向世界各地扩散,形成了许多新的“白人家园”以及“白人殖民地”。在这一过程中,欧洲人用强大的工业力量征服世界,逐渐产生强烈的优越感,并热衷于把西方的统治强加给其他地区,迫使世界按照资本主义的面貌改造自己。这体现殖民主义( )A、扭转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局面 B、推动了工业文明在全世界的扩展 C、促使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D、改变文明的地理分布和相互关系
-
20、新航路开辟后,来自美洲的金银通过西班牙进入欧洲西北部,使这些地方最终成为欧洲最发达的经济中心,包括低地国家、法国西北部和英国东南部。“低地”曾经是意大利和汉萨同盟的商业交会之地,法国西北部和英国东南部有诺曼底、伦敦重要商业城市。这意在指出新航路开辟后( )A、贸易中心的转移有其历史渊源 B、荷兰已经成为“海上马车夫” C、欧洲北部的经济优势更加凸显 D、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