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据统计,1920年北洋政府查禁与“鼓吹过激主义”“改革社会,反对政府”“煽惑工人”等相关的书籍、报刊和传单140多种,涉及全国许多城市;而当年全国新出版的有类似内容的报刊达200多种。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革命道路逐渐明确 B、知识分子引领中国革命潮流 C、工人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
2、学者在整理馆藏晚清军机处档案时,发现一则1891年录副的上谕档《着湖广总督张之洞查明湖南茶商输捐一事是否属实事上谕》(内容如下)。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光绪朝十七年三月初二日
军机大臣字寄湖广总督张,光绪十七年三月初二日奉上谕:有人奏,风闻张之洞于上年四月间令湖南茶商分别输捐,作为创修两湖书院经费。该商叠请邀免,批斥不准,近来茶商赔累,请饬一律撤销等语。中国茶叶销路不畅,由于成本太重,所奏茶商输捐一节,如果属实,自应裁撤,以恤商困。
着张之洞查明复奏。原片着抄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①中央式微造成地方势力的膨胀 ②全球茶叶市场呈现供过于求
③张之洞重视两湖地区教育发展 ④民族工商业在夹缝中求生存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
3、薛凤祚是明末清初著名天文学家,他主张参考西法修正官方历法之不足,以求“自立于无过之地”。为此,他积极引入西算方法,简化国内历法计算模式,还积极推行西算改革,保留中国惯用的百分制计算方法。薛凤祚的事迹体现了( )A、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B、传统科技的艰难转型 C、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 D、中西文化的双向互补
-
4、宋代商业牙人(中介)除销售传统农产品、手工业品外,还可以参与乡村土地买卖、典当借贷等一系列商业活动,甚至官方时常将商业经营事宜“派之牙侩,任其买卖”,以保障贸易通畅。这反映出宋代( )A、工商食官局面的打破 B、区域贸易网络的形成 C、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政府经济政策的宽松
-
5、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国时,“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祭之”;氐族人苻坚执着于“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占据河湟的吐谷浑曾以“永为中国之西藩”自居。反映了这一时期( )A、民族交融中孕育统一 B、政治制度的纷繁复杂 C、地方政权更迭的频繁 D、南北经济的交流广泛
-
6、《史记》载,王温舒任广平郡都尉期间“择郡中豪敢任吏十余人为爪牙,皆把其阴重罪,而纵使督盗贼”,他们只要干得好,就可免其罪。因此“盗不敢近广平,广平声为道不拾遗。”汉武帝听闻,迁王温舒为河内太守。这( )A、埋下了秩序崩坏的祸根 B、顺应了巩固大一统的需要 C、改变了人才选拔的规则 D、造成了对监察体系的破坏
-
7、周初实行“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西周晚期的柞伯鼎铭载:“今汝(指柞伯)其率蔡侯左至于昏邑。”表明柞伯的地位高于蔡侯;《春秋》所载诸侯会盟排位,曹伯始终排在许男之后,子国如邾子、小邾子又始终排在诸侯之末。这反映了( )A、地主阶级的掌权 B、贵族特权的丧失 C、政治秩序的重构 D、等级观念的淡化
-
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爱国主义是一面最具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和标志;祖国的壮美山河和历史文化遗产;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其他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
——摘编自毛玥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等
根据材料,增加一项你认为应该列入或专项强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列出增加内容,阐述时须史论结合)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方面,由于日本入华朝贡的使节不断生事,另一方面,日本国内政局出现极大动荡,导致贸易秩序混乱。1548年明朝政府拒绝了日本使者进行贸易的请求。日本商人只有退而求其次,绕道东南亚,与此时把持东南亚贸易的葡萄牙商人进行贸易以获得来自中国的生丝。同时,葡萄牙占据了中国的澳门,由于澳门背靠中国大陆,所以获得中国的生丝和丝制品十分容易。而葡萄牙人正是靠着向马六甲、印度果阿和日本出售生丝,赚取白银,成为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葡萄牙人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来回奔波就是想获得日本的白银,几乎每年都能获得60万两左右的白银。这批数目巨大的白银使葡萄牙商人们在中国市场上如鱼得水。他们用白银和中国人交易瓷器、茶叶、生丝、黄金等货物。
——摘编自赵文红《17世纪上半叶欧洲殖民者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材料二 18世纪时英国积极从事以贩卖奴隶为主要手段的“三角贸易”。英国从利物浦、伦敦等城市用船载运棉麻织品、玻璃、陶瓷器皿、各种装饰品等,驶往非洲交换黑奴;并用船把黑奴运往西印度和南美殖民地的种植场,卖给农奴主,然后买进殖民地的糖、烟草、棉花返回英国,并将其作为原料卖给工厂主。公元1713年,《乌特勒支和约》使英国获得贩卖奴隶的垄断权,不仅为英国的贩奴商人带来了神话般的利润,而且加强了英国在那些需要供应黑奴来经营种植场的殖民地里的地位。
——摘编自鲁中石《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葡萄牙、中国澳门与日本三方进行三角贸易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英国开展三角贸易的影响。 -
10、审视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需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静态看对义和团的态度
动态看对义和团的评价
八国联军侵华前,清廷内部在讨论义和团问题时出现了以下意见:
(太常寺卿袁昶)衅不可开,纵容乱民,祸至不可收拾,他日内让外患相随而至,国何以堪?
(军机大臣刚毅)义民可恃,其术甚神,可以报仇雪耻。
(侍读学士刘永亨)乱民当早除,不然,祸不测。
(端王载漪)义民起田间,出万死不顾一生,以赴国家之难,今以为乱欲诛之,人心一解,国谁与图存?
评价一 1899年,御史黄桂鋆上奏:“臣闻山东义和等团,非欲谋叛乱也。平日受侮教堂,久已痛深骨髓。自德人占据胶澳(今山东省青岛市),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籍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籍以捍卫身家。”
——《义和团档案史料》
评价二 义和团的行为虽然愚昧,动机则不可一概抹杀。有识的外人亦承认“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中国大梦将醒,已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的觉悟。赫德(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谓今后各国对待中国,应尊重而不可卑视。……中国终将成强国。处理中国问题必须慎重,使中国将来感激不致报复。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作为史料,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对研究19世纪的晚清政局有何史料价值?(2)、指出评价一和评价二观察问题的视角有何明显异同,并结合材料说明导致不同的主要因素。 -
11、韩愈认为儒学的道统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直传承到孔子、孟子,而孟子之后,道统失传。他构建了儒家从尧到孟子的传承谱系,并以继承孟子道统为己任。韩愈的主要目的是( )A、挖掘儒学发展的脉络 B、传承儒学圣贤的思想 C、维护儒学的统治地位 D、重塑儒学的学术体系
-
12、1879年英国商人美查创办点石斋石印局,并于1884年创办《点石斋画报》,在其后20年间风靡中国。由民族资本家徐润创办的近代中国最大石印企业——同文书局,在不长的时间里将《二十四史》《图书集成》等数万种鸿篇巨帙秘籍珍本批量石印出来。据此可知,石印技术( )A、阻止了西方对华文化渗透 B、助推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C、提升了印刷的质量和成本 D、带动了出版业的长期繁荣
-
13、缪斯宫是希腊化时代的著名学术中心,也是现代“博物馆”一词的起源。它最初是供奉缪斯女神的宗教场所,后发展为集科学、艺术、哲学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吸引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埃拉托斯提尼等学者在此从事研究。缪斯宫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14、20世纪40年代,考古学家德·法格在尼日利亚的诺克河谷发掘出陶器塑像、石斧和古代冶铁遗迹,随后又发现了包含13座炼铁炉的村落遗址,经测定这些文物所处地层约在公元前1000纪中叶。这一考古成果( )A、可用于研究铁器的传播路径 B、证实了当地手工业世界领先 C、可以佐证西非文明的原生性 D、反映了西非早期国家的产生
-
15、1880年,埃及法雍地区考古发现50余件阿拉伯文印刷品,时间跨度为10世纪至14世纪。最早的印刷品约印制于900年,内容为《古兰经》经文及伊斯兰教祈祷文,且均采用“中国的方式”(雕版印刷)制成。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 )A、雕版印刷术由阿拉伯人改进并推广 B、中国印刷术向非洲传播的路径 C、阿拉伯帝国推动了丝绸之路的扩展 D、宋元时印刷术开始向域外传播
-
16、有学者指出:有唐一代,安史之乱、泾原兵变、吐蕃东进、黄巢起义都曾占据过长安,而唐朝廷始终未亡;至唐末,东南割据,漕运殆绝,大唐帝国最终土崩瓦解。这一认识意在强调( )A、中央集权式微 B、南方影响力上升 C、社会矛盾尖锐 D、运河交通的重要
-
17、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推行三长制,规定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由本乡“强谨者”充任,负责清查户籍、征发赋役。这一制度的推行( )A、促进了鲜卑与汉族通婚融合 B、加强了中央对基层的控制 C、保障了均田制度的有效实施 D、削弱了门阀士族政治特权
-
18、秦统一后,朝廷确定以重赏钱财的方式安置诸子功臣,但以王绾为代表的高级军功集团发起了封建诸子的动议,以博士淳于越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精英则发出了“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的质疑。据此可知,当时( )A、军功集团动摇统治根基 B、安置诸子功臣政策不合时宜 C、治国理念存在严重分歧 D、中央集权体制缺乏社会基础
-
19、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址共有墓葬800多座,有些大墓内的随葬品堆满了墓坑,其中大量的是彩陶壶,器形基本相同,花纹复杂多样,甚为精美,远远超出个人的实际需要,有的墓葬出土绿松石和海贝,而有些小型墓却只随葬十几件陶器,有的甚至没有葬具,仅以残陶器作为象征性的随葬品。马家窑文化在时期上最接近( )A、北京人遗址 B、龙山文化 C、姜寨聚落遗址 D、大汶口文化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对历史的研究和表述,则是历史研究者通过研究工作对客观历史的理解,是主观同客观的结合。例如,西汉实施盐铁官营是客观的历史,但《史记》对此政策的批评则体现了司马迁的个人看法。同时,人们的认识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一历史对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意义。例如,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很多法国人誉为民族英雄,在波旁王朝复辟后又被一些人看作盗世奸雄,今天很多人则把他视为推进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
请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中外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从上述一个或多个视角展开论述,并阐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结构宗散,表述清晰,不得抄袭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