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图①-④是不同时期德国的疆域示意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 2、《共产党宣言》指出,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势代替了旧的。这揭示了(     )
    A、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作用 B、封建社会的必然灭亡 C、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秘密 D、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
  • 3、1609年,一位拥有25年在亚洲经商历史的葡萄牙商人注意到:“我所见到的最贵的和在广州城购买的黄金是7个银比索兑换1个金比索,我在中国从没有看见比这个价格再高的了。而在西班牙,1个金比索通常值12个银比索。”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     )
    A、欧洲发生了价格革命 B、欧洲商业格局变化 C、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4、如表是近代民族工业重要代表人物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部分创业经历。这样的创业经历主要得益于(     )

    时间

    代表性事件

    1902年

    在无锡创建保兴面粉厂,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和地方官员的支持

    1913年

    在上海创建福新面粉厂,开工不到一年,盈利3.2万元,盈利率达80%

    1915年

    出资18万元,创办申新纺织公司

    1922年

    面粉厂共有12家,分布于上海、无锡、汉口、济南等地,面粉畅销全国。

    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国家;申新已有4个厂,产纱锭达13万余枚。

    成为一个有相当规模的纺织企业

    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②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③清末“新政”的推行   ④欧洲对面粉、纱布等需求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5、安史之乱后,赋税征收无常规,杂税林立。经宰相杨炎筹划,唐朝正式颁行新的赋税制度。地方官府量出制入,将诸项税收合并为一总额,分摊到每户百姓头上。户税按人丁和资产征钱,地税则履亩纳粮。这一赋税制度(     )
    A、以均田制的顺利推行为前提 B、增加了税收名目和收税对象 C、废除了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 D、促进了唐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 6、战国时期,邹衍继承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提出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的“五行生胜”理论,并用这个理论来阐释自然和古代天子的改朝换代。邹衍曾到过赵、魏、燕等国,均受到礼遇。下列关于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阴阳家是战国时期出现的新学派 B、社会转型需要阴阳家的集权思想 C、“五行生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认识 D、“五行生胜”理论使各诸侯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的愿望
  • 7、2023年,一封得到苹果创始人等众多知名人士支持的《暂停大型人工智能研究》公开信,试图给人工智能的极速狂飙踩下刹车。2024年,欧盟国家就《人工智能法案》立法正式达成协议,这成为全球首部在人工智能领域实施全面监管的重要法律文件。这说明(     )
    A、科技创新的国际环境荡然无存 B、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C、欧洲国家掌控了全球科技发展 D、经济全球化道路艰难曲折
  • 8、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生产国削减输出量,造成油价飞涨,触发了一场较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危机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为了缓解“滞胀”,资本主义国家(     )
    A、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B、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D、加大“福利国家”的投入
  • 9、如图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画家创作的素描作品《它究竟能跑多快?》。“它”带来的影响是(     )

    A、缩小了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 B、使英国在18世纪进入铁路时代 C、冲击了已有生活方式和观念 D、直接推动了英国垄断组织的出现
  • 10、某学者谈到一场革命时说“……它的斗争对象不是带有封建性质的绝对王权,而是一个新兴的、已经具有了民主化的取向和发展趋势的资产阶级国家”,这里的“它”是指(   )
    A、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德意志的统一
  • 11、法国18世纪的思想家说道:“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利的人们使用权利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方休止。”这一主张(     )
    A、反映了启蒙运动三权分立的原则 B、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C、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现世世界 D、冲破了中世纪宗教神学束缚
  • 12、15世纪末,四艘小船从里斯本起锚前往印度,为了确保这支船队能达到并平安返航,葡萄牙人并不吝惜花钱,工匠将船体造得格外结实,以抵御非洲最南端的风暴,这支船队最终也不负众望地到达印度。这支船队的领导者是(     )
    A、达·伽马 B、哥伦布 C、迪亚士 D、麦哲伦
  • 13、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即著名的“征服者穆罕穆德”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为奥斯曼人的对外扩张书写了新的篇章。下列关于奥斯曼帝国说法错误的是(     )
    A、首都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 B、13世纪逐渐兴起于伊朗高原 C、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其统治阶级 D、扩张影响东西方之间的贸易
  • 14、11-12世纪,西欧文明赖以存在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以活跃的货物交换为基础的经济逐步恢复,以及随之而来的货币流通量的增加。这些新现象对中世纪文明的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有(     )

    ①王权加强   ②庄园制兴起   ③大学兴办   ④为民族国家发展奠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5、贝希斯顿山崖上的铭文中,国王大流士说:“这些都是臣属于我的国家,由于阿胡拉马兹达的仁慈,它们向我屈服,向我进贡。无论夜晚或白天我给它们下达怎样的命令,它们都要执行。”铭文可以印证波斯帝国(     )
    A、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B、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国王是政权的核心以及君权神授 D、官僚体系以及税收制度比较完善
  • 16、如图是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圆柱图章,刻画了恩启都(左)帮助美索不达米亚的乌鲁克国王杀死了女神伊什塔尔派来的天牛。这一场景表达的内容可能出现在下列哪部著作中(     )

    A、《罗马民法大全》 B、《罗摩衍那》 C、《汉谟拉比法典》 D、《吉尔伽美什》
  • 17、2024年4月,中国—东盟经济学院在广西揭牌成立。其建设目标为“三基地一智库一中心”,即中国—东盟区域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聚焦东盟的区域国别研究基地,中国—东盟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基地,中国—东盟特色智库,中国—东盟信息交流中心。这可用于说明中国(     )
    A、发展同周边地区的睦邻友好关系 B、积极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C、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建立金砖国家会晤机制
  • 18、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把中国建成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是几代中国人一百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经过“一五”时期到“四五”时期的艰苦奋斗,我国(     )
    A、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 B、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建立独立的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D、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1947年,上海《密勒氏评论报》报道称,“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一年颁布的有助于结束“农民给地主种地”的文件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20、有学者这样描述抗日战争中的某一战役:“首先从破袭正太铁路发起,正太铁路横越太行山,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交通运输线。八路军突然发动猛烈攻击,使日军张皇失措,取得了较大战果。”这一战役(     )
    A、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标志着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C、使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使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上一页 175 176 177 178 1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