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 2020年,中国、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获得申遗成功。中外联合申遗( )A、动了传统贸易方式的复兴 B、增进了国家间相互理解和认同
C、有利于该自然遗产得到保护 D、促进了全球化时代的文明趋同 -
2、 如图是学者对文化、文明的不同认识。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前者符合文化应求同存异的主张 B、后者是对文化趋同性论调的纠偏
C、强势文明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D、意识形态争端是国际冲突的根源 -
3、 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开端,欧洲各国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浪潮。无论是城市还是偏远农村,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公共图书馆。进入图书馆的读者没有性别、身份限制,除提供图书阅读服务外,读者还可以享受台球室、棋艺中心、咖啡屋等娱乐设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兴起( )A、体现了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在提升民众对政治体制的认同
C、足了精英群体的文化诉求 D、利于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的开展 -
4、 1845年普鲁士《工业法典》规定对疾病和生活困难者提供福利基金制度,并授权地方当局对工人实行疾病保险;1861年《商业保险法》把店员一年内连续生病三个月期间工资照发作为明文规定的一项权利。这表明( )A、行政权力在推动社会保障建设中作用明显 B、工业化进程带动了保险行业的发展和完善
C、工人运动是推动社保的主要动力 D、工业革命是贫富分化的主要因素 -
5、 十四世纪,高致死性传染病大肆横行欧洲,因其无情扼杀了众多生命,破坏了社会秩序被视作恶魔。而在欧洲征服美洲时,高致死性传染病因灭杀当地土著人,为欧洲带来丰厚的战利品;被视为忠诚的士兵。由此可见,这两种观点( )A、说明了时代变迁影响人们的认知 B、都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C、全面看待流行病肆虐的社会影响 D、都从欧洲人为中心的角度看问题 -
6、 罗马遗嘱继承法规定,遗嘱人可以自由安排他所控制的家族财产,后来又规定遗嘱人必须在给近亲属留足遗产后,才能根据自己意愿处分剩余财产,以保护家庭其他成员的法定继承权。这表明罗马法( )A、坚持折中调和的审判原则 B、侧重对民事纠纷的调解
C、关注权利主体的利益平衡 D、杜绝家庭财产流入远亲 -
7、 如表中的日文平假名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与平假名属于同一字体的作品是( )
A、欧阳询《小楷心经》 B、罗振玉《集殷墟文字楹联》
C、王羲之《兰亭序》 D、智永《真草千字文》 -
8、 1927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开始实施多项雄心勃勃的市政计划,希望将华界建设成为可与西方大城市相比肩的现代都市。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改变城市的物质景观,相关官员和专家对华界内的建筑物进行了全面检查,不少有问题的房屋被拆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上海( )A、政府决策影响城市公共建设 B、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建设
C、市政建设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D、政府致力民生改善形象 -
9、 如图为清代漠南地区城镇分布示意图。当时漠南地区城镇发展的原因,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这一因素外,可能还有( )
A、政府移民推动经济重心转移 B、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管理
C、资源丰富吸引农民积极开发 D、长途大额商业贸易的发展 -
10、 明朝中后期,笑话文学广为流行。有人认为“笑能疗腐”“心孔塞者,吾能笑之使达”“无所不可,道在戏谑”,冯梦龙甚至在《广笑府序》中拿尧舜、汤武、老子、佛祖、孔子等人开玩笑。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面临严重挑战 B、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C、文学娱乐功能为主 D、世俗文化得到发展
-
11、 元代理学家刘因说:“礼乐射御书数,古之所谓艺也,今人虽致力而亦不能,世变使然耳。今之所谓艺者,随世变而下矣,虽然,不可不察也。诗文字画,今所谓艺,亦当致力,所以华国,所以藻物,所以饰身,无不在也。”这说明其( )A、突破了传统儒家的文艺观念 B、推动人本主义思想到新境界
C、赋予传统儒学以神秘的外衣 D、极力维护专制主义集权制度 -
12、下图为儒学发展示意图,与a、b、c、d四处儒学发展状况对应的是( )

①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②抨击封建专制并倡导经世致用
③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④学派开始创立并形成思想核心
A、a-④、b-②、c-③、d-① B、a-④、b-③、c-②、d-①
C、a-④、b-③、c-①、d-② D、a-①、b-②、c-③、d-④ -
13、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据此可知,茶马交易( )A、是上传下达政令的行政之路 B、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巨大冲击
C、有利于提升边疆治理的效能 D、直接促进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 -
14、 表格为科举制大事年表,表格反映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是( )
年代
事件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
开始设置武举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
殿试封弥(糊名法)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
殿试誊录
A、九品中正制的固有弊端 B、隋朝创立了科举制
C、科举制更加科学和实用 D、科举制趋向公正公平 -
15、 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遭某节度使刺杀,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第一个上书鸣冤,请求严惩凶手,但白居易此举触犯“非谏官,不应先于谏官言事”的条令,被贬为江州司马。此事主要说明当时( )A、中央与藩镇矛盾难以调和 B、宰相地位受到威胁
C、皇帝与太子之间矛盾突出 D、谏议制度职权分明 -
16、 如图为刘炜在《中华文明传真》中阐述佛教与儒家对应观念的示意图。据此可知( )
A、佛教积极融合本土文化 B、儒学汲取佛学自我革新
C、三教交融互补趋势明显 D、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
17、 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该材料可以用来论证( )
A、经济衰退影响地方行政设置 B、移民多寡决定了机构设置
C、该地区已经成为独立行政区 D、经济格局变动的历史进程 -
18、 北魏灭亡后,西魏权臣宇文泰实行“赐复胡姓”政策,将汉族地主武装与鲜卑部落兵融合,并规定士卒须以主将的鲜卑姓作为姓氏,对于非鲜卑族主将,主动赐予鲜卑姓,如杨坚的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这一举措( )A、有效防范了地方割据 B、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C、导致了门阀世族兴起 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
19、 《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图中的女子们正对镜梳妆,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榜题“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该作品( )
A、反映儒学仍占统治地位 B、体现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C、表现魏晋女性爱美风尚 D、彰显审美与教化相结合 -
20、 岭南之地并入秦版图后秦始皇设置了岭南三郡。然而与内地诸郡不同的是,岭南三郡采用设“尉”不设“守”的特殊形式,“乃置南海尉以典之,所谓东南一尉也”。这一措施( )A、旨在应对战后不稳定的局面 B、为秦顺利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C、阻碍了秦朝政治制度的创新 D、直接导致秦政权的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