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陆地之间”的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作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
2、美国学者博格提出的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发生是由迁入地的拉力因素和迁出地的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摘自《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1)、 请补全材料的图例并绘制人口迁移方向。(2)、 结合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谈谈你对博格推拉理论的认识。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界制造业产出的地理分布表
——摘编自拉里•尼尔等主编《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传播》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750~1900年间东西方主要国家(地区)在世界制造业占比变化所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
4、 观察如图两幅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亚太地区将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B、西方国家在19至20世纪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位
C、环太平洋贸易造就亚太地区持续繁荣
D、西方国家一直主导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
5、 巴黎和会规定,每个民族都享有建立主权国家的权利。但在划分主权国家的疆域时,英、法并未考虑实际情况,以至于新成立的民族国家也包含了其他民族。如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极力要求并入德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法按照自己意图瓜分世界 B、巴黎和会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C、民族自决原则未得到真正落实 D、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发生了动摇 -
6、 如图是德国某漫画家的作品。漫画中德国士兵戴着头盔全副武装,一手向俄国挥拳,一手扼住法国的脖子;奥匈帝国正与俄国和塞尔维亚战斗;法国是一幅害怕的模样;英国则站在钱袋子上;俄国张开大嘴,想要吞掉德国与奥创帝国,手里拿着酒瓶子,脚边还放着一个火药桶。该漫画( )
A、揭示了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B、反映了欧洲民众对战争的不满
C、讽刺了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D、体现了作者极端民族主义倾向 -
7、 如表为欧洲、非洲、美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其变化反映了( )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1650年
18.3
18.3
2.4
1750年
19.2
13.1
1.6
1850年
22.7
8.1
5.1
1900年
24.9
7.4
9.0
A、殖民活动影响世界人口分布 B、工业革命推动世界人口增长
C、地理大发现是美洲人口增长的根源 D、人口自然流动导致非洲占比的下降 -
8、 马克思指出,平等、自由等人文观念都是历史的产物。他非常推崇普罗米修斯和莎士比亚。他以从事劳动或生产实践的社会人作为逻辑出发点,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科学界定人的本质,确立起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现实发展观。据此可知( )A、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扩张性 B、马克思科学解释了人权的状态和来源
C、历史价值观的变化影响历史评价 D、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对人文主义的扬弃 -
9、 史学界认为,奴隶贸易严重地破坏了非洲社会的发展。部族之间相互猎取对方人口,引起部落间冤冤相报的战争,导致部落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社会联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奴隶贸易( )A、阻滞了非洲地区的社会转型 B、打破了多元文明格局的平衡
C、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推动了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 -
10、 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成尼斯的商人可以用汇票购买商品,也可以把汇票存入银行,或兑换成现金,支票开始逐渐盛行起来。支票的盛行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 )A、商路中心的转移 B、契约规则的确立 C、价格革命的影响 D、贸易规模的扩大
-
11、 有学者认为,与乡村不同,中古时期西欧城市的兴起“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和集中”,形成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使封建社会发展到“顶点”。这表明欧洲城市的兴起( )A、是与教权斗争的结果 B、推动社会形态的转型
C、商品经济发展的使然 D、植根封建社会多因素 -
12、 观察图1和图2上面的图片( )
A、反映了阶级对抗特征 B、体现了生产生活内容
C、说明了阶级分化本质 D、体现了文化多元特色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历史上,即人类文明的农业时代,曾经先后形成了多个文明中心,并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灿烂文明;伴随着新的文明形态在地中海——大西洋沿岸的出现和发展,文明的重心开始向西欧转移。西方文明的兴盛和东方文明的衰败,构成了16世纪至19世纪末期世界文明格局发展的大趋势。——摘编自刘国柱《人类历史上几次文明重心的形成及转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欧洲优势地位的确立”,自拟论题并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运河运输在英国运输史上兴旺发达近一个世纪后,到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终于走到了尽头。运河业的衰落固然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但是,铁路在法、德、美等大多数国家的兴起并未造成河运的衰落。正是英国运河经营者的“短视”加速了运河业自身的衰落。初期铁路运行速度每小时达20英里左右,当时大多数运河船航速每小时还不足10英里。当堤岸坚固度不足以成为19世纪引进迅捷的蒸汽船的障碍时,运河公司仍极少采取措施加固堤岸。其次,运河由各地独自兴建经营,运河之间缺乏协调,不但限制其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一体化的发展后动。——摘编自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材料二 1871年德国统一后,德国的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为了大力推行铁路国有化建设采取了很多措施。在资金方面,德国的铁路建设有政府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19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直接投资铁路建设达155万塔勒,并向银行借款达2000多万塔勒用于铁路建设。在技术方面,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德国抓住了发展的机遇,电器、钢铁和化工等许多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给铁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摘编自刘娜《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政府在铁路建设中的作用》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运河运输衰落的原因。(2)、 根据材料二,说明19世纪70年代德国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原因。 -
15、 【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
材料一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维新改良的潮流急速地涨涌于民族觉醒的曙光之中,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它吸引着一切爱国的中国人从改革中寻求民族的出路。例如,商人经元善就是因此成为一个著名的政治人物的。同时,孙中山、杨衢云、陈少白也着革命的风雷走上前来。他们代表着历史的下一个阶段。——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愈加严重,满怀救国救民胸怀的先进分子不断尝试各种主义来拯救中国,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拯救中国的出路。
——摘编自李计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败后民族觉醒的具体表现。(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原因。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书院的创办是应教育需要才产生的,由于北宋重视科举和官学,同时,书院本身教学内容和办学目的不出官学应举的范围,所以到了南宋,形成了教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书院。从管理和兴办来源来看,宋代书院并不完全是私人教育体制,而是官私结合的新的教育体制。书院在教育宗旨上侧重于修德成才,主要教材是儒家经典。但书院的教育目的不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是为了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书院招收的学生大多是慕名而来的,因此大部分学生读书都很用功。书院基本上都建在环境优雅的地方,吸收了道教和佛教尤其是禅宗以山林中的清幽来促进怡神养性、清心正气的特点,并和它注重修身养性的教育目的相配合。——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8世纪的许多思想文化活动都是在国家机构的影响下进行的。雍正资助书院使学者们有了职业,1736年至1795年在位实际执政61年的乾隆,曾倡议由一大批有学问的文人编了大约57部大部头著作,如《四库全书》等。清代的学术从属于官方,即使这种从属是间接的。皇帝对中国知识界的统治还表现在对文化的镇压上。这一镇压持续了大约15年,与编纂《四库全书》同时进行。
——摘编自(美)费正清、赖肖尔著《中国:传统与变革》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教育产生的原因及特点。(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官学的显著特点及简要评价。 -
17、 21世纪初,硅谷的四分之一技术企业是中国和印度出生的工程师经营的:在2005年,美国所有起步技术企业中,有四分之一是移民在前10年协助创立的。另外,移民及其子辈创立了2010年《财富》500强公司的近40%。这可用来说明( )A、经济全球化发展越发不平衡 B、技术移民推动了美国经济
C、外来人口成为美国人口主力 D、全球劳动力流动的扩大化 -
18、 1920年秋到1921年春,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西伯利亚、乌克兰和顿河流域等地都发生了农民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暴力骚乱事件。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苏俄( )A、敌对势力过于强大 B、继续参加“一战” C、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D、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
19、 1917年底,美国试图利用沙俄的崩溃、英法集团和德奥集团在战争中两败俱伤的形势,收拾残局,迫使他们在战后按照美国的设想建立世界和平。这反映了( )A、美国具有攫取世界霸权的野心 B、欧洲丧失了世界优势地位
C、美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D、世界大战的危机不可避免 -
20、 如图漫画《下一个!》(1904年)把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描绘成一只章鱼,章鱼的头好似储油罐。章鱼的触须不只向工业设备延伸,还缠住了国会和白宫。画面最前方描绘了企业家惨遭鱼肉的样子。它可用来说明( )
A、垄断组织的影响 B、三国同盟的形成 C、西方民主的没落 D、跨国公司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