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公元前4世纪,雅典城市和乡村合计约1000平方英里的面积,拥有公民权的人口约4万人,属于“面对面”国家——在这种国家,几乎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这表明古代雅典( )
    A、人人皆能参与政权的管理 B、封建制度的高度发达 C、杜绝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实行典型的直接民主
  • 2、下表为中法建交历程简表,从中可以得出( )

    新中国成立

    初期

    由于中国坚决支持越南人民抗法战争,更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法国政府拒绝承认新中国

    1957年5月

    曾两度担任法国总理的富尔及其夫人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对中国进行了广泛考察

    1963年12月

    中法建交谈判

    1964年初

    美国国务院给法国政府递交照会,强烈反对法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64年1月

    中法两国政府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A、美国对中国的孤立政策遭遇挫折 B、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逐步增强 C、中法两国已摒弃意识形态的差异 D、中国逐步实现外交上的独立自主
  • 3、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召开临时参议会第一次会议,133名参议员出席,其中共产党员46名,占三分之一。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9名常驻议员中有3名共产党员,会议选出的边区政府18名委员中有7名共产党员,略超过三分之一。这些做法( )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B、推动了根据地的民主运动和政权建设 C、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边区政府的领导 D、表明各根据地均建立了“三三制”政权
  • 4、1894年冬,康有为撰写《书余莲珊《尊小学斋集》后》一文,文中表明了他主动向当时江南颇具社会地位和声望的新兴绅商群体接近、迎合的意向,意图取得其经济和政治支持,此举被学界认为是康有为为拉近双方关系而抛出的“投名状”。这表明当时( )
    A、维新派社会基础薄弱 B、维新思潮成为了社会潮流 C、康有为等人急于求成 D、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 5、普免指中央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免除全国田赋。普免制度在康熙朝逐步形成,蠲(免除)赋养民、民足国富成为此后清帝秉持的治国理念。关于普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先决条件是国家财政储备充裕 ②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③是国家给予民众的普惠性补偿 ④有助于改善民生、强化国家认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6、某校史学社的同学开展关于“中国古代科举主题词云图”大赛,整理出了如下词条。下列词条均与科举考试有关的是( )
    A、九品中正、京解之才、屡试不第 B、连中三元、金榜题名、天子门生 C、一举成名、以法为教、朱衣使者 D、金榜题名、台谏合一、及第成名
  • 7、下表中各朝代与其对外交往史实相符的是( )

     

    朝代

    史实

    A

    秦汉

    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波斯湾一带

    B

    魏晋南北朝

    海路已初步形成东、西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西线通向印度洋

    C

    隋唐

    与西域商路畅通,与大食国接触,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D

    元明清

    恢复了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A、A B、B C、C D、D
  • 8、下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示意图(部分),图中①②处最可能填写的是( )

    A、铁犁牛耕、家庭劳作 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其余陈平、王陵皆白徒……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摘编自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

    材料二  中国近代所处的局势确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国近代所遇之敌人确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的结论是不能否认的或修改的。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材料三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

    ——摘自《改革开放简史》

    作为“百年变局”的参与者,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进程中汲取应对变局的智慧,自拟论题,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练)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形态

     

    工业革命前

    布雷顿森林体系

    当代

    广度

    亚欧之间长期存在贵金属流动,16世纪扩展到美洲

    共产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制之外

    真正地、普遍地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

    制度化

    金融中心数量少,商人和银行网络开始发展起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国际金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穷国的影响不断增加

    分层

    通过一些小的中心组织国际金融;欧洲中心

    美元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储备货币控制着国际贸易

    私人金融集中在伦敦、纽约和东京;贸易各处都有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金融全球化的阶段性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及启示。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1930年间的上海:到处是人潮,在各种交通工具之间,在老式和新式汽车之间,在为争得人力车费而疯狂奔跑的苦力之间,冒险地挤来挤去;远处传来一阵阵清脆的打麻将牌声以及在回力球场和跑狗场里赌博的喧闹声;满街幽微地散发着甘甜而辛辣的鸦片烟气味;无数乞丐及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孩子们哀声乞讨;里弄里,家庭主妇们倒洗马桶的声音和生煤球炉子的青烟以及横跨弄堂的晾衣竹竿上挂着的“万国旗”,使里弄显得狭窄、杂乱和压抑。

    ——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材料二  1934年1月,毛泽东指出:“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三  1945年7月,黄炎培访问延安后在日记中写到:当地老百姓衣服整洁,乡村来的妇女不穿裙,皆是天足,没有发现绅士式的男子和涂脂抹粉、洒香水、高跟鞋等摩登装束的女子,没有褴褛污秽的流浪者,在街上没有看见过面带烟容而颓唐的人。

    ——摘编自黄炎培《八十年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上海社会生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延安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以后之社会,非宗法所能维持,故此制因价值丧失以致事实上之消灭。然在周代既有长时间的历史,儒家复衍其法意以立教,故入人心甚深。

    ——摘自《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儒家重视宗法与族谱的生活伦理和社会功能,并将宗法伦理运用于族谱的编撰之中。张载主张用宗法与谱系来“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苏洵在创修《苏氏族谱》时,明确希望“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摘编自张载《张子全书》、苏洵《嘉祐集》

    材料三  后世封建不行,而宗法因之以不讲……盖因谱不时修耳,不然则天下一家,中国一人。

    ——摘编自陈瑄《方氏统会宗谱序》,嘉靖三十七年

    (1)、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以后之社会,非宗法所能维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明儒家编撰族谱的目的,并指出其所体现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 13、1982年11月22日,里根说:“美国希望大规模削减世界的武器库。但是,苏联人因为在军事实力方面已经大大超过我们,除非我们展示重建实力与恢复军事力量平衡的决心,否则,他们就不会有与我们谈判的意愿。”这反映出当时(    )
    A、美国与苏联冷战局势的急剧恶化 B、世界多极力量的分化重组与成长 C、美国以实力拖垮对手的冷战思维 D、苏联军事力量壮大迫使美国妥协
  • 14、下图为墨西哥艺术家迭戈·里维拉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画作,图中建筑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tock Exchange),右上角的人物是桑地诺。该图旨在(    )

    A、批判尼加拉瓜独裁政权 B、揭露金融资本控制美国 C、讴歌墨西哥的民主改革 D、抨击美国的压迫与掠夺
  • 15、工业革命兴起后,世界棉花加工工业主要聚集在英国利物浦、曼彻斯特和格拉斯哥,原料主要来自印度、埃及和美洲等地区,棉织品的销售市场则遍布世界。这一现象反映出工业革命(    )
    A、促进工业生产协调合作 B、引发近代全球的产业分工 C、推动英国产业结构调整 D、构筑东西方平等交换机制
  • 16、英文“Modern”一词在16世纪才开始使用,原意是“目前”或“最近”,17世纪以后渐渐有了“较好的”含义,被历史学家用来指自己的时代,以有别于已过去的时代。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启蒙思想渐入人心 B、人文主义推崇古代 C、西方中心论受追捧 D、自由主义强调权利
  • 17、1356年神圣罗马帝国“黄金诏书”规定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产生,选侯之特权、司法权、荣誉和领地不得受任何程度的侵犯,冒犯选侯者以叛逆罪论处。这表明神圣罗马帝国(    )
    A、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B、国内封建势力减弱 C、王权强化困难重重 D、民主政治初步确立
  • 18、汉谟拉比说:“当安努和恩利尔神让我统治苏美尔和阿卡德,他们把缰绳交到我手里,让我开挖水渠,并说:‘汉谟拉比会给人民带来富足’。”由此可见,在两河流域(    )
    A、河水定期泛滥 B、君主实行专制统治 C、民众生活富足 D、水利灌溉至关重要
  • 19、据图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我国1957~1975年间部分产品产量指数(以1966年为100)

    A、基础工业进步明显 B、企业效益迅速提高 C、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D、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 20、1936年7月,毛泽东指出抗日胜利要具备中国抗日统一战线、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等条件。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这反映出(    )
    A、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B、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C、抗日战争性质发生变化 D、中国是二战东方主战场
上一页 1156 1157 1158 1159 11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