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湘鄂西、赣南、闽西等根据地在开展武装斗争时逐渐形成一套战略战术,该战略战术着眼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运动中发现敌军弱点,速战速决。这一战略战术意在(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赢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C、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 D、推进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
2、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C、总结苏俄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
3、下表为1858-1866年中外部分条约文本所用的法定文字情况统计。据此可推知( )
年份
条约
条约文本所用的法定文字
1858年
中英《天津条约》
英文
1858年
中法《天津条约》
法文
1861年
中德《通商条约》
德文、法文
1863年
中荷《天津条约》
荷兰文
1866年
中意《通商条约》
中文、意大利文
A、《万国公法》在士人中风行 B、同文馆的建立应实务所需 C、中体西用的局限得以突破 D、瓜分危机刺激了民族觉醒 -
4、唐代中后期,官民葬礼“贵贱既无等差,资产为其损耗”的现象愈演愈烈,政府遂重申唐代前期《开元礼》和《丧葬令》的葬礼要求,并通过制、敕使之具体化,还增加了对内侍官、散试官、幕府官员和庶民葬礼的规定。可见,当时唐朝( )A、礼教和法令开始紧密结合 B、适当扩大监察机构权力 C、重视规范和引导社会风气 D、促使政治秩序趋于稳定
-
5、南北朝时期,很多寺院大量接收政府和民间的捐输,它们据此开展典当业务,以“济民”名义放贷牟利,还宣传赖债的人来世要做牛马去偿还。据此可知当时寺院从事典当业务的重要信用来源是( )A、寺院承担的赋役义务 B、老百姓对佛门的信仰 C、信贷服务的逐利动机 D、政府的三教并行政策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豪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所蕴含的政治智慧。(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其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禁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为主题。
从以上8块浮雕中任选2个或以上浮雕,以“英雄”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有关史志记载,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现象:“八分桑柘二分禾,万顷池塘错犬牙。白手生涯人自给,缎丝采叶捕鱼虾”;“禾田多变塘基,莳禾之地,不及十一,谷之登场亦罕矣”;“境内无稻田,仰籴于外”;“旧原有稻田,今皆变为基塘,民务农桑,养蚕为业……女善缫丝。”
塘泥是桑基的主要肥源,每年冬季塘鱼起捕,干塘后把塘泥运上桑基作肥料。栽桑养蚕,蚕沙(粪)施入鱼塘后,既起肥料作用,又可作为鱼的直接饲料。“桑基鱼塘”造成生态的良性循环,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很快在太湖地区推广开来。
——摘编自邢湘臣《从“桑争稻田”看明清发展“桑基渔塘”的必然趋势》
材料二江苏吴江县历来是我国著名的湖丝产地,蚕丝收入是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1929年,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在弦弓村组织村民成立有限责任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村民共入股集资753股(每股20元)。合作社社厂合一,由理事会进行管理,生产技术由女蚕校师生负责。丝厂生产分剥茧、煮茧、缫丝等8个职能部门,共有坐缫车32台,招募本村女工80余人。女工采取计件工资制,按劳取酬;原料茧由社员提供,据合作社章程按质论价收茧。丝厂经营以自缫自销为主,年终结算时社员获得丰厚的红利。
——摘编自周德华《中国首家农村股份制合作企业——开弦弓丝厂》
材料三 1929年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一书中将弦弓村(江村)丝厂的创办称为“中国农村工业中大改革方案的先驱”,是完全不同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大工业设想,是将现代机械引入农村的伟大变革。他认为,“国内许多轻工业,并不一定要集中到都市中去,才能提高技术,把加工业放到原料生产地,有着很多便宜”。1981年,费孝通再访江村,江村的家庭工业开始复苏,家庭副业的收入占到了个人平均总收入的一半。1983年底,费孝通以此写出《小城镇再探索》首次提出“苏南模式”,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引人瞩目的成长模式之一。
——摘编自吴晓波《跌荡一百年》
(1)、指出材料一中明清时期江南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弦弓村丝厂的生产经营特点。(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费孝通高度评价的江村模式的历史意义。 -
9、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以不同的身影出现在大众视野。从建国初期的“老黄牛”形象、六七十年代的“铁人”形象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当代愚公”形象,衍生为新世纪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形象等。劳动模范形象的变迁,说明( )A、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价值引领 B、评选的标准缺乏延续性 C、社会形态变化影响着价值观 D、中国精神内涵不断更新
-
10、据如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1、如图为1950-1956年《人民日报》中“新中国”“台湾”“蒋介石”与“朝鲜”词汇的使用频率统计。其中①是( )
A、新中国 B、台湾 C、蒋介石 D、朝鲜 -
12、1952年,中国首次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电影放映活动,放映了《中华儿女》《白毛女》《赵一曼》等七部影片。1953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全国范围内举办“中国电影周”,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光荣,我们争取和平道路上的朋友与同盟”。新中国此举有助于( )A、改善外交环境 B、开展全方位外交 C、宣传“双百”方针 D、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
13、1949年6月,一支以老解放区干部为骨干,包括来自宁、沪等地的青年知识分子、青年职工等人员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成立,随后1.7万名成员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到达西南各地,开始接管和建设等相关工作。该举措( )A、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B、适应了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 C、为战略决战准备了重要条件 D、极大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
14、从1939年冬起,敌后抗日根据地相继实行减租减息,一般将原地租额减少25%,规定年利息率一般为10%,其他杂租、劳役和各种形式的高利贷一律取缔。这些举措( )A、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确立了中共中流砥柱地位 D、体现了持久抗战策略方针
-
15、1920年5月1日,上海工人发表了《五一宣言》,宣言抗议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迫。1922年“五一”节,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劳动大会,通过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20世纪20年代初期“五一”节纪念活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B、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C、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D、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
16、如表是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表中所呈现的变化( )
时间
注册工业公司数量(个)
资本总额
1914年8月前
146
41148205
1914年8月-1920年
272
117434500
A、保障了共和政治的顺利实施 B、推动了民族工业的独立发展 C、调整了当时中国的工业布局 D、奠定了社会变革的物质基础 -
17、1899年,思想家宋恕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近日各省志士通人无不奇窘,无论经史、时务,皆不敢谈,并孔数等极冠冕字样,今亦为极忌讳字样。有言《春秋》《孟子》者,大臣目为乱党,官场中有稍言及‘爱民’者,大臣目为汉奸,竟成大闭塞世界。”由此可推知,当时( )A、传统观念得以颠覆 B、政府坚守闭关锁国政策 C、戊戌变法余音仍存 D、公车上书请愿遭到镇压
-
18、下面所示漫画创作应该不早于( )
A、鸦片战争前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辛亥革命以后 -
19、《四洲志》是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简要叙述了当时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原本述及的国家和地区并未完全译出,不过比较当时国人世界知识的缺乏程度,仍堪称近代中国翻译出的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理志书。这说明此著作( )A、凸显思想启蒙 B、注重知识创新 C、侧重富国之策 D、饱含爱国情怀
-
20、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每个个体都具有的,之所以社会上的伦理道德成为可能,是因为社会上每个人都具有“良知”,“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最常人亦无不如此。”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 B、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 C、传播了社会等级观念 D、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