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英船“杉达”号随船医生希尔曾在1840年1月的《中国日报》上写道: “林公(林则馀)又问起各种鸦片来自的地点,他让我把这些地点写下来,我当即照办,当提到土耳其时,他问是否属于美国,或是美国的一部分。”这折射出当时( )
    A、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B、清廷仍坚持朝贡体制 C、国人对世界知之甚少 D、鸦片贸易取得合法性
  • 2、清康熙后期,采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经纬度测绘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测绘,绘成《皇舆全览图》:乾隆时期绘成更为完整详细的全国地图《乾隆内府舆图》。清朝还进行了三次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各级地方政府也有定期编修地方志的任务。这主要反映了( )
    A、清朝政府的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B、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基本奠定 C、中央和地方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D、清代地图绘测技术水平的提升
  • 3、利玛窦在中国将近30年, 带来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 留下诸如“平面” “曲线” “几何” “三角形”等中文词汇。 另一方面,他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过系统的钻研,把孔子及儒家学说介绍给欧洲,对启蒙思想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据此可知( )
    A、文明互鉴推动华夏认同 B、中西文化呈现双向交流 C、国家实力影响文化传播 D、东西科技差距逐渐缩小
  • 4、16世纪以后,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和人口数量都迅猛增长,大片三角洲山地和沙地得到开发,耕地数量大幅增长,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生产工具出现重大改进 B、高产农作物传入与种植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 5、明朝万历初年,在张居正当国的十年里,中外奏章无不经由内阁票拟,特别是在皇帝怠政的时候, 票拟更是百官与皇帝沟通的唯一渠道。 据此可知,当时( )
    A、皇权受到制约 B、丞相制度复兴 C、内阁权势很大 D、中枢决策异变
  • 6、汉唐时期无地农民往往是地主的私属, 到了宋代,他们通常与地主签订租佃契约,契约期满有退佃迁移的自由,不少农民往往忙时耕作,闲时经商。这表明宋代( )
    A、契约缔结程序严格 B、市民阶层兴起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奴婢制度根除
  • 7、在唐朝的绘画作品中,常见女性与男性一样素面骑马、 出游的场景。 图2 描绘的是虢国夫人与秦国夫人骑马游春的场面,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位身着男装、手挽缰绳的女官。该作品反映了唐朝( )

    A、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 B、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 C、自信开放的社会风气 D、皇室贵族的奢靡生活
  • 8、史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西晋末年内迁的少数民族虽然造成了战乱, 但也以游牧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 “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他意在强调当时( )
    A、少数民族相比汉族更具活力 B、中华民族在冲突、交融中进步 C、游牧文明较农耕文明占优势 D、少数民族内迁加速了西晋灭亡
  • 9、下表为汉高祖到武帝初期地方高级官僚出自军功集团所占比例表(单位:%)。 由此可知,在此期间( )
     

    高祖时期

    吕后、惠帝时期

    文帝时期

    景帝时期

    武帝初期

    王国相

    100

    86

    29

    18

    17

    郡太守

    88

    60

    40

    0

    6

    A、地方叛乱日益减少 B、社会阶层流动性降低 C、崇文抑武成为国策 D、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 10、图1分别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朝的长城分布图。图中所示长城分布范围的变化体现出( )

    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各地区之间的交流频繁 C、战国时期社会动荡 D、秦朝尊奉法家严刑峻法
  • 11、春秋晚期,儒家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道家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二者的上述主张旨在( )
    A、创立学术派别 B、恢复天子权威 C、重建社会秩序 D、反映民众心声
  • 12、距今6000 多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一座墓葬中由蚌壳堆出的龙的形象; 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中下游凌家滩文化中都出土了身体呈C型的玉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空间安排。第一阶段:公元前2000年——公元1600年,多极、分离。第二阶段:1600年——1780年,网络越来越集中在欧洲,但生产仍然分散。第三阶段:工业革命后,生产网络集中在欧洲,一个多中心的棉花产业变成单极世界。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著《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7年,清政府撤销其他口岸,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当时关税税率大体为进口税率16%,出口税率4%。1842年,《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英商交纳进口、出口货税的标准须与英人“乘公议定则例”。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

    ——摘编自胡公启《晚清中国关税制度变迁及影响》

    材料二 争取关税自主、收回关税主权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内容。1923年,广州政府拟收回海关用人管理权,英人因此派兵占领海关,中共中央号召各区及地方同志召集全体紧急会议,筹备联络各团体发起强烈的排斥英货运动。1924年,恽代英撰文指出:“我们现有的关税制度,正是国际资本主义征服中国最重要的武器。”邓中夏也撰文指出:“欲救中国,必先收回关税主权。”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发动和精心组织下,北京30多个团体召开关税自主国民示威运动大会。

    ——摘编自董振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关税自主活动》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关税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关税自主而进行的努力,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 15、中国边防、海防建设历史悠久。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城后,设校尉管理屯田,“有副校尉,秩比两千石,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唐朝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城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麓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

    至西域。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亦重”。丁日昌也认为:“欲筹海防,宜以全力专顾台湾,庶台防无事而沿海可期安枕。”清末甲午战败割台时,光绪皇帝甚至哀叹:“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刘耀《晚清台湾海防建设研究》

    材料三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借外访机会,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构想。

    ——据中国日报网2014年9月17日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海防亦重”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带一路”的意义。
  • 16、下图所示为1928—2018年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情况(部分)。这一变化趋势说明( )

    A、欧元逐渐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核心 B、国际货币结算体系走向制度化 C、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信用依然稳健 D、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存在缺陷
  • 17、西方国家福利政策理论发展经历了:二战后西欧普遍推选国家干预主义下的“福利社会”;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应由个人负责,倡导福利私有化、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20世纪90年代后又出现了主张福利的规则、筹资等应由不同部门负责共同完成的“福利多元主义”。这一系列政策变化( )
    A、说明了西方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备 B、反映了西方国家多元分配方式的出现 C、体现了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的再调整 D、说明基层治理的成本与效率普遍提高
  • 18、下图所示为2003—2018年我国三大区域主粮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A、主粮生产机械化存在区域性差异 B、现代化农业机械得到全面推广 C、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环境的限制 D、科技水平迈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 19、1951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代表团访问印度,并参观第一届亚洲运动会;1952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1960年到1964年,中日两国围棋代表团多次互访,相互交流。这些体育活动说明该时期我国( )
    A、积极改善外交环境 B、全方位外交战略的成效显著 C、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D、发展周边关系成为外交重点
  • 20、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工委的指示,全面变革解放区“三三制”政权形式。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一般贫雇农和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反映出( )
    A、中共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一定发展 C、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D、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
上一页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