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英国马歇尔伯爵的肯尼特庄园,1270—1271年度总收入为69英镑,而出售产品的收入占了53英镑,占比近80%,这些产品全是谷物、羊毛等农牧产品。这些剩余产品大量出售,为领主换取手工业品和奢侈品提供了条件。这( )A、促进了封建王权日益强大 B、有利于工商业城市兴起 C、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D、导致了庄园经济的瓦解
-
2、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立法权应该委托给贵族集团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集团。贵族集团的成员应该世袭。人民参与治国应仅限于遴选代表,代表的优点是有能力参与各种事务的讨论,人民则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行政权应该执掌在君主手中。”这表明孟德斯鸠( )A、反对君主制度 B、正确认识普通民众的参政议政的能力 C、主张贵族专制 D、试图调和君主、贵族和人民间的矛盾
-
3、二战期间,美国在欧洲与反法西斯国家结成同盟国,主张用西方民主制取代法西斯专制,以保证美国战后在欧洲政治行动的自由;同时,在苏德战场出现转折之后,改变对苏联的合作策略,采取既削弱又遏制,促使苏联出兵日本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在二战中的策略 ( )A、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B、推动了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 C、直接导致了美苏冷战爆发 D、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宗旨
-
4、1938年3月18日,墨西哥总统拉萨罗·卡德纳斯颁布征用外国石油公司法令,将美、英、荷等国垄断资本所有的17家石油企业收归国有,并通过外交谈判确定给予这些外资公司1.3亿美元的补偿金额,分10年偿清。此举旨在( )A、推动墨西哥民族经济的发展 B、瓦解拉丁美洲殖民体系 C、加快墨西哥民族独立的步伐 D、维护墨西哥与西方关系
-
5、二战结束后,一位英国学者认为,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各种种姓、教派、部族和语言集团的混合体。正是英国的武器、行政机构和文化把它们联合成混合体。一旦这种联合力量撤出,印度将分裂为无数个种姓、教派、部族和语言集团,其中每一个都与其他集团相争斗。该学者的认识( )A、忽视了印度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B、意在鼓吹印度民族文化的复兴 C、强调了印度移民文化的多样性 D、美化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行径
-
6、下图是中世纪欧洲庄园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中世纪欧洲庄园( )A、具有鲜明自然经济特征 B、保留奴隶制经济的残余 C、租佃是农村中唯一方式 D、手工工场正在孕育之中
-
7、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几十个分立的“帕斯特”,“帕斯特”的象形文字就是一块被灌溉渠分隔开的土地。到了前3100年以后,整个尼罗河流域的“帕斯特”连接起来,形成了体系化的灌溉网。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尼罗河的定期泛滥 B、埃及初步统一的实现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农业灌溉工具的进步
-
8、西欧封建制是一种以社会契约关系为基础,把权利的分配和土地的分配联系起来的等级责任制。随着土地所有权的分割,领主对农奴行使独立的政治统治权、司法审判权、征税权,并拥有自己的军事武装,实际上并不受国王或其代理人的管辖。由此可推知,西欧的这一现象( )A、易使政治上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 B、推动民族国家兴起 C、不利于强化贵族阶层政治的权力 D、减少了封臣的义务
-
9、巴黎公社的市政委员大多数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随时可以罢免;公社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A、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B、坚持了科学理论指导 C、巩固了工农革命联盟 D、体现了工人政权特征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宪章》部分内容节选
1
国王必须遵守法律,并不得擅自处决或囚禁公民
2
赋予了英国人民某些基本权利,如免于误捕等。规定全体自由民享受自由权。伦敦和其他城市享受自治权
3
严格规定国王不得任意没收领地或强迫拥有者出售土地
4
法庭只能根据法律来裁决案件,而非依照国王或其他人的意愿
5
提倡法律的平等适用,强调统治者也必须遵守法律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 17世纪时,英国国会议员反对查理一世并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权利法案》是《大宪章》以来王权与议会几百年博弈的终极判决,标志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最终归属。18世纪时,美国在要求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对抗中,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此后的《美国1787年宪法》以及美国《权利法案》中,都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大宪章》在自由史上地位显赫,被称为“法律下的自由的象征”。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法律史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宪章》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权利法案》“标志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最终归属”的含义,并对《大宪章》进行评价。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创新升华。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根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的文明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华文明延续发展中演变而来的,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理论,都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
——摘编自刘仓、岳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文化底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屈服于西方列强,允许英、法等国在中国招募华工,广西有人开始被运往国外。1876年,北海(当时属广东管辖)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从北海口岸出国的华工,每年多则4000人,少则数百人。1897年,梧州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904年,英国在梧州设立“契约华工”接收站。
——摘编自石维有、张坚《华侨华人与西南边疆社会稳定》
材料二 清末的广西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在此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出现了大批的海外移民。清政府的残酷压榨,再加上天灾频仍,大量破产的百姓纷纷外逃。此外,在当时“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许多广西学子出洋留学,也成为海外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梁茜茜《论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类型及特点》
材料三 1940年,日军将越南作为向中国华南进攻及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军事基地,导致广西边境交通受阻,广西人迁居海外的人数剧减。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南进侵占东南亚,大约有11万侨胞又迁回广西。而广西一大批爱国志士,利用广西的特殊地理位置,移迁至越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2年,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战胜利以后,因为各种原因,少数广西籍士兵流落在缅甸和印度。
——摘编自向大有《民国时期广西向国外移民三个时段社会背景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广西人口大量外迁的背景。(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相较于清朝末年,抗战时期广西人口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1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龚晓菊《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 1992年,中共十四大在北京举行。大会号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且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摘编自朱艳丽《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的理性分析》
材料四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民营经济的新定位,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作出新的重大部署。让民营经济永远走在“春天里”,重点在于地方政府如何把中央的精神具体落实到位,真正破除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摘编自李群《“春风化雨”,让民营经济走进又一个“春天里”》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92—1997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状况,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状况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意义。(3)、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根据材料四,提出两条让“民营经济永远走在‘春天里’”的建议。 -
14、二战后初期,杜鲁门欲推行“新政”式改革,呼吁修订《社会保障法》,并增加医保条款,由联邦政府强制推行并普及,但此建议遭到猛烈抨击,被指带有“社会主义”色彩。1950年,国会虽修订了《社会保障法》,却未采纳杜鲁门的医保建议。这反映出美国( )A、总统扩权意图遭到挫败 B、三权分立体制受到破坏 C、社会保障事业止步不前 D、医疗改革受到冷战影响
-
15、1883年,美国通过文官制度改革确立了“考绩制”的选官方法,但这一制度并未全面迅速地铺开。在改革的最初20年中,“分赃制”(政府职位分配制度)仍与其并行,改革进展缓慢。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党之间利益之争 B、南北经济差距较大 C、宪法存在严重缺陷 D、工业革命进展受阻
-
16、1781年,阿克莱特将试图仿制其机器的企业主告上法庭,几经波折,直到四年后才被法院判决获得1先令的赔偿。尽管阿克莱特的两项专利后来均被法庭撤销,王室还是在1786年将他册封为爵士,借以表彰他对英国纺织工业作出的贡献。这些事例可用于探究英国( )A、工业技术的推广状况 B、专利制度的积极影响 C、政府干预经济的传统 D、社会阶级结构的改变
-
17、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茶和咖啡已经成为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市民不分等级、贫富的大众饮品,就连底层劳动者如侍女、裁缝等,也可以每天在家里饮用。上述现象的出现源于( )A、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 B、西方殖民扩张的推进 C、大众消费习惯的形成 D、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
18、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叶,中国同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形成了一次建交高潮。到1965年年底共近有50个国家同中国建交,比1955年年底同中国建交的23个国家增加了几乎一倍。这说明当时新中国( )A、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B、“一五”计划成就令世界瞩目 C、外交僵局已基本打破 D、外交政策的重心与目标变化
-
19、如图所示是《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1918年10月15日)的目次。这反映出当时新文化运动( )A、专注于学问而避谈时事 B、倡导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猛烈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D、思想传播出现了新动向
-
20、鸦片战争以前,江南的善会善堂多为徽州商帮所建,主要为客居徽人提供丧葬、医疗等服务;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江南开始出现大批面向本地人的善会善堂。这一变化折射出( )A、商业经济的衰退 B、官方控制力减弱 C、宗法观念的强化 D、社会危机的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