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实验小组研究金属电化学腐蚀,实验如下:
实验Ⅰ
5min时的现象:铁钉表面及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25min时的现象:铁钉周边零星、随机出现极少量红色和蓝色区域,有少量红棕色铁锈生成。
实验Ⅱ
5min时的现象:铁钉周边出现红色区域,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25min时的现象:铁钉周边红色加深,区域变大,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Ⅱ中Zn保护了Fe,使铁的腐蚀速率比实验Ⅰ慢 B、实验Ⅱ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C、实验Ⅰ的现象说明溶液与Fe反应生成了 D、若将Zn片换成Cu片,推测Cu片周边会出现红色,铁钉周边会出现蓝色 -
2、中医的急救三宝分别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的主要药材是黄芩,黄芩素能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黄芩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芩素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八组峰 B、分子中有三种官能团 C、1mol黄芩素最多能够消耗4mol的NaOH D、黄岑素与足量氢气加成后,连有氧原子的碳原子中有5个手性碳原子
-
3、“类比”是预测物质性质与化学反应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类比”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Al能与缓慢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Al,则Fe与也缓慢氧化生成氧化膜保护Fe B、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 则同族的Li在空气中燃烧也生成 C、溶于溶液生成 , 则也能溶于溶液生成 D、与在水溶液中因水解无法大量共存,则与在水溶液中也因水解无法大量共存
-
4、氧化石墨烯是一种淡柠檬黄色、不稳定的新型化合物,其单层局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石墨烯的导电性优于石墨烯 B、氧化石墨烯的抗氧化能力比石墨烯弱 C、氧化石墨烯中C-C键的键能比C-O键大 D、氧化石墨烯中所有C原子均为sp3杂化
-
5、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步完成:灼烧灰化→6mol•L-¹硝酸溶解→过滤→检测滤液中的铁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灰化”选用的玻璃仪器有①②③ B、④用于配制6mol•L-¹硝酸时需洗净并烘干 C、“过滤”时需沿②向⑤中转移液体并小心搅拌 D、检测铁元素时,⑥悬垂于⑦的上方滴加KSCN溶液
-
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溴水应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细口试剂瓶中 B、使用分液漏斗前,应向分液漏斗中加少量水,检查旋塞芯处是否漏水,待确认不漏水后即可使用 C、蒸发操作中,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垫上石棉网加热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的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
7、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淄博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它三种归为一类的是( )A、周村丝绸 B、博山琉璃 C、齐国蹴鞠 D、桓台草编
-
8、通过“—合成气—高附加值产品”的工艺路线,可有效实现的资源化利用。和合成甲醇的过程中会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Ⅰ:
Ⅱ:
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热(由对应稳定单质生成1mol某种物质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生成热)。
物质
标准生成热
-393.5
-241.8
-201.2
0.0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焓变。(2)、若在某绝热恒容容器中仅发生反应Ⅱ,则下列事实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序号)。A、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B、容器内温度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3)、已知反应Ⅱ的正反应速率 , 逆反应速率 , 、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k表示或)与温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其中直线a、b分别表示、随温度的变化。则升高温度,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在图甲A点对应的温度下,向某刚性密闭容器中按充入和 , 同时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已知起始时容器内压强为90kPa,10分钟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压强变为70kPa。①平衡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表示平衡常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
②进一步提高氯气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有(写两种不同的方法),
(5)、电催化还原的方法具有催化效率更高、反应条件更温和的优点,在Au纳米颗粒表面电还原的进程如图乙所示,据此判断该过程的决速步骤为(填“a”“b”或“e”)。 -
9、从某废铁铬催化剂(含、、、及)中回收铁、铬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ⅰ.25℃时,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刚好沉淀完全的pH如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1.5
3.8
4.6
7.6
9.5
刚好沉淀完全的pH
2.8
4.7
6.8
9.7
11.1
ⅱ.已知Cr的金属性强于Fe。
回答下列问题:
(1)、废铁铬催化剂在“酸浸”前,送入球磨机进行粉碎,粉碎的目的是。(2)、“还原”步骤的目的为。(3)、调节的范围为。(4)、“氧化”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试剂X最适宜选用的试剂为____(填序号)。A、MgO B、稀 C、CaO(6)、“隔绝空气焙烧”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际生产过程中还要加入适量CaO,其目的是。(7)、由滤液2得到结晶水合物的操作是、过滤、洗涤、干燥。(8)、滤液3中的铝元素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的pH为(通常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为沉淀完全:;;)。 -
10、亚磷酸()为二元弱酸,是工业上生产农药草甘膦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小组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亚磷酸工业品的纯度。
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样品溶液:精确称取1.0g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得到样品溶液。
②滴定实验:取10.00mL样品溶液,加入酸性溶液(溶液过量),放置10min充分反应后,加入足量的KI,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以淀粉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
③空白实验:取溶液,加入足量的KI,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以淀粉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10.00mL亚磷酸样品溶液所用的仪器为(填仪器名称)。(2)、亚磷酸()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正盐的离子方程式为(3)、亚磷酸具有还原性,可被酸性溶液氧化为磷酸,锰元素转化为 ,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步骤①中用不到的仪器有(填标号),还需要用到的硅酸盐仪器有。(5)、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 , 洗涤、润洗: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6)、该样品中亚磷酸的含量为%(用含、的式子表示)。(7)、若空白实验过程中,量取溶液时,未润洗酸式滴定管,则所测得的样品中亚磷酸的含量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11、熟石灰、草酸氢钠和草酸钙均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查阅资料得到如下数据信息。
物质
或
25℃时
100℃时
25℃时
25℃时
25℃时
回答下列问题:
Ⅰ.25℃时,草酸氢钠与或反应的探究实验。
实验ⅰ:往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ⅱ:往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已知: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和温度变化忽略不计。
(1)、25℃时,溶液的pH7(填“>”“=”或“<”)。(2)、25℃时,和浓度均为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实验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实验ⅱ随着溶液的加入,溶液中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实验ⅱ中滴加溶液的体积时,溶液中。(6)、Ⅱ.不同温度下电导率的探究实验。①查阅资料
电导率是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面增大。
②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
取试样a、b、c[不同温度下配制的饱和溶液],在设定的测试温度下,进行表中实验ⅲ~ⅴ,记录数据。
实验数据表
实验序号
试样
测试温度/℃
电导率/()
ⅲ
a:25℃的饱和溶液
25
ⅳ
b:35℃的饱和溶液
35
ⅴ
c:45℃的饱和溶液
45
③数据分析,交流讨论
25℃的饱和溶液的(已知:)。
(7)、实验结果为 , 推测的原因为。 -
12、25℃时,某混合溶液中 , 、、和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为HCN的电离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点时, B、点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C、P点时,若溶液为HCN与NaCN的混合溶液,则此时 D、该溶液中,
-
13、已知反应:。测得在和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X和足量的Y发生反应,X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P、O四点的逆反应速率大小关系: B、时,用Z表示0~1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C、P点不可能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D、条件下,若在O点时再充入1.0molX,与原投料相比,X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
1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无色溶液中含有
B
用pH计分别测定相同浓度的和NaCl溶液的pH
溶液的pH较大
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C
加水稀释溶液
由橙色变为黄色
, 增大体系中反应物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D
向含等浓度的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A B、B C、C D、D -
15、氮氧化物的治理对大气环境的净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乙烯酮自由基(HCCO)与在不同催化剂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合适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提高NO平衡产率 B、反应途径①比②更易发生 C、按上述反应过程生成1molNO,放热34.78kJ D、该反应的总方程式为 -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时,pH约为7.5的纯水呈碱性 B、常温下,当水电离出的为时,此溶液可能为溶液或溶液 C、常温下,的NaClO溶液稀释至1000mL,所得溶液的pH为6 D、常温下,将的NaCN和NaOH各1mL分别特释至100mL,所得NaCN溶液的pH大
-
17、现进行实验:
将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悬浊液a;将悬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向滤液b中滴加溶液,滤液出现浑浊。
向沉淀c中滴加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悬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滤液b中不含 C、实验(3)表明转化为 D、实验可以证明 -
18、在酸催化作用下,丙烯水化法合成2-丙醇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反应的活化能等于各步反应活化能之和 B、步骤③是该反应的决速步骤 C、丙烯水化法合成2-丙醇反应的 D、升高温度可以同时加快步骤①②③的反应速率
-
19、下列装置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Ⅰ可验证与稀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B、装置Ⅰ可用于测定醋酸的浓度 C、装置Ⅲ可制备固体 D、装置Ⅳ可用于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
-
20、在下列溶液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30℃,测定某种酱油的 , 则该酱油中的 B、在常温下,某柠檬水的 , 其中的 C、体积相同、pH相同的和HF分别与NaOH溶液恰好中和时,前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较多 D、在常温下,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