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制取NH3并探究其性质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制备NH3

    B.净化、干燥NH3

    C.收集NH3

    D.验证NH3的还原性

    A、A B、B C、C D、D
  • 2、劳动开创未来,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和涉及的化学知识均正确且相互对应的是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帮厨活动:厨房油污用纯碱溶液洗涤

    碳酸钠水解产生气泡

    B

    学农活动:塑料大棚下种植蔬菜

    塑料材质不透水不透气,不易燃烧

    C

    自主探究:用梅子汁酿酒时加入适量SO2

    SO2可抗氧化并杀菌

    D

    社区服务:用石灰浆刷墙翻新

    氢氧化钙溶解度小,易析出固体

    A、A B、B C、C D、D
  •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弱酸转化为强酸:H2S+Cu2+=CuS+2H+ B、氧化物转化为酸:SO2+2OH=H2O+SO32 C、盐转化为单质和氧化物:S2O32+2H+=H2O+SO2+S D、单质转化为多种盐:3S+6OH=3H2O+SO32+2S2
  • 4、下列关于以甲烷和氧气为原料的新型燃料电池(电解质为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氧气端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4+2O2+4e=CO2+2H2O C、溶液中氢离子向氧气端定向移动 D、每消耗1mol甲烷,理论上该电池最多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
  • 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 C、明矾溶于水可形成胶体,有吸附作用,可用于净水 D、利用焰色试验可检验生活中所有常见的金属元素
  • 6、广东文化汇聚了中原文化的精髓与海洋文明的活力,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历史文化”:古时海上丝绸之路上运输的丝绸的主要成分中只存在离子键 B、“饮食文化”:煲广式靓汤过程中利用了萃取原理 C、“民俗文化”:珠海菉猗堂的蚝壳墙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D、“城市文化”:在广州塔上演的“灯光秀”利用了丁达尔效应
  • 7、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企业生产的体育器材出现在多个项目的赛场上。它们凭借过硬的质量、创新的产品形态,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乒乓球使用的材料ABS塑料属于纯净物 B、杠铃采用的弹簧钢材料60Si2Mn属于合金 C、水翼帆板采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智能柔道垫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O2
  • 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在千年前就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下列乐器的主要成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石磬

    B.竹笛

       

       

    C.二胡

    D.铁琴

    A、A B、B C、C D、D
  • 9、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818O B、SO2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 C、用电子式表示KCl的形成过程: D、的名称:2-甲基-4-乙基戊烷
  • 10、25℃,101kPa下,反应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1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2(g)的标准燃烧热为ΔH=-241.8kJ·mol-1 B、2H2O(g)=2H2(g)+O2(g)   ΔH=+483.6kJ·mol-1 C、2H2(g)+O2(g)=2H2O(1)   ΔH<-483.6kJ·mol-1 D、2molH2(g)和1molO2(g)的总键能之和小于2molH2O(g)的键能之和
  • 11、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 , 最初加入1.0molA2.2molB , 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800时,0~5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有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A不变

    c.2v(B)=v(D)       d.c(A)=c(C)

    (3)、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时A物质的平衡转化率为800时的平衡常数K=L/mol , 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下列措施既能提高反应物A(g)的平衡转化率,又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恒容条件充入氩气

    c.加入催化剂       d.增大初始投料比cAcB

    (5)、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n(A)=0.9mol,n(B)=2.0mol,n(C)=0.9mol,n(D)=0.9mol , 则此时该反应(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 12、对化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可以让我们对化学的认识更加深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升高 C、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也一定增大 D、已知:CH4g+CO2g2COg+2H2g   ΔH>0 , 所以该反应在低温条件可自发进行
  •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铜粉加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钾后溶液变蓝

    硝酸钾起催化作用

    B

    向5 mL 0.2 mol·L1KI溶液中滴加5~6滴相同浓度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

    KI与Fe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C

    NaHSO3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

    HSO3具有氧化性

    D

    将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锌片插入苹果中,用导线在铜片和锌片之间串联一个电流表,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水果电池产生电流

    A、A B、B C、C D、D
  • 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B、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C、液氨汽化时放出大量热,故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D、通过寻找新能源来替代化石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5、t℃时,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2min末浓度/ mol·L−1

    0.08

    a

    b

    平衡浓度/ mol·L−1

    0.05

    0.05

    0.1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前2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mol·L−1·min−1 D、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增大,v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16、将稀硝酸加入到锌粒中可发生如下反应:4Zn+10HNO3=4ZnNO32+N2O+5H2O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置换反应 B、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5:2 C、ZnNO32是还原产物,N2O是氧化产物 D、该反应理论上有20%的硝酸被还原
  • 17、下列有关某种新型纳米材料(其微粒直径约为35nm)描述错误的是
    A、该材料微粒分散在空气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属于胶体 B、该物质的微粒直径远大于泥水 C、该微粒可以通过滤纸 D、该物质分散在空气中时可以在阳光下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 18、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A、金属铜 B、固体氯化钠 C、硫酸铜溶液 D、熔融氯化钾
  • 19、CO2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助力“碳中和”和“碳达峰”,工业上用CO2H2催化合成甲醇,相关反应如下:

     

    相关反应

    ΔH/kJmol1

    化学平衡常数K

    i

    CO2g+3H2gCH3OHg+H2Og

    ΔH1

    K1

    ii

    CO2g+H2gCOg+H2Og

    ΔH2

    K2

    iii

    COg+2H2gCH3OHg

    ΔH3

    K3

    (1)、K1=(用含K2K3的代数式表示)。
    (2)、一定温度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H21mol CO2 , 只发生反应i和ii,经过10min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开始时的0.7倍,CO2的平衡转化率为80%

    ①0~10min内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molL1min1

    ②平衡时cCH3OH=molL1

    ③该温度下反应ii的化学平衡常数K=

  • 20、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CH3COOH       ②NaHSO4

    (2)、某温度(t℃)时,水的Kw=1×1012 , 则该温度(填“>”“<”或“=”)25℃;
    (3)、在题(2)温度下,cH+=1×107molL1的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4)、25℃时,0.1molL1下列5种溶液,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的关系是(填序号)

    ①盐酸②H2SO4CH3COOHKa=1.7×105NH3H2O(氨水)Kb=1.7×105       ⑤NaOH

    (5)、25℃时,pH=4的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H=10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上一页 410 411 412 413 4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