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性分子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里能叠合 B、“铁水打花”又叫打铁花,利用了铁元素的焰色试验 C、冬天飞舞的雪花,水分子之间通过O-H键结合形成晶体 D、向硫酸四氨合铜溶液中加入乙醇会析出深蓝色晶体,因为乙醇的极性比水小
  • 2、广东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粤绣、剪纸、制香和葵扇技艺等。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选项

    A.佛山剪纸中的“纸”

    B.粤绣中的“线”

    文化遗产

    选项

    C.莞香中的“香油”

    D.江门葵扇中的“扇叶”

    文化遗产

    A、A B、B C、C D、D
  • 3、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下图为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NaH , 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B、b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 C、c包含Na2ONa2O2 , 二者均为碱性氧化物 D、eNaHCO3 , 其晶体溶于水时伴随着吸热现象
  • 4、X、Y、Z、M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Y与M同主族,Y与Z核电荷数相差2,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键角:YX3+>YX3- B、分子的极性:Y2X2>X2Z2 C、共价晶体熔点:Y>M D、热稳定性:YX4>MX4
  • 5、为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气密性已检查),(提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倾写出氯气的电子式: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4)、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 得电子能力逐渐
  • 6、某废料铁泥主要成分为Fe2O3、FeO和Fe,其他杂质不与硫酸反应。现取wg废料铁泥提取Fe2O3 , 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分离溶液A和沉淀C的操作名称是
    (2)、检验溶液A中含有Fe2+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KMnO4溶液 B、FeCl3溶液 C、铁粉 D、KSCN溶液
    (3)、步骤(Ⅲ)中生成的FeOH3固体的颜色是
    (4)、步骤(Ⅱ)中加入的试剂X的作用是 , 若试剂X为H2O2 , 请写出该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若最终获得ngFe2O3 , 则铁泥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用含n和w的代数式表示)。
  • 7、完成下列问题。
    (1)、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开始至3min,X的反应速率为

    ③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压强不变,充入氦气使容器容积增大,反应速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下表中的数据表示破坏1 mol化学键需消耗的能量,即键能(单位为kJ·mol1)

    化学键

    H—H

    H—Cl

    键能

    436

    431

    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1 , 则Cl—Cl的键能为 kJ·mol1

    (3)、已知:C(s,石墨)+O2(g)=CO2(g) ΔH1=-a kJ·mol1

    H2(g)+12O2(g)=H2O(l) ΔH2=-b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3=-c kJ·mol1

    写出C(s,石墨)与H2(g)反应生成1 mol CH4(g)的热化学方程式(用含a、b、c的式子表示)。

    (4)、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反应过程中,每生成2 mol N2 , 理论上放出的热量为

  • 8、侯德榜为我国化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侯氏制碱法”将制碱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赢得了国际化工届的高度评价。
    (1)、纯碱,又名苏打,化学式为Na2CO3 , 其水溶液显(选填“酸性”或“碱性”)。
    (2)、请写出纯碱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室用纯碱固体(摩尔质量:106g/mol)配制100mL0.5mol/L的纯碱溶液:

    ①需称量纯碱固体的质量为g。

    ②配制溶液时已提供下列仪器:

    A.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胶头滴管       E.药匙       F.烧杯

    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③在此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低的是 (填序号)。

    A.纯碱固体吸水受潮                                                B.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④从配制好的溶液中取出10mL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 9、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78 g 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A B、H2O2的结构式为H—O—O—H C、4.48 L NH3中含有0.6NA个N—H D、PCl5和NH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10、有机物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的电子式为 B、75%的B溶液(体积分数)可作医用消毒剂 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由B、D制备E时浓H2SO4只作吸水剂
  • 1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后再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Cl B、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不一定有Ca2 D、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物质中一定有CaCO3
  • 12、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对于该图的理解,一定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ΔH=E 2-E1 B、E3为过程I的活化能 C、从曲线II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过程I比过程II的反应速率快
  • 13、下列关于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ΔH<0时,表示反应为吸热反应 B、由C(s)+12O2(g)=CO(g)的反应热为-110.5 kJ·mol1 , 可知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对于反应2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 C、常温下钠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对于可逆反应H2(g)+I2(g)2HI(g),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
  • 15、CO2加氢转化为燃料是实现CO2减排的一个重要策略,我国科学家在调控CO2加氢反应的选择性方面取得新进展,其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分子中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B、该反应中有C—H键生成 C、反应中既有化学键的断裂,也有化学键的生成 D、忽略反应条件,总反应为CO2+4H2=CH4+2H2O
  • 16、硫酸亚铁煅烧反应为2FeSO4__SO2+Fe2O3+SO3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解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B、FeSO4中铁元素被还原 C、SO3是氧化产物 D、该反应中FeSO4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2Fe3++Fe=3Fe2+ B、用醋酸和淀粉­KI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IO3IO3+5I+6H=3I2+3H2O C、往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2Fe2+ + Cl2 =2Fe3+ + 2Cl D、Cl2通入冷的NaOH溶液:Cl2+2OH=Cl+ClO+H2O
  • 1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NO3-、 Fe3+ B、pH<7的溶液中:Ca2+、Cl-、CH3COO- 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K+、MnO4-SO42- D、含有Ca2+的溶液中:Cl-、 H+HCO3-
  • 19、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的比例模型: B、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735Cl C、N2的结构式:N=N D、CuCl2的电离:CuCl2=Cu2++Cl22
  • 20、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组别

    对应曲线

    c(HCl)/mol·L-1

    反应温度/℃

    铁的状态

    1

    a

     

    30

    粉末状

    2

    b

     

    30

    粉末状

    3

    c

    2.5

     

    块状

    4

    d

    2.5

    30

    块状

    A、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 B、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mol·L-1 C、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mol·L-1 D、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上一页 395 396 397 398 3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