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各步实验操作原理与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步骤①

    步骤②

    步骤③

    步骤④

    A、A B、B C、C D、D
  • 2、下列粒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且其空间结构为V形的是
    A、NF3 B、BF3 C、CCl4 D、OF2
  • 3、葡萄皮薄、肉脆、多汁、皮可剥离,葡萄浆果除含水分外,还含有约15%~30%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OH的电子式为 B、分子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C、分子中的碳原子存在两种杂化方式 D、葡萄糖易溶于水是因为葡萄糖分子内可以形成氢键
  •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HCl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B、2.8g由乙烯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0.6NA C、0.3mol 2-甲基丁烷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为1.5NA D、常温常压下,60gSi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5、异辛烷(   )含量是汽油抗爆性能的重要指标,下列关于异辛烷说法错误的是
    A、难溶水 B、一氯代物有4种 C、可由2种烯烃催化加氢制取 D、可由2种炔烃催化加氢制取
  • 6、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A、     2,2,3-三甲基丁烷 B、     3-乙基-1,3-丁二烯 C、          邻硝基甲苯 D、     2-甲基-3-丁炔
  • 7、工业上,制备乙醇的原理为CH2=CH2+H2OC2H5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的电子式: B、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2 C、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水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
  • 8、人们常燃放烟花来增添节日的气氛,一般烟花用黑火药作起爆药剂,黑火药的组成成分为硝酸钾、木炭、硫黄。烟花颜色是各种盐的焰色,如黄色是钠盐的焰色,红色是锶盐的焰色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原子的最高能层有6个电子 B、烟花秀利用了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的原理 C、Na原子由1s22s22p63s11s22s22p53s2 , 形成发射光谱 D、基态38Sr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原子轨道形状是球形催化剂
  • 9、研究小组做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的实验时,发现除了产生砖红色沉淀外,还产生了橙黄色浑浊。为分析产生相关现象的原因,进行如下探究。
    (1)、写出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产生橙黄色浑浊的原因

    已知:CH3CHO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

    2CH3CHOΔNaOHCH3CH=CHCHO(2-丁烯醛)+H2O

    【猜想1】…

    【实验验证】用10%的NaOH溶液、40%的乙醛溶液以及5%的CuSO4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VNaOH/mL

    V(乙醛)/mL

    VCuSO4/mL

    VH2O/mL

    现象

    结论

    1

    10.0

    2.5

    0

    1

    出现橙黄色浑浊,液面有少量红褐色粘稠状物质。

    猜想成立

    2

    10.0

    2.5

    1

    a

    出现橙黄色浑浊。试管底部析出少量砖红色沉淀。

    ①a=

    ②补充猜想1内容:

    (3)、探究砖红色沉淀的成分

    【查阅资料】实验2产生的砖红色沉淀中除CuOH2的还原产物外,还有2-丁烯醛与乙醛继续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得到的多烯醛聚合物

    ①写出由乙醛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2】CuOH2还原产物中可能含Cu。

    已知:Cu2O+2HCl=H2O+2CuCl(白色沉淀);CuCl+HClHCuCl2

    取实验2中的砖红色沉淀,加入乙醇充分振荡,离心分离,洗涤,得到样品。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盐酸,砖红色沉淀先变为白色,然后溶解,加水后又析出白色沉淀。

    ②加入乙醇的目的是

    ③由实验现象可知,砖红色沉淀中(填“含有”或“不含”)Cu。

    HCuCl2为一元弱酸,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加水后析出白色沉淀”的原因

    (4)、某同学向溴水中加入足量的乙醛,发现溴水褪色,该过程中乙醛发生了反应(填反应类型)。
  • 10、3-羟基丁内酯可制备抗逆转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安普那韦,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ⅰ的名称为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③、④的反应类型为
    (4)、反应⑥除生成化合物ⅶ外,生成物还有H2O
    (5)、化合物x为ⅲ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x的结构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面积比为6:1:1的结构简式为(写出一种)。
    (6)、化合物y可通过以下合成路线得到:

    →中间体1→中间体2→

    ①中间体1的结构简式为

    ②中间体2为化合物ⅱ~ⅶ中的(填物质标号)。

  • 11、氢化物种类多样,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NaH的电子式为
    (2)、①已知电负性H>B,补充方程式:

    B2H6+__H2O=2H3BO3+___

    NaBH4中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

    (3)、CH4NH3H2O的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原因是
    (4)、NH3PH3AsH3三者中沸点最低的是NH3可与Cu2+形成配合物CuNH34SO4 , 中心离子是 , 该配合物中化学键类型有(填标号)。

    A.离子键     B.非极性键    C.极性键    D.金属键

    (5)、高压下,某些元素的价态和电负性会发生改变,导致氢化物的氢元素含量比常压高,如高压下制备的H3S立方晶胞如下图,晶胞参数为apm。S位于H构成的(填“四面体”、“六面体”或“八面体”)空隙中,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gcm3

  • 12、从中药麻黄中可提取麻黄碱(I)、去甲基麻黄碱(II)、甲基麻黄碱(III)等,它们具有镇咳平喘的药效。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O原子核外电子有种空间运动状态。
    (2)、①I中所含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I中含有个手性碳原子。

    ③I中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有(填元素符号)。

    (3)、①II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②II可与水形成氢键,这些氢键表示式为(H2O)O—H…O(II)、(写2种)。

    ③II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Lewis碱理论认为:物质给出电子对能力越强,碱性越强。根据该理论,I和II碱性更强的是(填“I”或“II”)
  • 13、布洛芬的有效成分是 , 下列图表与该物质不对应的是

    A.表I为元素分析

    B.图II为质谱分析

    C.图III为红外光谱分析

    D.图IV为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A、A B、B C、C D、D
  • 14、天宫空间站采用柔性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图甲为砷化镓的立方晶胞结构,晶胞边长为dpm,a、b原子的分数坐标分别为0,0,01,1,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砷化镓的化学式为GaAs B、图乙为该晶胞沿z轴投影图 C、c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4,34,34 D、As原子间最短距离是d2pm
  • 15、扁桃酸苯甲酯(Ⅲ)广泛用于有机合成,由扁桃酸(Ⅰ)合成原理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B、II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C、III中含有18O D、I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FeCl3显色且与NaHCO3反应的有13种
  • 16、乙炔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检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降低反应速率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替换CuSO4溶液 C、溴的CCl4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D、可采用点燃的方法除尾气,观察到有黑烟产生
  • 17、化合物XMYZ4常用于制备电池。X、Z、Y、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Z位于同周期,基态Z原子价层电子排布是nsnnp2n , 基态Y原子价层p轨道半充满,M是用途最广泛的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X B、M2+遇KSCN溶液变红 C、元素电负性:Y>Z D、YZ43YZ33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相同
  • 18、尿嘧啶是RNA核酸中的四种碱基之一,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3种官能团 B、与甘氨酸(HOOCCH2NH2)互为同系物 C、1mol尿嘧啶最多与3molNaOH反应 D、该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10∶3
  • 19、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NaOH B、浓硫酸的作用仅为催化剂 C、反应液不易暴沸,故不用加沸石 D、反应后a溶液上方有无色油状液体生成
  • 2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甲苯制备苯甲酸:酸性KMnO4溶液 B、溴乙烷制备乙烯:浓硫酸、加热 C、油脂制备肥皂:稀硫酸、加热 D、苯制备溴苯:溴水、铁粉
上一页 383 384 385 386 38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