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碱沾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可立即用湿抹布擦,再用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C、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不能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分子的电子式: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Cl-O D、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
3、硅酸盐是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在硅酸盐中,四面体(如图甲为俯视投影图)通过共用顶角氧原子可形成六元环(图乙)、无限单链状(图丙)、无限双链状(图丁)等多种结构。石棉是由钙、镁离子以离子数的比例与单链状硅酸根离子形成的一种硅酸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多数硅酸盐材料硬度高与硅氧四面体结构有关 B、六元环的硅酸盐阴离子化学式 C、石棉的化学式为 D、双链状硅酸盐中硅氧原子数之比为 -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HCl不导电,熔融态的HCl可以导电
④NaH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是酸
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A、仅①④ B、仅①④⑤ C、仅②③ D、①②③④⑤ -
5、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B、 C、 D、
-
6、氯化镁是一种盐。下列途径,不能得到氯化镁的是A、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B、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 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D、金属与酸反应
-
7、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RCHO+R'CHO
②RCHO+R'CH2CHO
+H2O
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芳香化合物B的名称为 , C的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结构简式为。
(2)由F生成G的第①步反应类型为。
(3)X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D生成E的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G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化合物Y,Y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②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
(6)写出用
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线路,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
8、铜、镍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国防、科技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阳离子的颜色与未成对电子数有关。例如:、、等。呈无色,其原因是。(2)、合成氨工业中,铜(I)氨溶液常用于除去原料气(和等)中少量的 , 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①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和中键角的大小:(填“>”或“<”)。
②铜(I)氨溶液吸收适宜的生产条件是(填序号)。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③配离子中配体是。
(3)、与乙二胺()可形成配离子(是乙二胺的简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①(乙二胺)和(三甲胺)均属于胺,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乙二胺的沸点比三甲胺的高得多,原因是。
②配合物中不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填选项字母)。
A.配位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 D.非极性键 E.范德华力
(4)、和的合金是目前使用广泛的储氢材料。该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①该晶胞中粒子个数比。
设该合金的密度为d , 则该晶胞的体积为(用含d的代数式表示)。
②该晶体的内部具有空隙,且每个晶胞的空隙中储存6个氢原子时比较稳定。已知:pm,pm;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储氢能力=。若忽略储氢前后晶胞的体积变化,则该合金的储氢能力为(已知 , 结果保留整数)。
-
9、
苯甲酸乙酯可用于配制香水及食用香精。实验室可用苯甲酸与乙醇为原料制备苯甲酸乙酯,制备装置如图甲、乙所示(部分装置已省略)。
已知:
物质
乙醇
苯甲酸
乙醚
苯甲酸乙酯
密度/
0.7893
1.2659
0.7318
1.0500
沸点/℃
78.5
249.0
34.5
212.0
相对分子质量
46
122
74
150
Ⅰ.合成苯甲酸乙酯粗产品:按图甲装置,在仪器C中加入2.44g苯甲酸、15.0mL乙醇、3.0mL浓硫酸、适量环己烷(与乙醇、水可形成共沸物),控制一定温度加热2h后停止加热。
(1)仪器A作用是。
(2)苯甲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时使用过量乙醇的目的是。
(4)分水器的“分水”原理是冷凝液在分水器中分层,上层有机层从支管处流回烧瓶,下层水层从分水器下口放出,反应结束的标志是。
Ⅱ.粗产品的精制:
将仪器C中的反应液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饱和溶液至溶液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再用乙醚萃取水层中的残留产品,将二者合并转移至图乙的仪器D中,加入沸石和无水氯化钙,加热蒸馏,制得产品2.4mL。
(5)仪器D的名称是。
(6)加入溶液的作用有
(7)采用图乙装置进行蒸馏操作,收集℃的馏分。
(8)该实验中苯甲酸乙酯的产率是(产率=×100%)
-
10、某种具有菠萝气味的香料M是有机化合物A与苯氧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苯氧乙酸的结构可表示为:
M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
回答下列问题:
(1)、5.8gA完全燃烧可产生0.3mol和0.3mol , A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A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则A的结构简式为 , 所含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2)、试剂X可选用的是______。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3)、C的结构简式是 ,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4)、苯氧乙酸有多种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请写出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苯环上有2种一硝基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5)、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11、下图为晶胞结构和截面图。假设晶胞边长为dpm,则下列关于晶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每个晶胞中含有的数目为4 B、与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有4个 C、与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有12个 D、该晶胞中两个距离最近的和的核间距的计算表达式为pm
-
12、研究者利用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在石墨烯膜上直接观察到了自然环境下生成的二维晶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烯属于烯烃,可发生加成反应 B、石墨烯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 C、二维晶体的化学式为CaCl2 D、二维晶体中Ca和Cl的配位数均为6
-
13、以下实验操作、现象均正确,且根据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也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溶解有的紫红色溶液中加入浓水溶液,振荡试管
层紫色变浅
这是由于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
B
少量1-溴丁烷与足量溶液加热反应后,加入溶液
生成沉淀
能证明1-溴丁烷中有溴元素
C
苯和液溴在的催化下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入溶液中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证明苯和液溴在的催化下发生了取代反应
D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溶液,有沉淀析出,将沉淀转移至蒸馏水中
沉淀溶解
鸡蛋清在溶液作用下发生盐析
A、A B、B C、C D、D -
14、阿魏酸是传统中药当归、川穹的有效成分之一,工业上合成阿魏酸的原理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2O+CO2
A、阿魏酸分子式为C10H10O4 B、阿魏酸存在顺反异构 C、方程式中三种有机物均可与NaOH、Na2CO3反应 D、可用酸性KMnO4溶液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有阿魏酸生成 -
15、图为冠醚分子结构,形如皇冠而得名,某冠醚分子c可识别 , 其合成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 B、a、b均可与溶液反应 C、该冠醚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D、冠醚络合哪种阳离子取决于氧原子与阳离子的配位能力 -
16、Z是医药工业和香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和Y互为同系物 B、X→Y属于取代反应,Y→Z属于氧化反应 C、X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Y苯环上的三氯代物有2种 D、Z中所有原子可共平面,Z与H2完全加成后分子中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
-
17、下列关于物质的聚集状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固态物质由离子构成,气态和液态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B、液晶是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的物质状态,表现出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 C、等离子体是由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组成的整体上呈电中性的物质聚集体 D、离子液体是熔点不高的仅由离子组成的液态物质,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作原电池的电解质
-
18、绿原酸(结构如图)是金银花中富含的一类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菌、保肝、消炎、解热的作用。下列关于绿原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与氨基酸中的氨基反应 B、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 C、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 D、1mol绿原酸最多能与8mol完全反应
-
19、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科研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下列有关氢键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于氢键的存在,沸点: B、由于氢键的存在,的稳定性强于 C、氢键是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的高级结构的重要原因 D、使得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大于18
-
20、有机物X、Y、Z的分子式均为 , 键线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X、Y、Z分子中碳原子均处在同一平面上 C、X、Y、Z三种分子中π键电子数目都一样 D、X、Y、Z三种有机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