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化学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A、FeCl2ZnCl2 B、Al2O3Al2SO43 C、CuOCuOH2 D、CaCO3CaO
  • 2、在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CO32ClNO3 B、MnO4K+OHSO42 C、Mg2+Cu2+NO3Cl D、ClSO42Ag+Ba2+
  • 3、在日常烹饪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调味品来增加食物的风味。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白砂糖 B、菜籽油 C、氯化钠 D、乙醇
  • 4、某固体粉末由Na2ONa2O2组成,称取18.7g,分成等量的两份,第一份恰好与500mL盐酸完全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的CO2气体作用,发现CO2体积减少了2.8L(标准状况下),试计算:
    (1)、与第一份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第二份中被吸收的CO2的分子个数为
    (3)、固体中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5、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备无水FeCl3

    已知:FeCl3易潮解,300℃左右升华。请回答:

    (1)、虚框中仪器b的名称;装置D中玻璃管中观察到色的烟。
    (2)、写出装置A中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装置处酒精灯(填“A或D”),目的是
    (4)、将上图组装完整,上图虚框中应选用(填“a或b”),其有两个作用是
    (5)、反应结束后,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来探究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成分,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的盐酸,先滴加3滴KSCN溶液,若溶液无血红色,说明没生成氯化铁

    B.取少量固体溶于水,若不能完全溶解,则说明有铁残留

    C.取少量固体溶于水,若全部溶解,则说明无铁残留

  • 6、漂白粉或“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新冠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威露士”牌“84消毒液”,其包装说明:主要成分是NaClO,浓度为4.0mol/L。回答下列问题:
    (1)、漂白粉能杀菌消毒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500mL上述物质的量浓度的消毒液。如下图所示的仪器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3)、“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18.0mol/L的浓硫酸配制4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需要用量筒取mL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

    a.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冷却就向容量瓶中转移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观察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4)、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开始稀释溶解,请写出操作方法:
  • 7、金属单质A和含A元素的化合物B、C、D、E、F、M,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图中没有标出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反应物)。已知A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E。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 , M的俗名为
    (2)、向M的浓溶液中逐滴滴入少量的稀盐酸,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工业上电解C的饱和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E属于碱性氧化物 B、F生产和生活中可以用于去油污,M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C、实验室将用剩的A放回原试剂瓶中 D、工业上由C制取F,应先通CO2再通NH3
    (4)、探究F的某些化学性质,用CO2传感器测定密闭装置中CO2的分压。

    实验过程:先往锥形瓶里加F饱和溶液,再加入氯化钙饱和溶液,片刻后观察到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过程中测得CO2的分压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8、回答下列问题:
    (1)、铁红是一种颜料,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氯气溶于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空气中,向硫酸亚铁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
  • 9、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结论

    A

    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为CaCO3

    B

    把一小块钠迅速投入到热坩埚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

    钠受热后熔成小球,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产物为淡黄色固体

    C

    将红色鲜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鲜花红色变浅,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D

    外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一定存在Na+ , 不存在K+

    A、A B、B C、C D、D
  • 10、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KOH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的溶液中nCl=0.42mol B、原KOH溶液中,nKOH=0.6mol 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4mol D、依据图像,此反应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0OH+5Cl2=2ClO+ClO3+7Cl+5H2O
  • 11、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A、CO2HCl——饱和碳酸钠溶液 B、FeCl2溶液(FeCl3)——加入足量的铁粉 C、Cl2HCl——饱和食盐水 D、CuFe——溶于足量盐酸
  •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2.3g金属钠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Na2O2 , 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常温常压下,28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NaCl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 13、同温同压下,下列关于相同质量的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之比为7∶11 B、密度之比为7∶11 C、物质的量之比为7∶11 D、分子数之比为7∶11
  • 14、下列关于氯气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将氯气与热的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 B、氯气有毒,不能用于自来水消毒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色烟雾 D、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15、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A、Na2O2有强氧化性,则H2O2也有强氧化性 B、Na2CO3固体中加入少量水放出热量,则向NaHCO3固体中加入少量水也放出热量 C、相同温度下,CaHCO32的溶解度比CaCO3的大,则NaHCO3的溶解度也比Na2CO3的大 D、NaHCO3与稀CaCl2溶液不生成沉淀,则稀NaHCO3与稀CaOH2溶液也不生成沉淀
  • 16、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B、图乙: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与同体积同浓度稀盐酸反应快慢 C、图丙:观察KClO3的焰色试验 D、图丁: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
  • 17、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少量的Na保存在石蜡油中 C、澄清石灰水保存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D、Na2O2固体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 18、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物质 B、溶液与胶体: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C、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氧化物 D、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
  • 19、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做焰色试验时,应用稀盐酸洗净铂丝 B、配制一定体积某浓度烧碱溶液,烧碱固体溶解后直接转移至容量瓶,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C、未知溶液中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Cl D、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产生红色沉淀
  • 2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与盐酸:CO32+2HCl=H2O+CO2+2Cl B、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Cl2+2OH=Cl+ClO+H2O C、钠投入水中:Na+2H2O=Na++2OH+H2 D、CH3COOH溶液与CaCO3反应:2H++CaCO3=Ca2++CO2+2H2O
上一页 319 320 321 322 3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