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学习小组欲探究影响84消毒液漂白性的因素。

    已知: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1)、实验室常用强氧化剂如KMnO4K2Cr2O7MnO2与HCl反应制氯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K2Cr2O7+14HCl=2KCl+_______+3Cl2+_______。

    (2)、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模拟制备84消毒液。实验结束后测得溶液中nClO-∶nClO3-=2∶1 , 则Cl2与NaOH反应时,被还原的Cl原子和被氧化的Cl原子的个数比为。若需提高产物中NaClO含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3)、探究84消毒液的漂白原理。实验步骤:取一只100mL玻璃瓶和一个烧杯,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红色布条,向玻璃瓶中装满84消毒液原液,盖紧瓶盖;烧杯中加20mL 84消毒液原液,滴入5滴家用醋精(主要成分为醋酸)。记录有色布条褪色的时间如下。

    实验装置

    消毒液

    开始褪色

    完全褪色

    玻璃㼛

    未加酸(不与空气接触)

    5h

    48h

    烧杯

    加酸

    1min

    15min

    实验结论:84消毒液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4)、探究浓度对84消毒液漂白性的影响。已知:氧化还原电位(ORP)是用来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宏观氧化还原性,其受浓度、温度和pH的影响。氧化还原电位数值越高,氧化性越强,则84消毒液漂白性越好。

    浓度(V:V)

    pH

    温度/℃

    ORP/mV

    1∶100

    9.18

    18

    667

    1∶25

    10.10

    18

    610

    1∶10

    11.20

    18

    577

    优化设计:甲同学根据以上数据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84消毒液浓度越小其漂白性越好”,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没有完全做好控制变量,他优化了实验方案,获得了正确的结论。该方案为

    (5)、NaClO溶液中含氯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使用84消毒液时不能过度酸化,理由是

    (6)、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任写一种应用:
  • 2、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腐蚀Cu电路板,“腐蚀废液”中含FeCl3FeCl2CuCl2 , 现对该废液进行除杂处理并制备聚合硫酸铁胶体[Fe2OHnSO43-0.5n]。

    (1)、FeCl3溶液腐蚀Cu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氧化性:Fe3+Cu2+(填“>”“<”或“=”)。
    (2)、固体A的成分为(填化学式),操作I的名称为;在试验室中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3)、回答下列涉及制备聚合硫酸铁胶体Fe2OHnSO430.5n的相关问题。

    Fe2OHnSO430.5n中Fe的化合价为价。

    ②试剂KClO3的作用是

    (4)、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还可用调pH法分离“腐蚀废液”中的铁元素,制得FeCl3溶液,并循环利用。请利用限选试剂,根据以下实验方案,填写试剂①;②;③

    已知: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限选试剂:FeCuCuO、氯水、KMnO4溶液、稀盐酸、稀硫酸。

  • 3、

    某种胃药的有效成分为MgCO3 , 某实验小组拟测定该胃药中MgCO3的含量(假设药片中的其他成分与稀H2SO4或NaOH溶液不反应)。

    方案I:滴定法

    向研碎后的药品(0.1680g)中加入25.00mL0.1000molL1稀硫酸,再用0.1000molL1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稀硫酸,记录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

    (1)配制100mL0.1000molL1NaOH溶液。

    ①填写溶液配制过程中所需实验仪器的名称。用电子秤称量0.4000g NaOH固体溶解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至________洗涤定容(当液面离容器颈部的刻度线1~2cm时,改用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摇匀用玻璃棒导引倒入试剂瓶,并贴好标签。

    ②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2)测定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气体体积法

    (3)Mg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 , 设计实验测定CO2体积进而计算MgCO3含量,请选择合适的装置,其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写各导管口的字母代号)。

    (4)下列实验操作中,对测定CO2气体体积无影响的有_______(填字母)。

    A. 各仪器内仍残留有少量CO2B. 装置漏气
    C. 量取体积时未恢复至室温读数D. 读数时眼睛平视凹液面最低处

    (5)实验小组每次取研碎的药品(0.1680g),加入足量稀硫酸,3次实验所产生的CO2体积分别记录如下:

    实验次序

    1

    2

    3

    VCO2/mL(标准状况)

    33.4

    33.6

    33.8

    ①为排除偶然因素、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实验通常多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该实验产生CO2体积的平均值为________mL。

    ②已知反应中nMgCO3:nCO2=1:1。计算药片中Mg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某学习小组拟用酚酞试液、①盐酸、②CaCl2溶液等试剂鉴别Na2CO3NaHCO3
    (1)、③Na2CO3固体和④NaHCO3固体还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鉴别。其中,(填“Na2CO3”或“NaHCO3”)受热易分解,经检验分解产物中有⑤H2O和⑥CO2
    (2)、以上物质①~⑥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除⑤外,能导电的有
    (3)、向Na2CO3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加CaCl2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甲同学推测NaHCO3Ca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CaCO3+H+ , 乙同学认为该推测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4)、小组对“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展开研究。

    提出猜想:Ca2+HCO3能否大量共存与离子浓度有关

    验证猜想:小组设计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如下:


    0.5molL1NaHCO3溶液

    0.1molL1CaCl2溶液

    蒸馏水

    实验现象

    实验i

    1.0mL

    5滴

    15滴

    无明显现象

    实验ii

    1.0mL

    10滴

    10滴

    微浊

    实验iii

    1.0mL

    20滴

    0滴

    沉淀明显

    实验小结: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5)、丙同学借助pH传感器检测溶液pH的变化、CO2传感器检测密闭体系中CO2的浓度变化,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1)进一步探究(4)中其他反应产物。测得反应时溶液pH及体系中CO2的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2所示,滴加过程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根据测量结果,写出NaHCO3Ca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由(3)、(4)、(5)中实验可知,一定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能用CaCl2溶液鉴别。填写下表中实验现象。

    实验:向同浓度Na2CO3NaHCO3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较稀NaHCO3溶液

    较稀Na2CO3溶液

    较浓NaHCO3溶液

    较浓Na2CO3溶液

    现象

    无明显现象

    a.

    b.

    产生白色沉淀

  • 5、氢化钠(NaH)可在野外作生氢剂,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利用Na与H2反应制备Na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先打开止水夹再点燃酒精灯 B、装置a也可用于浓盐酸与MnO2Cl2 C、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d中碱石灰用来处理尾气 D、反应后取c中固体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证明Na已完全反应
  • 6、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光洁无锈的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未观察到紫色火焰

    溶液中一定不含K+

    B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

    剧烈反应,有蓝色不溶物

    钠比铜的还原性弱

    C

    用强光照射盛有新制氯水的广口瓶,同时利用氧气传感器、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采集数据

    光照过程中,广口瓶中溶液pH变小,氯离子浓度变大,氧气体积分数变大

    HClO光照分解产生HCl和O2

    D

    将铁锈溶于盐酸,滴入KMnO4溶液

    溶液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Fe2+

    A、A B、B C、C D、D
  • 7、“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归纳方法。下列“价-类”二维图中,部分物质含钠或铁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cefd转化均可一步实现 B、b代表的物质中,有既可以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C、a代表的物质中,均有强氧化性 D、若物质g燃烧火焰呈黄色,该单质在实验室中一般保存在煤油中
  • 8、下列物质分离实验中,所用除杂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CO2

    HCl

    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B

    FeCl2溶液

    FeCl3

    足量铁粉,过滤

    C

    Cl2

    HCl

    饱和食盐水,洗气

    D

    MgCl2溶液

    FeCl2

    足量NaOH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9、一种利用水合肼(N2H4H2O)对反应设备进行脱氧处理的路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I中,N2是氧化产物 B、过程II中,N元素化合价没发生改变 C、过程III中,消耗NaClO与生成N2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理论上,脱氧处理过程中不需要补充CuO
  • 10、已知Cu+4HNO3(浓)=CuNO32+2H2O+2NO2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NO3中含有O原子数目为NA B、每产生22.4LNO2(标准状况下),被还原的N原子数目为4NA C、0.1molL1CuNO32溶液中含NO3数目为2NA D、46gNO2N2O4的混合物中原子数目为3NA
  • 11、化学实验室废液的组成复杂,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下列无害化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NH4+N2 B、ClOCl C、Cu2+CuS D、H2O2O2
  • 12、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SO42 , 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下列离子在该废水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Ba2+ B、Ag+ C、Cl D、OH
  • 13、根据下列实验及现象,其结论正确的是

    A、①中灯泡不亮,证明氯化钠不是电解质 B、②中观察到苍白色火焰,说明H2能在Cl2中燃烧 C、③中有色鲜花在干燥氯气中褪色,说明干燥氯气有漂白性 D、④中带火星木条放试管口复燃,证明该反应放热
  • 14、“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ClO2可用于游泳池消毒

    ClO2有强氧化性

    B

    利用半透膜进行血液透析可清除代谢废物

    不同粒径的微粒透过半透膜时可以实现选择性分离

    C

    K2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K2O2能与H2OCO2反应生成O2

    D

    赤铁矿是中国传统红色颜料的重要来源

    Fe2O3可与酸反应

    A、A B、B C、C D、D
  • 15、纳米磁流体是一种新型材料,用表面活性剂包裹α-Fe3Nγ-Fe4N形成10nm左右强磁性颗粒,均匀分散在载液中形成稳定分散系即得到纳米磁流体。下列关于该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α-Fe3Nγ-Fe4N属于同素异形体 B、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该分散系属于溶液 D、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 16、分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加碘盐:混合物 B、P2O5:酸性氧化物 C、CuSO4固体:电解质 D、H2CO3:强酸
  • 1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燃放烟花涉及焰色试验,焰色试验属于化学变化 B、用纯碱中和发面过程产生的酸,涉及复分解反应 C、用白醋处理锅炉水垢中的碳酸钙,涉及离子反应 D、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CO和NO,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18、“点击反应”(Click Reaction)以其快速反应性与位点专一性,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是一例成功运用“点击反应”的合成抗生素J的路线设计。

    已知:①点击反应:

    RNO2N2H4RN3

    请回答: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化合物D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三键和醛基 B、化合物F的分子式是C9H11NSO5 C、CBrCLi中碳原子的电性相同 D、抗生素J具有两性
    (2)、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化合物H制备化合物I的过程中涉及两步反应,其反应类型依次为
    (3)、写出E+GH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CHCH可与LiNH2反应生成CHCLi , 请设计以CHCH和苯为原料合成物质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5)、写出分子式为C8H9N3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含一个对位二取代苯环。②分子中含有且仅有一个CN键。③可发生点击反应。

  • 19、

    某兴趣小组采用H2O2作氧化剂,在大量氨和氯化铵存在下,选择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将Co(Ⅱ)氧化为Co(Ⅲ),来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Ⅲ)配合物。产品CoNH36Cl3为橙黄色单斜晶体,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0.26mol/L , 不溶于乙醇,NH3与中心原子Co(Ⅲ)的配位紧密,NH3不易在盐酸溶液中发生解离。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流程如下:

    CoCl26H2ONH4Cl(1)CoH2O2Cl42(2)(3)CoNH36Cl2

    56%H2O2(4)10606CoNH36Cl3(7)0沉淀(8)

    CoNH36Cl3ba9成品称重计算产率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请写出该实验制备CoNH36Cl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操作(6)水浴加热至60℃的原因________

    (3)洗涤操作中a试剂为________;b试剂为________。

    A.氨水       B.氯化铵溶液       C.2molL1盐酸       D.乙醇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若称取6.05gCoCl26HO晶体,可使用电子天平称量
    B. 操作(6)水浴加热至60℃,保持20min,并不断摇动锥形瓶,其中盖住锥形瓶的目的是防止氧气进入
    C. 系列操作(8)将粗产品溶解于稀HCl溶液后,通过过滤将活性炭除去,然后在高浓度的HCl溶液中析出
    D. 操作(9)烘干可采用高温烘干,加快烘干速率

    产品分析:

    步骤1、准确称取0.2000g样品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mL水溶解,然后加10ml10%NaOH溶液,在电炉上加热至无NH3放出(用pH试纸检验),然后冷却溶液。

    步骤2、将溶液转移至碘量瓶中,再加20.00mL水及1gKI固体和15.00ml6.000molL1HCl溶液,立即盖上盖子并摇晃均匀,放暗处静置10min左右。

    步骤3、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样品溶液至浅黄色(这时滴定速度要慢,以防滴过头),加入5.00mL新配的2%的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终点。记录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体积V。

    样品质量m

    VNa2S2O3

    cNa2S2O3

    0.2000g

    31.00mL

    0.02400

    (5)步骤3中淀粉指示剂为何不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样品溶液前加入,请表述原因________。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三氯六氨合钴中钴的相对误差: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相对误差=(测量值-标准值)/标准值]三氯六氨合钴中钴的标准含量:59÷59+17×6+35.5×3=22.06%

  • 20、硼单质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的应用。

    (1)、硼与硅相似,也能与氢形成一类化合物——硼烷。常见的有乙硼烷B2H6、丁硼烷B4H10、己硼烷B6H10等。BnHm极易发生水解生成H3BO3H2 ,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乙硼烷生产中可用来与试剂X反应制备硼氢化钠NaBH4 , 且符合原子经济性反应,试剂X的化学式为。同时硼氢化钠的另一种制备方法为BF3与试剂X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反应①为氧化还原反应,其中H2BCl3氧化 B、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氨硼烷NH3BH3>乙烷 C、H3BO3是一种一元弱酸,可以与甲醇反应生成BOCH33为无机酸酯 D、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氮化硼结构与石墨相似,熔点低
    (3)、氨硼烷NH3BH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氨硼烷分子间存在“双氢键”使氨硼烷的熔点明显升高。“双氢键”能形成的原因是
    (4)、在一定条件下氨硼烷和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其中溶液中的阴离子为B3O63。设计实验检验该反应后的溶液中阳离子
上一页 288 289 290 291 292 下一页 跳转